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311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其中,车身控制系统,包括: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室内电器件;主车身控制器,所述主车身控制器与所述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相连,以通过所述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室内电器件;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舱电器件;辅助车身控制器,所述辅助车身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车身控制器和所述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相连,与所述主车身控制器通信,并通过所述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前舱电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控制系统,便于车内线束布置,防止车舱内外蹿线,减少干扰。有助于电子电气平台化开发,提升可维护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现有车型通常采用单一的车身控制器(BCM)来控制门锁、车灯、雨刷、车窗、除霜、防盗报警及倒车雷达等功能,其功能开发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逻辑处理。其中BCM一般是通过继电器来对相应的灯光进行驱动,故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也是针对继电器,而非对灯光负载本身,无法反映负载的真实故障状态,加大实际工作量,给驾驶员造成误解。另外,如图4所示,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前舱电器件如远近光灯、制动灯、前雾灯、雨刮洗涤系统、采用前舱电器盒+室内电器盒+无钥匙进入系统+车身控制器+整车控制系统的功能布局设计。存在以下缺点:电器盒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体积也较大,只能作为线束保护和电路集中控制的元件,已无法满足现代汽车智能化要求。BCM控制器也是作为一个独立模块,控制车内车外灯光系统、门锁系统。控制回路在室内室外之间的线束来回穿插,参与信息的传递和逻辑控制的功能。随着整车电器功能越来越多,传统的控制架构造成整车线束回路越来越多,线束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室内电器件;主车身控制器,所述主车身控制器与所述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相连,以通过所述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室内电器件;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舱电器件;辅助车身控制器,所述辅助车身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车身控制器和所述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相连,与所述主车身控制器通信,并通过所述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前舱电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室内电器件;主车身控制器,所述主车身控制器与所述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相连,以通过所述室内电器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室内电器件;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舱电器件;辅助车身控制器,所述辅助车身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车身控制器和所述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相连,与所述主车身控制器通信,并通过所述前舱电器件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前舱电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车身控制器集成有电源分配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分配组件包括:配电组件和电器控制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车身控制器具有多个指令接收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多个指令接收端口以接收开关信号、VCU输入指令、ECC控制指令、EPB控制指令,所述输出端口用于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远李奇刘和新彭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