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84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框体,且框体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框体的相对一侧分别开有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且第一自锁槽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卡块,且梯形卡块均与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自锁槽的顶部内壁开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设置于梯形卡块的顶部,所述盖体的顶部外壁开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电瓶起到良好的横向缓冲作用,配合设置的橡胶缓冲垫,能够有效减小汽车在颠簸的路面行驶过程中电瓶产生的振动。

Battery Fixed Fram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指的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电瓶组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对防护处理有着较高要求。新能源汽车常常使用固定框对电瓶组进行固定安装,传统的电瓶组固定框体结构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其横向的减震处理较为简单,因而造成横向的减震效果较差,且传统电瓶固定框的辅助散热性能较为一般,电瓶长时间运行容易造成线路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框体,且框体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框体的相对一侧分别开有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且第一自锁槽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卡块,且梯形卡块均与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自锁槽的顶部内壁开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框体(4),且框体(4)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盖体(10),所述盖体(10)与框体(4)的相对一侧分别开有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且第一自锁槽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自锁弹簧(17),所述自锁弹簧(17)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卡块(14),且梯形卡块(14)均与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自锁槽的顶部内壁开有第一滑槽(16),且第一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拨杆(15),所述拨杆(15)设置于梯形卡块(14)的顶部,所述盖体(10)的顶部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同一个拉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框体(4),且框体(4)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盖体(10),所述盖体(10)与框体(4)的相对一侧分别开有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且第一自锁槽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自锁弹簧(17),所述自锁弹簧(17)的另一端设置有梯形卡块(14),且梯形卡块(14)均与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自锁槽的顶部内壁开有第一滑槽(16),且第一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拨杆(15),所述拨杆(15)设置于梯形卡块(14)的顶部,所述盖体(10)的顶部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同一个拉杆(9),所述框体(4)与盖体(10)的相对一侧均开有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的内壁均粘接有橡胶缓冲垫(2),所述框体(4)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缓冲弹簧(7),且缓冲弹簧(7)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压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商用车电瓶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1)的相对一侧外壁等距离粘接有橡胶缓冲块,且压板(11)的一侧外壁等距离开有第一散热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海屈海龙柯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三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