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70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5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设于外壳内,且包括主体部及极耳部,主体部绕预设方向卷绕设置,极耳部沿预设方向连接于主体部的至少一侧;及连接件,设有避让槽,沿预设方向,连接件设置于主体部上连接有极耳部的一侧与外壳之间,并与极耳部电连接;其中,电极组件包括极片,极片绕预设方向卷绕形成主体部;极耳部包括多个子极耳,各子极耳沿预设方向连接于极片的至少一侧,且位于同一侧的各子极耳沿极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中极耳部能够穿设于避让槽,并与连接件电连接,一方面能够容纳极耳部,另一方面能从避让槽向主体部中填充电解液,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及浸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圆柱电池单体的制作过程中,极片卷绕之后,需要对极耳进行揉平,以便于将揉平后的极耳与集流盘焊接相连。然而,揉平之后的极耳形成一层物料屏蔽层,影响电解液在电极组件中的浸润,导致电解液的浸润效率及浸润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电池单体中电解液的浸润效率及浸润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及连接件;电极组件设置于外壳内部,且包括主体部及极耳部,主体部绕预设方向卷绕设置,极耳部沿预设方向连接于主体部的至少一侧;连接件设有可供极耳部穿设的避让槽,沿预设方向,连接件设置于主体部上连接有极耳部的一侧与外壳之间,并与极耳部电连接;

3、其中,电极组件包括极片,极片绕预设方向卷绕形成主体部;极耳部包括与连接件电连接的多个子极耳,各子极耳沿预设方向连接于极片的至少一侧,且位于同一侧的各子极耳沿极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通过上述结构,使极耳部能够穿设于连接件的避让槽,并与连接件电连接,通过设置避让槽,一方面能够容纳极耳部,另一方面能够从避让槽向主体部中填充电解液,使电解液更好地浸润至主体部内部,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及浸润效果。

5、此外,通过模切形成的各子极耳组装形成极耳部,极耳部穿过避让槽并与连接件电连接,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通过避让槽向主体部中浸入电解液,使得电解液能够更好且更快速地浸润至主体部中,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及浸润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预设方向位于极片同一侧的各子极耳的高度,在极片的长度方向上由极片的两端向极片的中间依次递减。

7、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各子极耳组装形成的极耳部中各子极耳具有同一高度,以使极耳部与连接件之间更好地电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极片的长度方向上,各子极耳以极片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由此,使各子极耳组装形成的极耳部中各子极耳具有同一高度,以使极耳部与连接件之间更好地电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在与预设方向相交的平面内的横截面直径为d,子极耳的最大高度为d,子极耳的最小高度为1/3d。将子极耳的高度范围设置为上述范围,可以使各子极耳之间能够稳定连接,以顺利形成极耳部。此外,还能够将极耳部与连接件稳定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预设方向位于极片同一侧的各子极耳包括至少一组,当极片卷绕形成主体部时,每一组子极耳位于主体部的同一径向上。

11、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每一组的子极耳能够在卷绕形成主体部之后相互搭接,并顺利组装形成一个极耳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避让槽沿连接件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并沿与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及开口端,开口端延伸至连接件的边缘,避让槽用于容纳极耳部及用于向电极组件注液。

13、通过上述结构,使极耳部能够顺利经由开口端进入避让槽中,然后与连接件进行电连接。此外,避让槽还能够用于向电极组件注液,从而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及浸润效果。

14、在一些实施例中,避让槽包括至少一个,各避让槽沿连接件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一个避让槽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极耳部。

15、通过上述结构,不仅能够实现极耳部与连接件之间的电连接,还能够提高电池单体的过流能力,以及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上还开设有与连接端相连的容纳槽,容纳槽沿厚度方向凹陷设置于连接件背离主体部的一侧表面。

17、通过设置容纳槽,不仅能够对极耳部进行定位,还能够更好地与极耳部进行焊接,提高操作效率。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沿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不小于极耳部的厚度。

19、通过上述结构,当极耳部搭接于容纳槽内时,极耳部与连接件上表面的高度相等,或者低于连接件上表面的高度,从而能够更好地节省电池单体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为圆柱电池单体。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单体。

2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23、上述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将极耳部连接于主体部上,并通过连接件实现与极耳部的电连接,与此同时,极耳部能够穿设于连接件的避让槽,并与连接件电连接,通过设置避让槽,一方面能够容纳极耳部,另一方面能够从避让槽向主体部中填充电解液,使电解液更好地浸润至主体部内部,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及浸润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极片同一侧的各所述子极耳的高度,在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上由所述极片的两端向所述极片的中间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上,各所述子极耳以所述极片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在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的平面内的横截面直径为d,所述子极耳的最大高度为d,所述子极耳的最小高度为1/3d。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极片同一侧的各所述子极耳包括至少一组,当所述极片卷绕形成所述主体部时,每一组所述子极耳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同一径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沿所述连接件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并沿与所述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及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延伸至所述连接件的边缘,所述避让槽用于容纳所述极耳部及用于向所述电极组件注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包括至少一个,各所述避让槽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一个所述避让槽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极耳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端相连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厚度方向凹陷设置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沿所述厚度方向的凹陷深度不小于所述极耳部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为圆柱电池单体。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2.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极片同一侧的各所述子极耳的高度,在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上由所述极片的两端向所述极片的中间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片的长度方向上,各所述子极耳以所述极片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在与所述预设方向相交的平面内的横截面直径为d,所述子极耳的最大高度为d,所述子极耳的最小高度为1/3d。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位于所述极片同一侧的各所述子极耳包括至少一组,当所述极片卷绕形成所述主体部时,每一组所述子极耳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同一径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沿所述连接件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并沿与所述厚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