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26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端板以及输出极连接片。多个电池沿纵向排列。端板具有:主体部,沿纵向位于所述多个电池一侧;以及延伸部,形成于主体部并沿纵向向远离电池的方向延伸。输出极连接片,具有: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对应的电池;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并固定于端板的延伸部。由于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直接固定在端板的延伸部上,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安装输出极连接片的输出极底座,由此减少了电池模组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制造及安装工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效率。同时,由于电池模组的零部件数量少,降低了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多个电池、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两端的端板、将多个电池串并联的多个电连接片以及将所述多个电池电连接于外部装置的输出极连接片。目前,为了固定安装输出极连接片,通常需要在端板上安装输出极底座,然后再通过输出极底座固定安装输出极连接片。由于输出极底座与端板为两套独立的部件,二者之间需要配合安装,且还需要在端板上增加与输出极底座配合的安装结构以及导向结构,由此不仅增加了制造及装配工序、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成组效率,还增大了电池模组的重量(部件较多)、降低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减少了电池模组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制造及安装工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端板以及输出极连接片。多个电池沿纵向排列。端板具有:主体部,沿纵向位于所述多个电池一侧;以及延伸部,形成于主体部并沿纵向向远离电池的方向延伸。输出极连接片,具有: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对应的电池;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并固定于端板的延伸部。第二连接部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并在纵向上位于延伸部外侧。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组件固定于端板的延伸部。紧固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配合件,与连接件配合,以将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固定于端板的延伸部。配合件埋设于端板的延伸部,且配合件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的头部在纵向上位于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外侧、而尾部通过连接孔与配合件固定连接。配合件在纵向上突出于延伸部,以使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抵靠在配合件的端面上。配合件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延伸部咬合的凸起和/或凹槽。延伸部设置有限位槽,连接件的头部固定于限位槽中、而尾部伸出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以与配合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为六角头螺栓,限位槽的内周面形成为六角头状。电池模组还包括:转接片,通过紧固组件固定连接于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输出极连接片的第二连接部直接固定在端板的延伸部上(即延伸部为输出极连接片的固定提供支撑力),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安装输出极连接片的输出极底座,由此减少了电池模组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制造及安装工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效率。同时,由于电池模组的零部件数量少,降低了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在一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组装图,其中省去了电池。图3是图1中的配合件与端板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图3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的组装图,其中省去了电池。图7是图5中的端板的立体图。图8是连接件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池412尾部2端板42配合件21主体部421连接孔22延伸部422端面221限位槽423凸起3输出极连接片424凹槽31第一连接部5转接片32第二连接部X横向4紧固组件Y纵向41连接件Z上下方向411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头”、“尾”、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和图5,本申请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1、端板2、输出极连接片3、紧固组件4以及转接片5。参照图1和图5,所述多个电池1沿纵向Y排列,并通过电连接片(未示出)电连接在一起。参照图1至图7,端板2具有:主体部21,沿纵向Y位于所述多个电池1一侧;以及延伸部22,形成于主体部21并沿纵向Y向远离电池1的方向延伸。端板2在数量上为两个,两个端板2在纵向Y上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电池1两侧,并一起夹紧固定所述多个电池1。端板2可由绝缘材料(如塑料)注塑成型。优选地,端板2由聚酰胺和玻璃纤维制成。基于端板2的材质,使得端板2与电池1之间满足绝缘需求,因而在组装电池模组时,无需在端板2与电池1之间额外设置绝缘膜,由此简化了电池模组的装配工艺。端板2的主体部21可形成为交错的桁架结构、延伸部22可形成为圆柱体结构。这种结构的端板2不仅节省了材料,还提高了端板2的强度。输出极连接片3通过转接片5将所述多个电池1与外部装置(如另一电池模组)电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输出极连接片3具有:第一连接部31,连接于对应的电池1;以及第二连接部3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的一端并通过紧固组件4固定于端板2的延伸部22,且第二连接部32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由于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连接部32直接固定在端板2的延伸部22上(即延伸部22为输出极连接片3的固定提供支撑力),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安装输出极连接片3的输出极底座,由此减少了电池模组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制造及安装工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效率。同时,由于电池模组的零部件数量少,降低了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连接部32可沿上下方向Z向下延伸并在纵向Y上位于延伸部22外侧。换句话说,输出极连接片3可形成为L型结构。由于第二连接部32在纵向Y上安装在端板2的侧面,其能充分利用端板2外侧的空间,由此有效地减少了输出极连接片3在上下方向Z上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输出极连接片3在数量上可为两个。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输出极连接片3在纵向Y上位于所述多个电池1同一端,其中一个端板2的延伸部22在数量上与输出极连接片3一致,各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连接部32固定于该端板2的对应一个延伸部2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输出极连接片3在纵向Y上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电池1两端,各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连接部32固定于对应一个端板2的延伸部22。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紧固组件4包括:连接件41;以及配合件42,与连接件41配合,以将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连接部32固定于端板2的延伸部22。具体地,连接件41可为螺栓,配合件42为螺母。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配合件42埋设于端板2的延伸部22(即端板2的注塑材料注塑于配合件42而成型),且配合件42设置有连接孔42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1),沿纵向(Y)排列;端板(2),具有:主体部(21),沿纵向(Y)位于所述多个电池(1)一侧;以及延伸部(22),形成于主体部(21)并沿纵向(Y)向远离电池(1)的方向延伸;以及输出极连接片(3),具有:第一连接部(31),连接于对应的电池(1);以及第二连接部(3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的一端并固定于端板(2)的延伸部(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1),沿纵向(Y)排列;端板(2),具有:主体部(21),沿纵向(Y)位于所述多个电池(1)一侧;以及延伸部(22),形成于主体部(21)并沿纵向(Y)向远离电池(1)的方向延伸;以及输出极连接片(3),具有:第一连接部(31),连接于对应的电池(1);以及第二连接部(3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1)的一端并固定于端板(2)的延伸部(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32)沿上下方向(Z)向下延伸并在纵向(Y)上位于延伸部(22)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连接部(32)通过紧固组件(4)固定于端板(2)的延伸部(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4)包括:连接件(41);以及配合件(42),与连接件(41)配合,以将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连接部(32)固定于端板(2)的延伸部(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配合件(42)埋设于端板(2)的延伸部(22),且配合件(4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彧周灵刚李子源王鹏游凯杰陈兴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