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2133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包括: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曲梁包括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移动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曲梁的第一移动梁和靠近第二曲梁的第二移动梁,所述第一移动梁和所述第二移动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之间以限定出三个可切换的行车线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能够有效保证转辙的准确性和提高整个道岔系统的通过性和运行平稳性,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巧妙,便于加工、装配、维护,而且整体长度和体积相对较小,节约成本和材料。

A kind of internal-oriented crossing switch and its rail transi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轨道道岔,在转辙时需要移动整体道岔梁,也就是说,将道岔梁整体从一个位置搬运到另一个位置,以使轨道车辆变换到其他轨道上行进,但是由于道岔梁笨重,致使移动道岔梁的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搬运的过程中,道岔梁整体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所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能够有效保证转辙的准确性和提高整个道岔系统的通过性和运行平稳性,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巧妙,便于加工、装配、维护,而且整体长度和体积相对较小,节约成本和材料。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轨道交通系统。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通道,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走行轨和第二走行轨,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第二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三走行轨和第四走行轨,所述第三走行轨和所述第四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轨道包括第五走行轨和第六走行轨,所述第五走行轨和所述第六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四轨道包括第七走行轨和第八走行轨,所述第七走行轨和所述第八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四通道;曲梁,所述曲梁包括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所述第一曲梁连接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第五走行轨;所述第二曲梁连接所述第四走行轨和所述第八走行轨;移动梁,所述移动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曲梁的第一移动梁和靠近第二曲梁的第二移动梁,所述第一移动梁和所述第二移动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之间以限定出三个可切换的行车线路;每个所述行车线路包括两个连通的所述通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结构简单巧妙、成本低廉,长度、体积较小,能够有效保证转辙的准确性,有效提高整个道岔系统的通过性和运行平稳性,而且整体长度和体积相对较小,节约成本和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梁和所述第二曲梁在左右方向上正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还包括:汇合梁,所述汇合梁包括第一汇合梁和第二汇合梁,所述第一汇合梁分别与所述第二走行轨和所述第三走行轨相接,所述第二汇合梁分别与所述第六走行轨和所述第七走行轨相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汇合梁与所述移动梁之间间隙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梁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移动以限定出可切换的三个行车线路;三个所述行车线路包括第一行车线路、第二行车线路和第三行车线路;在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走行轨、第一移动梁、第七走行轨、第二走行轨、第二移动梁、第八走行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行车线路;所述第一行车线路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在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走行轨、第一曲梁、第五走行轨、第二走行轨、第一移动梁、第六走行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行车线路;所述第二行车线路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在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四走行轨、第二曲梁、第八走行轨、第三走行轨、第二移动梁、第七走行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三行车线路;所述第三行车线路包括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走行轨与所述第七走行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梁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走行轨和所述第六走行轨通过所述第一移动梁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三走行轨和所述第七走行轨通过所述第二移动梁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走行轨和所述第八走行轨通过所述第二移动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移动梁与所述第一曲梁配合;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移动梁与所述第二曲梁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移动梁与所述第一曲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移动梁与所述第二曲梁间隙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移动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移动梁的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曲梁的内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移动梁的所述第三侧壁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曲梁的内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移动梁的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移动梁的所述第四侧壁延伸方向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锁定所述移动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梁相对所述曲梁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所述移动梁相对所述曲梁直线往复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和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所述轨道车辆适于行驶在所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轨道、移动梁和曲梁上。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锁定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导向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内导向式渡线道岔100;第一轨道A;第一走行轨A1,第二走行轨A2;第二轨道B;第三走行轨B1,第四走行轨B2;第三轨道C;第五走行轨C1,第六走行轨C2;第四轨道D;第七走行轨D1,第八走行轨D2;第一内侧壁A11,第一上表面A12;第二内侧壁A21,第二上表面A22;第三内侧壁B11,第三上表面B12;第四内侧壁B21,第四上表面B22;第五内侧壁C11,第五上表面C12;第六内侧壁C21,第六上表面C22;第七内侧壁D11,第七上表面D12;第八内侧壁D21,第八上表面D22;第一曲梁11,第二曲梁12;第一曲梁内侧壁111,第二曲梁内侧壁121;第一曲梁上表面112,第二曲梁上表面122;第一移动梁21,第二移动梁22;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21,第四侧壁222;第一移动梁上表面213,第二移动梁上表面223;第一汇合梁31,第二汇合梁32;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第三通道43,第四通道44;第一位置K1,第二位置K2,第三位置K3,第四位置K4;第一行车线路R1,第二行车线路R2,第三行车线路R3;锁定装置5,驱动装置6,导向装置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通道,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走行轨和第二走行轨,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第二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三走行轨和第四走行轨,所述第三走行轨和所述第四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轨道包括第五走行轨和第六走行轨,所述第五走行轨和所述第六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四轨道包括第七走行轨和第八走行轨,所述第七走行轨和所述第八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四通道;曲梁,所述曲梁包括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所述第一曲梁连接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第五走行轨;所述第二曲梁连接所述第四走行轨和所述第八走行轨;移动梁,所述移动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曲梁的第一移动梁和靠近第二曲梁的第二移动梁,所述第一移动梁和所述第二移动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之间以限定出三个可切换的行车线路;每个所述行车线路包括两个连通的所述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通道,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走行轨和第二走行轨,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第二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三走行轨和第四走行轨,所述第三走行轨和所述第四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轨道包括第五走行轨和第六走行轨,所述第五走行轨和所述第六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四轨道包括第七走行轨和第八走行轨,所述第七走行轨和所述第八走行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四通道;曲梁,所述曲梁包括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所述第一曲梁连接所述第一走行轨和所述第五走行轨;所述第二曲梁连接所述第四走行轨和所述第八走行轨;移动梁,所述移动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曲梁的第一移动梁和靠近第二曲梁的第二移动梁,所述第一移动梁和所述第二移动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曲梁和第二曲梁之间以限定出三个可切换的行车线路;每个所述行车线路包括两个连通的所述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梁和所述第二曲梁在左右方向上正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合梁,所述汇合梁包括第一汇合梁和第二汇合梁,所述第一汇合梁分别与所述第二走行轨和所述第三走行轨相接,所述第二汇合梁分别与所述第六走行轨和所述第七走行轨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汇合梁与所述移动梁之间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梁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移动以限定出可切换的三个行车线路;三个所述行车线路包括第一行车线路、第二行车线路和第三行车线路;在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走行轨、第一移动梁、第七走行轨、第二走行轨、第二移动梁、第八走行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行车线路;所述第一行车线路包括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在所述第一移动梁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梁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走行轨、第一曲梁、第五走行轨、第二走行轨、第一移动梁、第六走行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行车线路;所述第二行车线路包括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年王南婷向仕琰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