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96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包括输送混凝土的泵机,包括降阻单元和移动适应单元,降阻单元包括泵机、泵送管和控制器,泵送管内设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径向尺寸从靠近泵机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泵机经导线和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适于向泵机发送信号,以控制泵机向泵送管输送混凝土的效率;移动适应单元包括平台、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和控制器,称重传感器沿移动平台的顶面直线方向设置,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泵送管结构进行合理改进,减小泵送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而且模具的移动区别于传统的简单方式,能够根据模具内混凝土的注入量进行适应性调整移动,避免出现模具移动过慢导致泵送管堵塞的问题。

Intelligent Feeding Device for Concrete Prefabricated Pil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预制桩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泵送管向模具内部泵送喂料,泵送管开始泵料前需要插入模具内,开始送料后,模具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输送效率逐步后退,最终使模具内充满混凝土;但现有的泵送管基本采用普通材质钢管,其耐磨性差,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受到磨损,一般使用不到两个月就会出现磨损过大而爆管的问题,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出现爆管直接导致混凝土爆开散落,影响施工环境,拖延加工进度,而且爆管后需要重新更换泵送管,对加工企业造成一定的成本损耗;而且当模具内部的混凝土塌落度不稳定时容易出现混凝土过干和流动性差的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模具移动速度和规律是根据混凝土塌落度正常时设定的,模具的移动属于固定的“傻瓜式”移动,当混凝土塌落度不稳定时,模具的移动并不能作出适应性调整,而且现有泵送管的内孔都是等径设置的,随着模具内混凝土的逐渐累积会出现堵塞问题,直接导致泵送管无法疏通而报废,堵塞后也会增加泵机的载荷,容易损坏泵机,现有的混凝土泵送工作存在很多缺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操作员紧盯各个环节,随时准备处理突发问题,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包括输送混凝土的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降阻单元,所述降阻单元包括所述泵机、泵送管和控制器,所述泵送管内设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径向尺寸从靠近泵机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所述泵机经导线和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适于向泵机发送信号,以控制泵机向泵送管输送混凝土的效率;移动适应单元,所述移动适应单元包括平台、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称重传感器沿所述移动平台的顶面直线方向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模具,所述平台的上方设有所述泵送管,所述称重传感器经导线和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经导线和所述平台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模具适于所述泵送管延伸进入,所述称...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包括输送混凝土的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降阻单元,所述降阻单元包括所述泵机、泵送管和控制器,所述泵送管内设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径向尺寸从靠近泵机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所述泵机经导线和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适于向泵机发送信号,以控制泵机向泵送管输送混凝土的效率;移动适应单元,所述移动适应单元包括平台、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称重传感器沿所述移动平台的顶面直线方向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模具,所述平台的上方设有所述泵送管,所述称重传感器经导线和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经导线和所述平台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模具适于所述泵送管延伸进入,所述称重传感器适于获取所述模具的空载质量和泵入混凝土后的实时质量,所述称重传感器将所述空载质量和所述实时质量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适于计算并得出所述模具内部混凝土的轴向距离,所述控制器进而向所述平台的驱动机构发送信号,使所述平台沿所述模具轴向远离所述泵机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管包括管壁,所述管壁内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形成所述送料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选用陶瓷耐磨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桩模具的智能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顶面的所述称重传感器沿直线方向均匀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民李近朱袁志洲李建宇王永颜景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钜砼建筑工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