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51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进气管路、混合液储罐、泵体、再沸器、冷凝器及分离稳压装置,进气管路与混合液储罐连接,混合液储罐通过泵体与再沸器连接,再沸器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分离稳压装置连接,分离稳压装置与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连接;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底部连通管路及第二水封,第一水封和第二水封的底部通过底部连通管路连通。废气从进气管路流入混合液储罐后经泵体进入再沸器中,经过冷凝和稳压分离后,流入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中,满足第一水封和第二水封的压力后才可排出,合理根据压力调节废气的排除与否。

Exhaust Gas Process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频繁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但是,现有的废气处理装备存在以下缺陷:市面上的废气处理装备无法根据气体压力过大或过小来调节气体的通断,调节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能解决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进气管路、混合液储罐、泵体、再沸器、冷凝器及分离稳压装置,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混合液储罐连接,所述混合液储罐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再沸器连接,所述再沸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底部连通管路及第二水封,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稳压装置包括第一分离罐及稳压罐,所述第一分离罐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稳压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还包括第二分离罐,所述第二分离罐与所述稳压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第二分离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二压力控制器及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所述第一液位计显示所述第一水封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二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封,所述第二液位计显示所述第二水封的液面高度,所述排出管路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封,所述第二水封设有进气口,液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内,废气的压力使所述第二水封的液面高度向下移动直至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出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出气端,所述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封和所述排出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端处设有一出气液面,所述出气液面位于所述出气端的最上方,当所述第二水封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气液面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出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三液位计,所述第三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液位计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一液位计的信息,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与一控制端通信。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压力控制器,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液位计连接并监测所述第二液位计的信息,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与一控制端通信。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混合液储罐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再沸器连接,所述再沸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10、底部连通管路50及第二水封60,所述第一水封10和所述第二水封60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50连通。废气从所述进气管路流入所述混合液储罐后经所述泵体进入所述再沸器中,经过冷凝和稳压分离后,流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中,满足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压力后才可排出,合理根据压力调节废气的排除与否。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装置中一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的结构图。图中:100、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第一水封;11、上部排气管;20、第一液位计;30、第一压力控制器;40、第三液位计;50、底部连通管路;60、第二水封;61、进气口;70、第二液位计;80、第二压力控制器;90、排出管路;101、出气端;102、出气液面;200、进气管路;300、混合液储罐;400、泵体;500、再沸器;600、冷凝器;700、分离稳压装置;701、第一分离罐;702、稳压罐;703、第二分离罐;800、烟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2,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进气管路200、混合液储罐300、泵体400、再沸器500、冷凝器600及分离稳压装置700,所述进气管路200与所述混合液储罐300连接,所述混合液储罐300通过所述泵体400与所述再沸器500连接,所述再沸器500与所述冷凝器600连接,所述冷凝器600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10、底部连通管路50及第二水封60,所述第一水封10和所述第二水封60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50连通。废气从所述进气管路200流入所述混合液储罐300后经所述泵体400进入所述再沸器500中,经过冷凝和稳压分离后,流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中,满足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压力后才可排出,合理根据压力调节废气的排除与否。优选的,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包括第一分离罐701及稳压罐702,所述第一分离罐701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600和所述稳压罐702连接。具体的,所述分离稳压装置700还包括第二分离罐703,所述第二分离罐703与所述稳压罐702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烟囱800,所述烟囱800与所述第二分离罐703连接。一方面,所述第一分离罐701及所述第二分离罐703进行两次分离,提升分离效果,另一方面,所述稳压罐702位于所述第一分离罐701及所述第二分离罐703,实现稳压效应,提高了废气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100还包括第一液位计20、第二水封60、第二液位计70、第二压力控制器80及排出管路90,所述第一水封10和所述第二水封60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50连通,所述第一液位计20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10,所述第一液位计20显示所述第一水封10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进气管路、混合液储罐、泵体、再沸器、冷凝器及分离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混合液储罐连接,所述混合液储罐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再沸器连接,所述再沸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底部连通管路及第二水封,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进气管路、混合液储罐、泵体、再沸器、冷凝器及分离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混合液储罐连接,所述混合液储罐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再沸器连接,所述再沸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稳压装置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连接;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包括第一水封、底部连通管路及第二水封,所述第一水封和所述第二水封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通管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包括第一分离罐及稳压罐,所述第一分离罐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稳压罐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稳压装置还包括第二分离罐,所述第二分离罐与所述稳压罐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第二分离罐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凝气处理水封结构还包括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二压力控制器及排出管路,所述第一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封,所述第一液位计显示所述第一水封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二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二水封,所述第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兵贺民强李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联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