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388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使用CVD工艺在基底上淀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作为中间层;步骤2.对步骤1得到二氧化硅薄膜进行快速退火处理;步骤3、继续在二氧化硅薄膜层上采用CVD工艺沉积一层氮化硅薄膜;步骤4、对氮化硅薄膜层进行紫外光刻,将所设计的薄膜图形转移到氮化硅层上;步骤5、在曝光显影过后对氮化硅薄膜层进行RIE即反应离子刻蚀,刻出氮化硅薄膜结构的形状,在氮化硅薄膜结构边缘刻蚀若干小孔,用于释放H2;步骤6、刻出薄膜结构后对氮化硅薄膜进行快速退火,得到表面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既能够精确控制氮化硅薄膜应力,又能够保证薄膜的完整性。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ow Stress Silicon Nitride Films without Bub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硅微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氮化硅薄膜广泛的应用于MEMS(微机电系统)器件中,比如MEMS麦克风、光伏器件等等。氮化硅薄膜具有高介电常数,高绝缘强度,漏电低,对水汽具有良好的阻挡能力,常用作钝化、隔离等薄膜材料,且易于实现大面积生长,制备成本较低。因此,氮化硅薄膜凭借着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在新兴的微机械加工工艺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氮化硅薄膜的沉积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LPCVD、PECVD等,采用PECVD能在低温下生长出致密的,具有优良性能的氮化硅薄膜。PECVD法生长氮化硅薄膜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具有很高能量这一重要特性,使得原先在通常条件下,需要在高温才能实现的许多化学反应,在低温下也能实现。在许多MEMS器件中需要控制氮化硅薄膜的应力,而直接用CVD沉积的氮化硅薄膜在应力上很难实现低应力的需求,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氮化硅薄膜退火的方法,根据退火的温度不同,氮化硅薄膜的应力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在退火过程中,氮化硅薄膜以及氮化硅薄膜下面的二氧化硅薄膜中存在的Si-H键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在基底上淀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作为中间层;步骤2.对步骤1得到二氧化硅薄膜进行快速退火处理;步骤3、继续在二氧化硅薄膜层上采用CVD工艺沉积一层氮化硅薄膜;步骤4、对氮化硅薄膜层进行紫外光刻,将所设计的薄膜图形转移到氮化硅层上;步骤5、在曝光显影过后对氮化硅薄膜层进行RIE即反应离子刻蚀,刻出氮化硅薄膜结构的形状,在氮化硅薄膜结构边缘刻蚀若干小孔,用于释放H2;步骤6、刻出薄膜结构后对氮化硅薄膜进行快速退火,得到表面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在基底上淀积一层二氧化硅薄膜,作为中间层;步骤2.对步骤1得到二氧化硅薄膜进行快速退火处理;步骤3、继续在二氧化硅薄膜层上采用CVD工艺沉积一层氮化硅薄膜;步骤4、对氮化硅薄膜层进行紫外光刻,将所设计的薄膜图形转移到氮化硅层上;步骤5、在曝光显影过后对氮化硅薄膜层进行RIE即反应离子刻蚀,刻出氮化硅薄膜结构的形状,在氮化硅薄膜结构边缘刻蚀若干小孔,用于释放H2;步骤6、刻出薄膜结构后对氮化硅薄膜进行快速退火,得到表面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水泡的低应力氮化硅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王俊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