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更具体地涉及往复式内燃机。
技术介绍
在往复式内燃机中,为了通过减小活塞和气缸孔的壁表面之间的摩擦来改善燃料经济性,希望增大活塞和气缸孔的壁表面之间的间隙(换言之,增大活塞间隙)。但是,当活塞和气缸孔的壁表面之间的间隙增大时,活塞敲击噪音增大。由于活塞的摆动运动,活塞裙与气缸孔的壁表面的碰撞引起活塞敲击噪音。因此,难以同时减少摩擦并抑制活塞敲击噪音。为了实现这些互相矛盾的目标,专利文献1提出了活塞裙形状的改进。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活塞,裙设置有桶形形状,使得裙的径向伸出部在相比活塞销壳的中央更靠近裙的下边缘的竖直位置处最大。然而,仅通过调节活塞裙的形状,可以仅在有限程度上实现摩擦减小和活塞敲击噪音的减小。专利文献2提出了使用限定气缸孔的滑动表面的气缸套,该气缸套构造成使得与活塞上死点处的上环片相对应的气缸套部分的内直径小于气缸套其余部分的内直径,并且气缸套的内直径随着从该点向其下端移动而逐渐变大。根据这种布置,通过使用合适的布置将油沉积在上环片槽中。当活塞朝向气缸孔中的上死点移动时,活塞环被气缸孔的滑动表面推入环片槽中。结果,沉积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发动机主体,该发动机主体限定气缸孔;活塞,该活塞被接纳在所述气缸孔中以沿气缸轴线往复运动;以及曲轴,该曲轴由所述发动机主体支撑并经由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其中,所述活塞包括由一对裙部构成的裙,其中,所述气缸孔包括: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被定义为当所述活塞比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位预定距离的第一活塞位置靠上死点侧时,所述活塞的所述裙的最大直径部分所在的沿着所述气缸轴线的范围;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被定义为当所述活塞比第二活塞位置靠下死点侧时所述裙的所述最大直径部分所在的沿着所述气缸轴线的范围,所述第二活塞位置比所述第一活塞位置靠所述下死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发动机主体,该发动机主体限定气缸孔;活塞,该活塞被接纳在所述气缸孔中以沿气缸轴线往复运动;以及曲轴,该曲轴由所述发动机主体支撑并经由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其中,所述活塞包括由一对裙部构成的裙,其中,所述气缸孔包括: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被定义为当所述活塞比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移位预定距离的第一活塞位置靠上死点侧时,所述活塞的所述裙的最大直径部分所在的沿着所述气缸轴线的范围;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被定义为当所述活塞比第二活塞位置靠下死点侧时所述裙的所述最大直径部分所在的沿着所述气缸轴线的范围,所述第二活塞位置比所述第一活塞位置靠所述下死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连接区域,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气缸孔在与所述曲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直径小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气缸孔在与所述曲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直径,并且所述连接区域平滑地连接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位置设定为比所述活塞的对应于以所述上死点为基准的30度曲柄角的位置靠近所述下死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第二活塞位置设定为比所述活塞的对应于以所述上死点为基准的55度曲柄角的位置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真明,川濑直和,冈田义裕,阿部晋也,仓满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