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组件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883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电芯组件包括:保护壳、电芯和导热缓冲层,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电芯的表面与所述保护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导热缓冲层设于所述电芯的表面和所述保护壳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组件,通过在电芯组件内构造出适于电芯散热的间隙,并在电芯与保护壳之间设置导热缓冲层,可以缓冲电芯充放电时的膨胀压力,避免电芯过热,利于保护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和具有该电芯组件的电池。


技术介绍

1、软包因能量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配组灵活等优点,广泛应用在3c数码产品,移动通信,储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技术中,电芯工作时会散发热量,且电芯充放电过程中会膨胀,导致电芯过热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散热间隙和导热缓冲层的电芯组件,可以缓冲电芯充放电时的膨胀压力,避免电芯过热,利于保护电芯。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括前述的电芯组件。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组件,包括:保护壳、电芯和导热缓冲层,所述电芯设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电芯的表面与所述保护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导热缓冲层设于所述电芯的表面和所述保护壳之间。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组件,通过在电芯组件内构造出适于电芯散热的间隙,并在电芯与保护壳之间设置导热缓冲层,可以缓冲电芯充放电时的膨胀压力,避免电芯过热,利于保护电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厚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表面和所述保护壳之间局部填充所述导热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缓冲层设于所述保护壳并与所述电芯抵接;或所述导热缓冲层设于所述电芯并与所述保护壳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厚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表面和所述保护壳之间局部填充所述导热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缓冲层设于所述保护壳并与所述电芯抵接;或所述导热缓冲层设于所述电芯并与所述保护壳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夹持定位所述电芯,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外侧,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沿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框架沿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相连形成卡凸,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多个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琪琦杨慧敏袁文静朱阳阳王彦彦熊永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