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
技术介绍
对于内燃机而言,为了提高从进气口进气的进气效率和向排气口扫气的扫气效率,进行了使进排气门的开口面积的最大化、对其开口位置等的改良。另外,在内燃机的运转状态下,有时存在进气门的开阀定时和排气门的开阀定时重叠的重叠期间。在这样的重叠期间内,容易产生从进气口流入了燃烧室的新气或混合气直接流出到排气口的漏气(日文:吹き抜け)现象。若产生该漏气现象,则会产生内燃机的排放性能恶化、内燃机的输出降低等问题。于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开了以下技术:沿着排气口的开口部的靠进气口侧的周缘部设置向燃烧室侧突出的突出壁,使突出壁的突出量比预定量小,并且将该突出壁和排气门的伞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比突出壁的突出量小。利用这样的结构来谋求抑制漏气现象,并且谋求抑制由突出壁引起的扫气效率的降低。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在排气口的开口部的周缘部设置向燃烧室侧突出的突出壁的技术,但该突出壁作为用于对燃烧室内的旋流(日文:旋回流)的生成进行促进的引导壁发挥功能,并不是用于抑制漏气现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031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其具有进气口侧顶棚面和排气口侧顶棚面相对于与汽缸的中心轴垂直相交的平面倾斜的房脊型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侧顶棚面是在汽缸盖中开设有进气口的面,所述排气口侧顶棚面是在所述汽缸盖中开设有排气口的面,其中,在所述排气口的向燃烧室开口的开口部形成有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是与所述排气口侧顶棚面相比向汽缸盖内凹入而形成的空间,且在所述排气门处于闭阀状态时收纳该排气门的伞部,并且在该收纳空间的内壁面形成在所述排气门处于闭阀状态时该排气门的伞部所抵接的气门抵接面,所述收纳空间,在所述排气门提升时且处于微小提升状态时,包括:是所述收纳空间的内壁面与所述排气门的伞部之间的间隙且位于所述进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07 JP 2015-0785591.一种内燃机,其具有进气口侧顶棚面和排气口侧顶棚面相对于与汽缸的中心轴垂直相交的平面倾斜的房脊型燃烧室,所述进气口侧顶棚面是在汽缸盖中开设有进气口的面,所述排气口侧顶棚面是在所述汽缸盖中开设有排气口的面,其中,在所述排气口的向燃烧室开口的开口部形成有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是与所述排气口侧顶棚面相比向汽缸盖内凹入而形成的空间,且在所述排气门处于闭阀状态时收纳该排气门的伞部,并且在该收纳空间的内壁面形成在所述排气门处于闭阀状态时该排气门的伞部所抵接的气门抵接面,所述收纳空间,在所述排气门提升时且处于微小提升状态时,包括:是所述收纳空间的内壁面与所述排气门的伞部之间的间隙且位于所述进气口侧的进气侧空间;和是所述收纳空间的内壁面与所述排气门的伞部之间的间隙且夹着所述排气门的伞部而在所述进气侧空间的相反侧的、位于所述排气口侧的内腔壁面侧的排气侧空间,所述微小提升状态是所述排气门的伞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的状态,所述收纳空间被形成为:在从所述进气口侧向所述排气口侧的内腔壁面侧扩展的截面中,关于作为从所述燃烧室经由所述收纳空间向所述排气口的内部延伸的直线状的假想流路而定义的有效流路的宽度,在所述排气门处于所述微小提升状态时,在所述进气侧空间的任何部位该进气侧空间中的所述有效流路的宽度都比对应的所述排气侧空间中的所述有效流路的宽度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所述有效流路由预定的内壁面和所述排气门的伞部界定,所述预定的内壁面是至少位于所述气门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村哲生,阿部和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