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268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其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包括:底壁;周壁,连接于底壁的周缘并向上延伸;且底壁和周壁形成向上开口的收容空间;第二板,从下方固定于底壁并与底壁接合形成流道。第二板设有:第二突起,由背离第一板的一侧向第一板突出且沿横向延伸;以及开孔,沿高向贯通第二突起并沿横向延伸,第二板的第二突起与第一板的底壁密封连接;电池箱还包括:加强梁,设置于第二板的下方且沿横向延伸,加强梁安装于对应开孔的位置,且与第一板和/或第二板固定连接。加强梁的设置提高了下箱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下箱体在结构强度薄弱位置容易损坏的风险。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
技术介绍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动力电池换热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下箱体与换热系统集成为一体的设计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将下箱体与换热系统集成一体化的设计能够减轻电池箱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同时这种设计避免了漏液对电池箱内部造成的影响,此外,下箱体采用下板开孔,能够减轻下箱体的整体质量,但是,这种箱体整体强度弱,且在开孔位置结构强度更低,由此在电池箱装配或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其能够提高下箱体的整体强度,避免下箱体在结构强度薄弱位置容易损坏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其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包括:底壁;周壁,连接于底壁的周缘并向上延伸;且底壁和周壁形成向上开口的收容空间;第二板,从下方固定于底壁并与底壁接合形成流道,第二板设有:第二突起,由背离第一板的一侧向第一板突出且沿横向延伸;以及开孔,沿高向贯通第二突起并沿横向延伸,第二板的第二突起与第一板的底壁密封连接;电池箱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1),下箱体(1)包括:第一板(11),包括:底壁(111);周壁(112),连接于底壁(111)的周缘并向上延伸;且底壁(111)和周壁(112)形成向上开口的收容空间(114);第二板(12),从下方固定于底壁(111)并与底壁(111)接合形成流道(F),第二板(12)设有:第二突起(121),由朝向加强梁(2)的一侧向第一板(11)突出且沿横向(T)延伸;以及开孔(122),沿高向(H)贯通第二板(12)的第二突起(121)并沿横向(T)延伸,第二板(12)的第二突起(121)与第一板(11)的底壁(111)密封连接;电池箱还包括:加强梁(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1),下箱体(1)包括:第一板(11),包括:底壁(111);周壁(112),连接于底壁(111)的周缘并向上延伸;且底壁(111)和周壁(112)形成向上开口的收容空间(114);第二板(12),从下方固定于底壁(111)并与底壁(111)接合形成流道(F),第二板(12)设有:第二突起(121),由朝向加强梁(2)的一侧向第一板(11)突出且沿横向(T)延伸;以及开孔(122),沿高向(H)贯通第二板(12)的第二突起(121)并沿横向(T)延伸,第二板(12)的第二突起(121)与第一板(11)的底壁(111)密封连接;电池箱还包括:加强梁(2),设置于第二板(12)的下方且沿横向(T)延伸,加强梁(2)安装于对应开孔(122)的位置,且与第一板(11)和/或第二板(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第一板(11)的底壁(111)设有:第一突起(111P),第一突起(111P)由底壁(111)的背离第二板(12)的一侧向下凹入并向第二板(12)突出且第一突起(111P)穿过开孔(122)以使加强梁(2)固定于穿过开孔(122)的第一突起(111P)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加强梁(2)包括第一板体(21),第一板体(21)包括:底部(211),沿横向(T)延伸;以及两个连接部(212),一体地连接于底部(211)的纵向(L)的两侧,各连接部(212)从底部(211)对应的一侧沿高向(H)向上并沿纵向(L)向外延伸,两个连接部(212)贴靠并固定于第一板(11)的第一突起(111P)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第二板(12)设有用于形成流道(F)的第一凹部(123),第一凹部(123)由第二板(12)的面向第一板(11)的一侧向下凹入并向另一侧突出,第一凹部(123)突出超过第一突起(111P);第一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燕龙姜利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