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置道床及其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986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置道床,包括浮置板、垫片和隔振器;所述浮置板上开设用于顶升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布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隔振器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垫片可通过所述上限位板,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的所述下限位板与所述隔振器之间,并可与所述下限位板形成错位交叠,所述垫片的中部开设顶升通孔。还公开了一种适于上述浮置道床的顶升装置,包括卡接件、顶升件及驱动件;所述卡接件用于支撑所述浮置板的上限位板;所述顶升件可穿过所述垫片的顶升通孔并与所述隔振器抵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与卡接件发生相对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孔位结构,保证安装、维修快捷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A floating ballast bed and its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置道床及其顶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浮置道床及其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人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节能减排、降声减噪己经成为各大城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能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但轨道交通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振动与噪声问题。目前较好的解决方式是将轨道安设于浮置道床上,浮置道床通过隔振器支承在道床基础上,浮置道床可以提供足够的惯性质量来平衡车辆产生的动荷载,只有静荷载和少量的动荷载会通过隔振器传到道床基础上。隔振器的阻尼作用能够有效减小经由浮置板传播到道床基础的振动,从而降低了噪声。浮置道床在安装或维护时,以及通过增减垫片的方式调节隔振器的初始弹性度时,通常采用顶升装置将其顶起一定的高度后作业。为实现这种顶升,现有的浮置道床会开设用于安装隔振器的安装孔位,并且在每一个隔振器安装孔位旁另外再开设用于顶升装置的安装孔位,即顶升装置和隔振器的作用方式相同,均为一端抵接道床基础,一端支撑浮置道床。双孔位的设计,会增加生产浮置道床时的工序,增加零部件,即增加制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置板、垫片和隔振器;所述浮置板上开设用于顶升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布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隔振器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其上端支撑所述浮置板,下端抵接道床基础;所述垫片可通过所述上限位板,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的所述下限位板与所述隔振器之间,并可与所述下限位板形成错位交叠,所述垫片的中部开设顶升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置板、垫片和隔振器;所述浮置板上开设用于顶升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布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隔振器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其上端支撑所述浮置板,下端抵接道床基础;所述垫片可通过所述上限位板,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的所述下限位板与所述隔振器之间,并可与所述下限位板形成错位交叠,所述垫片的中部开设顶升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和/或下限位板与所述浮置板为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也可与所述上限位板形成错位交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包括底座、弹性支撑件和顶盖;所述底座用于抵接道床基础;所述弹性支撑件一端抵接所述底座,另一端抵接所述顶盖;所述顶盖用于抵接所述下限位板或所述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上部设有开口的柱状容器,其内注入阻尼液;所述隔振器还包括连接所述底座和顶盖的柔性密封连接件,和与所述顶盖连接并伸入所述底座的阻尼盘;所述柔性密封连接件使所述底座和顶盖之间形成密封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陆建军范凌刘立周宇周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