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69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注塑板上设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动模板具有向动模板内部凹陷的成形面,定模板具有突出于定模板表面的型芯,注塑板上固定连接有中板,还包括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定模板滑动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位于注塑板与定模板之间,且一端压设在中板表面,另一端贯穿过定模板延伸至成形腔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反向进胶反向顶出的注塑生产方式,可防止浇口残留在产品表面,同时顶出过程的顶出力作用在产品底面,从而保证了装饰件具有较高的外观质量。

Injection Mold for Automotive Bumper Grid with Reverse Injection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日渐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其在汽车上的应用正在从内外装饰件向车身覆盖件和功能结构件扩展,部分塑料零件安装在汽车外表面,构成汽车整体外观的一部分,故对注塑成型后的外观质量要求较高,若采用普通的进胶方式和顶出方式,会在观赏面上留有浇口残留和顶出印记,达不到外观质量的要求。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保险杠注塑模具[申请号:201720350325.1],该技术专利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连接型腔,下模板上安装推板,推板上安装型芯,型芯与型腔之间有可成型保险杠产品的空腔,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直顶块及直顶杆,所述直顶块由上至下贯穿有通孔,所述直顶杆设置为推动所述直顶块向上运动;顶针,其竖直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斜顶块及斜顶杆,所述斜顶块设置于直顶块的通孔下方,所述斜顶杆设置为推动斜顶块向上运动,且逐渐远离所述空腔;所述斜顶块的上端与所述直顶块的下端相抵,所述斜顶块的上端依次为远离所述空腔横向延伸的第一直面、向下倾斜的斜面和第二直面;其中,所述斜顶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斜顶块的第一直面、斜面和第二直面的方向横向延伸;所述顶针的下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恰能卡合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并可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沿所述第一直面、斜面和第二直面横向滑动。该技术能使成型保险杠产品更顺利的彻底脱模,但其仍具有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注塑板上设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所述动模板具有向动模板内部凹陷的成形面,定模板具有突出于定模板表面的型芯,成形面和型芯围合形成成形腔,所述注塑板上固定连接有中板,还包括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定模板滑动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注塑板与定模板之间,且一端压设在中板表面,另一端贯穿过定模板延伸至成形腔底面。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压设在中板表面的第一顶出板和压设在第一顶出板表面的第二顶出板,顶出杆一端连接在第一顶出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底面,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模具侧面的油压缸,所述油压缸与第一顶出板驱动连接。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杆包括与第一顶出板固定连接的竖直顶出杆和与第一顶出板转动连接的倾斜顶出杆。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所述倾斜顶出杆的轴心线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为8-12度。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还包括一端与中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过第一顶出板和第二顶出板,并与定模板固定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轴心线与开模方向平行。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所述定模板内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导滑套,所述顶出杆穿过导滑套,且与导滑套滑动连接。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所述第二顶出板表面突出有限位块,滑动第二顶出板可使限位块压设在定模板表面。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所述动模板内活动连接有动模仁,动模板内侧壁突出有定位块,动模仁侧面具有向动模仁内部凹陷的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块的大小及形状相适配。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所述中板与注塑板之间还设有热流板。在上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中,还包括若干个连通注塑流道和成形腔的分流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反向进胶反向顶出的注塑生产方式,可防止浇口残留在产品外表面,同时顶出过程的顶出力作用在注塑产品底面,从而保证了注塑产品具有较高的外观质量。2、本技术通过分流锥连通注塑流道和成形腔,以完成进胶,从而将供料区的熔融塑胶按预定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保证了注塑产品的注塑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定模板的俯视图;图中: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注塑板4、成形腔5、注塑流道6、顶出机构7、中板8、热流板9、分流锥10、成形面21、动模仁22、定位块23、定位槽24、型芯31、注塑口41、第一顶出板71、第二顶出板72、顶出杆73、竖直顶出杆74、倾斜顶出杆75、导向柱76、油压缸77、导滑套78、限位块7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定模板3和动模板2之间,注塑板4上设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所述动模板2具有向动模板2内部凹陷的成形面21,定模板3具有突出于定模板3表面的型芯31,成形面21和型芯31围合形成成形腔5,所述注塑板4上固定连接有中板8,还包括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定模板3滑动的顶出机构7,所述顶出机构7位于注塑板4与定模板3之间,且一端压设在中板8表面,另一端贯穿过定模板3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注塑产品的外表面在成形面21上成型,内表面在型芯31上成型,而注塑口41和注塑流道6位于型芯31一侧,即进胶口位于注塑产品的内表面,从而防止浇口残留在产品外表面,顶出机构7设置在注塑板4与定模板3之间,所以顶出过程中顶出机构7作用在注塑产品的内表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注塑产品具有较高的外观质量。本技术,使用时,动模板2与定模板3相互贴合形成成形腔5,注塑机内的熔融塑胶通过注塑口41,经由注塑流道6注入成形腔5中,冷却成型后,开模使动模板2与定模板3相分离,以打开成形腔5,顶出机构7朝靠近定模板3的方向运动,从而完成注塑产品的顶出,本技术采用反向进胶反向顶出的注塑生产方式,可防止浇口残留在产品外表面,同时顶出过程的顶出力作用在注塑产品底面,从而保证了注塑产品具有较高的外观质量。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连通注塑流道6和成形腔5的分流锥10,通过分流锥10连通注塑流道6和成形腔5,以完成进胶,这样可将供料区的熔融塑胶按预定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保证了注塑产品的注塑质量。结合图1-3所示,所述顶出机构7包括压设在中板8表面的第一顶出板71和压设在第一顶出板71表面的第二顶出板72,顶出杆73一端连接在第一顶出板71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模具侧面的油压缸77,所述油压缸77与第一顶出板71驱动连接,所述顶出杆73包括与第一顶出板71固定连接的竖直顶出杆74和与第一顶出板71转动连接的倾斜顶出杆75,顶出时,启动油压缸77,油压缸77驱动第一顶出板71朝向定模板3滑动,从而带动竖直顶出杆74和倾斜顶出杆75完成注塑产品的顶出。优选地,所述倾斜顶出杆75的轴心线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为8-12度,倾斜顶出杆75在这样的角度范围内与注塑产品的结构更加适配,能更顺利的完成注塑产品的顶出。如图2所示,还包括一端与中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定模板(3)和动模板(2)之间,注塑板(4)上设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2)具有向动模板(2)内部凹陷的成形面(21),定模板(3)具有突出于定模板(3)表面的型芯(31),成形面(21)和型芯(31)围合形成成形腔(5),所述注塑板(4)上固定连接有中板(8),还包括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定模板(3)滑动的顶出机构(7),所述顶出机构(7)位于注塑板(4)与定模板(3)之间,且一端压设在中板(8)表面,另一端贯穿过定模板(3)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定模板(3)和动模板(2)之间,注塑板(4)上设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2)具有向动模板(2)内部凹陷的成形面(21),定模板(3)具有突出于定模板(3)表面的型芯(31),成形面(21)和型芯(31)围合形成成形腔(5),所述注塑板(4)上固定连接有中板(8),还包括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定模板(3)滑动的顶出机构(7),所述顶出机构(7)位于注塑板(4)与定模板(3)之间,且一端压设在中板(8)表面,另一端贯穿过定模板(3)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7)包括压设在中板(8)表面的第一顶出板(71)和压设在第一顶出板(71)表面的第二顶出板(72),顶出杆(73)一端连接在第一顶出板(71)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模具侧面的油压缸(77),所述油压缸(77)与第一顶出板(71)驱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杠格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杆(73)包括与第一顶出板(71)固定连接的竖直顶出杆(74)和与第一顶出板(71)转动连接的倾斜顶出杆(7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注塑内侧顶出的汽车保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斌刚元庆陈建江朱明兴朱瑞王虎管辽青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黄岩红旗塑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