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88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涉及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制造技术领域,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包括B板、水平设置的顶针板和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连接有万向座,在所述顶杆的顶端连接有斜顶头,所述顶杆通过所述万向座呈竖直装在面针板上,所述面针板设在所述顶针板上;所述顶杆上部的所述斜顶头穿装在所述B板内,所述斜顶头具有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呈锐角设置的斜推面;在所述B板内设有通过工作斜面与所述斜顶头的斜推面相滑接的固定座。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注塑模具容易互相干涉现象,从而导致无法出模成型的问题。

Inclined ejection device for injection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有一种如1所示的汽车前保险杠,该汽车前保险杠具有保险杠本体01和分布在保险杠本体01上的12个斜顶底座,12个斜顶底座分别为02a至02l。这种汽车前保险杠是通过一种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的,如图2所示的注塑模具包括斜置于B板03与顶针板04之间的顶杆06,顶杆06的底端通过万向座05装在顶针板04的安装槽内,在顶杆06的顶端连接有斜顶头07。这种注塑模具要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完成注塑脱模时,顶针板在外力推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使顶杆带动B板向右运动,当B板向右横移到一定距离,顶杆顶端的斜顶头就脱离斜顶底座,从而完成出模成型;由于保险杠本体上设置有12个斜顶底座,12根带有斜顶头的顶杆同时移动的同时容易互相干涉现象,从而导致汽车前保险杠无法出模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以解决现有注塑模具容易互相干涉现象,从而导致无法出模成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包括B板、水平设置的顶针板和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连接有万向座,在所述顶杆的顶端连接有斜顶头,所述顶杆通过所述万向座呈竖直装在面针板上,所述面针板设在所述顶针板上;所述顶杆上部的所述斜顶头穿装在所述B板内,所述斜顶头具有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呈锐角设置的斜推面;在所述B板内设有通过工作斜面与所述斜顶头的斜推面相滑接的固定座。上述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斜顶头的斜推面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固定座的工作斜面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与所述面针板呈垂直设置,所述顶针板呈水平设置。进一步的:在所述顶杆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所述B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斜顶头通过连接支座与所述顶杆连接,在所述斜顶头的顶端设有用于限制斜顶头下行的升程限位部。进一步的:所述B板于上表面设有用于穿装所述斜顶头限位的导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装在所述B板的所述导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万向座通过螺栓与所述面针板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顶杆呈竖直装在面针板上,面针板设置在水平设置的顶针板上,因此,顶杆与水平方向垂直,运动过程则是通过斜顶头的斜推面与B板内固定座的工作斜面相滑接,占用空间小;当对如1所示的汽车前保险杠进行注塑成型时,即使采用12个本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也不会存在干涉问题;同时,作为本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运动件的斜顶头与固定座占用空间小,适应性更强,解决由于传统斜顶机构相互干涉,导致产品无法出模成型问题;2、结构更简单,机构运动过程更稳定,提升了产品成型稳定性及一致性,进而提升产品外观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注塑模具进行注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A-A处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2和图3所示的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包括B板1、水平设置的顶针板5和顶杆2,顶杆2的底端连接有万向座2-4,在顶杆2的顶端连接有斜顶头2-1,本实施例的斜顶头2-1下部与连接支座2-2的上部连接,连接支座2-2的下部套装在顶杆2的顶部上,在连接支座2-2与顶杆2之间插装有销钉2-3;本实施例的顶杆2通过万向座2-4呈竖直装在面针板4上,万向座通过螺栓与面针板4连接,本实施例的顶杆2与面针板4呈垂直设置;面针板4设在顶针板5上,本实施例的顶针板5呈水平设置;顶杆2上部的斜顶头2-1穿装在B板内,本实施例的B板1于上表面设有用于穿装斜顶头2-1限位的导槽;斜顶头2-1具有与B板的脱模方向呈锐角设置的斜推面,本实施例的B板的脱模方向为如图4所示的右方,在斜顶头2-1顶端设有用于限制斜顶头2-1下行的升程限位部2-1-1;在B板内设有通过工作斜面与斜顶头的斜推面相滑接的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通过螺栓装在B板1的导槽内;本实施例的斜顶头2-1的斜推面与B板1的脱模方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固定座1-1的工作斜面与B板1的脱模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第二夹角b与第一夹角a的角度相等,如图5和图6所示;在顶杆2上套设有导向套3,导向套3与B板1相连接。工作时,顶针板在外力推动下,使面针板沿竖直方向移动带动顶杆向上运动,顶杆顶端的斜顶头通过斜推面在固定座的工作斜面上滑动,当斜顶头向右横移至一定距离后,斜顶头就会脱离汽车前保险杠的斜顶底座,从而完成出模成型;由于顶杆呈竖直装在面针板上,面针板设置在水平设置的顶针板上,因此,顶杆与水平方向垂直,运动过程则是通过斜顶头的斜推面与B板内固定座的工作斜面相滑接,占用空间小;当对如1所示的汽车前保险杠进行注塑成型时,即使采用12个本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也不会存在干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包括B板、水平设置的顶针板和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连接有万向座,在所述顶杆的顶端连接有斜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通过所述万向座呈竖直装在面针板上,所述面针板设在所述顶针板上;所述顶杆上部的所述斜顶头穿装在所述B板内,所述斜顶头具有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呈锐角设置的斜推面;在所述B板内设有通过工作斜面与所述斜顶头的斜推面相滑接的固定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包括B板、水平设置的顶针板和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连接有万向座,在所述顶杆的顶端连接有斜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通过所述万向座呈竖直装在面针板上,所述面针板设在所述顶针板上;所述顶杆上部的所述斜顶头穿装在所述B板内,所述斜顶头具有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呈锐角设置的斜推面;在所述B板内设有通过工作斜面与所述斜顶头的斜推面相滑接的固定座。2.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斜顶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头的斜推面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a),所述固定座的工作斜面与所述B板的脱模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b),所述第二夹角(b)与所述第一夹角(a)的角度相等。3.根据要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生梁成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