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026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反应釜、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罐和三级吸收罐;反应釜和一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入气管道;反应釜和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入气管道;一级吸收罐和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气管道;二级吸收罐和三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反应釜的尾气经第一入气管道进入一级吸收罐;在一级吸收罐的液体达到设定浓度后,反应釜的尾气由第二入气管道进入二级吸收罐,由一级吸收罐排出的一级余气经第一出气管道进入二级吸收罐;由二级吸收罐排出的二级余气经第二出气管道进入三级吸收罐,提高了NH3的利用率。

An Aluminum Ash Hydrolysis Tail Gas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铝灰主要是单质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氮化铝、硫化铝及其他铝的化合物,其中AlN、Al2S3遇水极易水解,生成NH3和H2S尾气。铝灰中的AlN很不稳定,能与水发生反应放出氨气,造成残灰利用过程中的材料性能不稳定、溶液酸碱度发生变化;在堆存和填埋后,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研究铝灰AlN与水的反应行为,对铝灰的循环利用和避免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或工厂利用AlN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氨气的反应制备氨水,以达到对铝灰的循环利用和避免环境污染的目的。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将尾气直接排入贮水池的方式吸附尾气,尾气吸附效果受到尾气排放速度、吸附液体的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尾气排放速度过快、吸附液体的浓度过高、吸附时间过短都会导致NH3的回收率降低,同时生成的氨水或铵盐不纯的问题,影响其品质,降低了其利用价值,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危害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铝灰水解尾气中NH3回收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铝灰水解尾气中NH3回收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反应釜、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罐和三级吸收罐;所述反应釜和所述一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入气管道;所述反应釜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入气管道;所述一级吸收罐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二级吸收罐和所述三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反应釜的尾气经所述第一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一级吸收罐;在所述一级吸收罐的液体达到设定浓度后,所述反应釜的尾气经所述第二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由所述一级吸收罐排出的一级余气经所述第一出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由所述二级吸收罐排出的二级余气经所述第二出气管道进入所述三级吸收罐。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入气管道设置有第二阀门;当水解反应开始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由所述反应釜产生的尾气经所述第一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一级吸收罐;当所述一级吸收罐内的液体浓度达到设定值后,关闭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由所述反应釜产生的尾气经所述第二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吸收罐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液体管道;所述二级吸收罐和所述三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液体管道;所述三级吸收罐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第二液体管道流入所述二级吸收罐;所述二级吸收罐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第一液体管道流入所述一级吸收罐。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体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当水解反应开始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当所述一级吸收罐内的液体容量低于设定值时,打开所述第三阀门;当排出所述一级吸收罐内的液体时,关闭所述第三阀门。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体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当水解反应开始时,关闭所述第四阀门;当所述二级吸收罐内的液体容量低于设定值时,打开所述第四阀门。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管道(210),所述供水装置内的水经所述第一进水管道进入所述反应釜内进行水解反应;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三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管道,所述供水装置内的水经所述第二进水管道进入所述三级吸收罐吸收所述二级余气。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一级吸收罐连通。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管路风机,所述管路风机与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引导由所述反应釜排出的所述尾气流入所述一级吸收罐或所述二级吸收罐。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吸收罐、所述二级吸收罐和所述三级吸收罐内腔的顶部均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喷头,若干所述喷头交错排布。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吸收罐、所述二级吸收罐和所述三级吸收罐的底部均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引导所述液体流入所述喷淋装置。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铝灰由进料口进入反应釜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的尾气经由出料口排出。尾气经第一入气管道进入一级吸收罐,一级吸收罐内的液体吸收尾气中的氨气形成氨水,当一级吸收罐内的液体达到设定的浓度时,液体排出一级吸收罐,一级吸收罐内的一级余气经第一出气管道进入二级吸收罐,反应釜内的尾气经第二入气管道进入二级吸收罐,二级吸收罐内的液体吸收尾气中的氨气。在二级吸收罐内的液体达到设定浓度后,二级余气经第二出气管道进入三级吸收罐进行溶解。本技术提供的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中,尾气的路径有两条,一条为依次经过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罐和三级吸收罐,另一条为依次经过二级吸收罐和三级吸收罐,其中未吸收的尾气进入下一个吸收罐内进行溶解,能够有效保证尾气的溶解率。同时两条路径均能够保证尾气进行二级溶解,显著提高了NH3的利用率,且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标:100-供水装置;200-反应釜;300-一级吸收罐;400-二级吸收罐;500-三级吸收罐;600-储液装置;700-喷淋装置;800-风机;900-管路风机;210-第一进水管道;211-第五阀门;220-出料口;230-脱硫装置;240-除尘装置;250-进料口;310-第一入气管道;311-第一阀门;320-第一出气管道;330-第一液体管道;331-第三阀门;340-排液管道;341-第七阀门;410-第二入气管道;411-第二阀门;420-第二出气管道;430-第二液体管道;431-第四阀门;510-第二进水管道;511-第六阀门;710-喷淋机构;711-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罐和三级吸收罐;所述反应釜和所述一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入气管道;所述反应釜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入气管道;所述一级吸收罐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二级吸收罐和所述三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反应釜的尾气由所述第一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一级吸收罐;在所述一级吸收罐的液体达到设定浓度后,所述反应釜的尾气经所述第二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由所述一级吸收罐排出的一级余气经所述第一出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由所述二级吸收罐排出的二级余气经所述第二出气管道进入所述三级吸收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一级吸收罐、二级吸收罐和三级吸收罐;所述反应釜和所述一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入气管道;所述反应釜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入气管道;所述一级吸收罐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二级吸收罐和所述三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反应釜的尾气由所述第一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一级吸收罐;在所述一级吸收罐的液体达到设定浓度后,所述反应釜的尾气经所述第二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由所述一级吸收罐排出的一级余气经所述第一出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由所述二级吸收罐排出的二级余气经所述第二出气管道进入所述三级吸收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入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当水解反应开始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由所述反应釜产生的尾气经所述第一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一级吸收罐;当所述一级吸收罐内的液体浓度达到设定值后,关闭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由所述反应釜产生的尾气经所述第二入气管道进入所述二级吸收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吸收罐和所述二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一液体管道;所述二级吸收罐和所述三级吸收罐之间设置有第二液体管道;所述三级吸收罐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第二液体管道流入所述二级吸收罐;所述二级吸收罐内的液体能够经所述第一液体管道流入所述一级吸收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灰水解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献江马宏楠赵飞翔李艳李云飞王鹤立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