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氟烷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氟烷烃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以烷基醚为原料,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与碳酰氟发生气相氟化反应,制备一氟烷烃的方法,同时采取循环工艺不断采出生成的一氟烷烃,未反应的烷基醚以及碳酰氟继续在系统内循环,直至转化为一氟烷烃为止从系统中采出。
技术介绍
一氟甲烷具有较低的温室效应潜值(GWP100=116)和零臭氧损耗潜值(ODP),是为数不多的符合欧盟使用标准(GWP100<150)的饱和氢氟烃,已经被国际大公司筛选为低温热泵的理想工质之一。随着2016年10月15日基加利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包括一氟甲烷在内的GWP100<150的氢氟烃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关于一氟甲烷的合成路线主要有气相加氢脱氯法和气相氟化法。中国专利CN201310065184.5报道了以一氟二氯甲烷(HCFC-21)或一氟一氯甲烷(HCFC-31)为原料,在贵金属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发生加氢脱氯反应,得到一氟甲烷。当250℃时,催化剂为2%Pd/C,物料摩尔比n(H2)/n(HCFC-21)=6/1,HCFC-21转化率为62.5%,一氟甲烷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催化氟化制备一氟烷烃的方法,以烷基醚R1‑O‑R2为原料,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与碳酰氟发生气相氟化反应,得到一氟烷烃R1‑F和R2‑F,其氟化反应的产物流中有烷基醚R1‑O‑R2、碳酰氟、R1‑F和R2‑F以及二氧化碳,通过精馏得到R1‑F和R2‑F,其中R1=CnH2n‑1,R2=CmH2m‑1,n和m均为正整数,其中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催化氟化制备一氟烷烃的方法,以烷基醚R1-O-R2为原料,在氟化催化剂存在下,与碳酰氟发生气相氟化反应,得到一氟烷烃R1-F和R2-F,其氟化反应的产物流中有烷基醚R1-O-R2、碳酰氟、R1-F和R2-F以及二氧化碳,通过精馏得到R1-F和R2-F,其中R1=CnH2n-1,R2=CmH2m-1,n和m均为正整数,其中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氟化催化剂为氟化铝、氟化铬、氟化镁、氟化锌、氟化钙、氟化铁、氟化钴、氟化镍中的一种或数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氟化催化剂是由前驱体高温焙烧而制得或者前驱体负载于多孔载体上高温焙烧而制得,所述前驱体为至少一种选自于铝、铬、镁、锌、钙、铁、钴、镍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氟化的氧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氟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前驱体压制成型或负载于多孔载体上的前驱体压制成型,得到催化剂前驱体;所得催化剂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下于300℃~500℃进行焙烧6~15小时,再于60℃~450℃在摩尔比为1:10的氟化氢与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氛围下活化6~15小时,制得氟化催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氟化催化剂是氧化铬、氟化的氧化铬、氟化的氧化铝、负载于活性炭或氟化铝或氟化镁上的氧化铬、含有Zn、Co、Ni多种金属的氧化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气相催化氟化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1~1.5MPa,烷基醚与碳酰氟的摩尔比例为1:1~10,反应温度为200~450℃,接触时间为0.5~50s。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气相催化氟化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1~1.5MPa,烷基醚与碳酰氟的摩尔比例为1:2~5,反应温度为300~400℃,接触时间为5~30s。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烷基醚为二甲醚、甲乙醚或二乙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烷基醚为二甲醚,所述精馏过程包括:(1)第一次蒸馏:第一蒸馏塔的塔顶组分为碳酰氟、二氧化碳和一氟甲烷,塔釜组分为二甲醚,塔釜组分循环至气相催化氟化反应器继续反应,塔顶组分循环至气相催化氟化反应器继续反应;(2)第一蒸馏塔的塔顶组分通过不断循环至气相催化氟化反应器继续反应,直至第一蒸馏塔的塔顶组分中碳酰氟含量小于1%时,将塔顶组分通入装有质量百分浓度为14%-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呈平,杨刚,郭占英,权恒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