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34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钢轨、浮置板、预制基底、隔振器,所述钢轨通过扣件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顶面上,所述隔振器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内部,所述预制基底通过浇筑体浇筑在所述隧道底部,所述隔振器由所述预制基底以及所述浇筑体共同支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高、减振效果好;与隧道管壁的连接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节约成本。

A Floating Plate Ballast Structure Suitable for Tunnel Reconstruction of Operating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早期建设的线路,限于当时认知和技术水平等历史条件,在技术规范、评价预测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投入运营后部分地段存在振动噪声扰民。在国家大力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切实保障地铁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针对既有运营线路的环境敏感地段,开展高等级减振降噪改造工作既是有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通过设置减振装置,提高结构的减振能力。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用于减小列车在隧道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钢轨、浮置板、预制基底、隔振器,所述钢轨通过扣件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顶面上,所述隔振器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内部,所述预制基底通过浇筑体浇筑在所述隧道底部,所述隔振器由所述预制基底以及所述浇筑体共同支承。所述结构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预设在所述预制基底的上表面。所述浇筑体为混凝土浇筑体。在浇筑体和所述隧道之间设有垫层。所述垫层为纺织垫层。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高、减振效果好;与隧道管壁的连接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9分别表示为:钢轨1、扣件2、浮置板3、隔振器4、隧道5、排水沟6、预制基底7、浇筑体8、垫层9。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用于降低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如图1所示,该结构从上至下包括钢轨1、扣件2、浮置板3、隔振器4、预制基底7、浇筑体8、垫层9及隧道5。其中,钢轨1通过扣件2固定在浮置板3上,钢轨1用来引导列车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压力。扣件2用于连接钢轨1及浮置板3,并将钢轨1承受车轮的压力传递至浮置板3。浮置板3上对称设置有隔振器4,隔振器4位于浮置板3的内部;当列车与钢轨1在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通过隔振器4的衰减后传递至隧道5,避免列车振动对隧道5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图1所示,在隧道5的底部通过二次浇注的施工工艺浇注有浇注体8,在浇筑体8的范围内设置有预制基底7,预制基底7的表面与浇注体8的表面相平齐。预制基底7和浇筑体8共同支承隔振器4,减少混凝土的浇筑量加快运营线路的改造速度,同时避免因大量浇筑混凝土所造成的施工控制问题。隔振器4的一部分支承在预制基底7上,一部分支承在浇筑体8上,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如图1所示,预制基底7的中间位置设有沿钢轨1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排水沟6,用于轨道线路内的排水。在隧道5的内壁表面铺设垫层9,该垫层9位于隧道5与浇筑体8之间。本实施例在施工时,包括如下施工步骤:1)将预制好的预制基底7运至隧道5内的施工现场,吊装就位;2)立模,浇筑混凝土构成浇筑体8并将其与预制基底7浇筑成一体;3)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预制基底7和浇筑体8的上方架设隔振器4;4)在隔振器4上铺设浮置板3;5)在浮置板3上安装钢轨1,并将其通过扣件2扣紧固定。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预制基底7采用预制结构,其上表面直接预设有排水沟6,从而提高对既有隧道改造施工时的施工效率。浇筑体8可选用混凝土,提高预制基底7与隧道5的连接强度,利用混凝土良好的抗压性能,提高结构的承压性能。垫层9选用纺织垫层,对于振动产生的噪声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进一步提高该结构的减噪效果。浮置板3的厚度为260mm,既适用于最小轨道结构高度740mm又可与既有线普通道床设计最小轨道结构高度相匹配。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用于减小列车在隧道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钢轨、浮置板、预制基底、隔振器,所述钢轨通过扣件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顶面上,所述隔振器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内部,所述预制基底通过浇筑体浇筑在所述隧道底部,所述隔振器由所述预制基底以及所述浇筑体共同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用于减小列车在隧道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钢轨、浮置板、预制基底、隔振器,所述钢轨通过扣件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顶面上,所述隔振器安装在所述浮置板的内部,所述预制基底通过浇筑体浇筑在所述隧道底部,所述隔振器由所述预制基底以及所述浇筑体共同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运营线路隧道改造的减振浮置板道床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陆云张鸿飞陈高峰周小兵刘富秦艳王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