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后视镜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06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后视镜及汽车,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壳体用于后视镜,后视镜包括屏幕,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菲涅尔透镜,本体用于与屏幕连接,菲涅尔透镜的一侧为平面部,菲涅尔透镜的另一侧为纹理部,纹理部朝向屏幕,以使屏幕发出的光透过平面部。壳体能够将屏幕上的光线通过菲涅尔透镜进行透射,以使得屏幕上的图像能够经过放大后呈现,从而有利于驾驶员观察到后视镜显示的细节,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后视镜包括上述提到的壳体,其具有该壳体的全部功能。汽车包括上述提到的壳体或后视镜,其具有该壳体或后视镜的全部功能。

A Case, Rearview Mirror and Automobile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ousing, a rearview mirror and an automobil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accessories. The shell is used for the rearview mirror. The rearview mirror includes a screen. The shell includes an interconnected body and a Fresnel lens. The body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screen. One side of the Fresnel lens is a plane part, the other side of the Fresnel lens is a texture part, and the texture part is facing the screen so that the light emitted by the screen can pass through the plane part. The shell can transmit the light on the screen through the Fresnel lens, so that the image on the screen can be magnified and present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river to observe the details of the rearview mirror display and improve driving safety.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The rearview mirror includes the shell mentioned above, which has all the functions of the shell. The automobile includes the housing or rearview mirror mentioned above, which has all the functions of the housing or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后视镜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后视镜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硬件设备的发展,为了拓展驾驶人员的车后视野,提高行车安全,流媒体汽车应运而生。流媒体汽车通过屏幕与摄像头的组合使得驾驶人员能够观察到车后的实时图像。但是目前的流媒体汽车由于其本身的结构限制,显示范围小。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显示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将屏幕上的光线通过菲涅尔透镜进行透射,以使得屏幕上的图像能够经过放大后呈现,从而有利于驾驶员观察到后视镜显示的细节,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壳体,其具有该壳体的全部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壳体或后视镜,其具有该壳体或后视镜的全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用于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屏幕,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菲涅尔透镜,所述本体用于与所述屏幕连接,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为平面部,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另一侧为纹理部,所述纹理部朝向所述屏幕,以使所述屏幕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平面部。具体的,该后视镜能够将屏幕上的光线通过菲涅尔透镜进行透射,以使得屏幕上的图像能够经过放大后呈现,从而有利于驾驶员观察到后视镜显示的细节,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选的,所述本体为框结构,所述壳体具有以所述本体为侧壁且以所述菲涅尔透镜为底壁而形成的一侧开口的槽。可选的,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中心圆的中心线与所述本体的框结构的中心线位置重合。可选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将所述屏幕卡设与所述本体内。可选的,所述框结构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连接处倒角过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其包括后盖、屏幕和上述提到的壳体,其具有该后视镜的全部功能,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连接,且所述后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屏幕与所述本体连接,且所述屏幕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可选的,所述屏幕与所述纹理部之间留有间隙。可选的,所述本体远离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设置有凸起,且所述凸起沿所述本体的边缘设置,所述后盖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以使所述本体和所述后盖固定。可选的,所述凸起的端部和所述凹槽的槽底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可选的,所述后视镜还包括电路板、支架和凹形钩,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凹形钩与所述屏幕远离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连接。可选的,所述后视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电路板通信,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屏幕通信,所述感应器用于输出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信号,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屏幕。可选的,所述后视镜还包括显示玻璃,所述显示玻璃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壳体或后视镜,其具有该壳体或后视镜的全部功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该壳体上设置有本体和菲涅尔透镜,本体用于连接屏幕,使得屏幕与菲涅尔透镜之间相对固定,从而使得屏幕透出的光能够通过菲涅尔透镜折射后透出平面部,由于菲涅尔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平面部透出的图形会被放大,使得后视镜的显示的图像能够放大到显示在后视镜的全部的显示面上,从而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观察的体验,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车身周围的环境;并且菲涅尔透镜能够对摄像头拍摄后的图像边缘的变形进行适当的修正,配合后视镜的处理器处理后,后视镜显示的图像能够避免变形、失真等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的爆炸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后视镜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所示的III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本体与后盖处于待配合的状态;图9为图6所示的III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本体与后盖处于超声波焊接后的状态。图标:100-后视镜;10-壳体;11-本体;112-倒角;113-凸起;12-菲涅尔透镜;121-平面部;122-纹理部;20-屏幕;30-后盖;31-凹槽;40-电路板;50-支架;60-凹形钩;70-显示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10,用于后视镜100(图4中示出),后视镜100包括屏幕20(图4中示出),壳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11和菲涅尔透镜12,本体11用于与屏幕20连接,菲涅尔透镜12的一侧为平面部121,菲涅尔透镜12的另一侧为纹理部122,纹理部122朝向屏幕20,以使屏幕20发出的光透过平面部12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菲涅尔透镜12的一面为光面,另一面上刻录了有小到大的同心圆,并且同心圆根据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本实施例中,屏幕20发出的光经由菲涅尔透镜12透射后,能够改变原有的光路,使得光线能够投射到需要成像的表面,从而能够将屏幕20上显示的图像放大并投射到整个需要成像的表面,避免图像只在需要成像的表面上的部分区域显示,使得后视镜100最终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用于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菲涅尔透镜,所述本体用于与所述屏幕连接,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为平面部,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另一侧为纹理部,所述纹理部朝向所述屏幕,以使所述屏幕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平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用于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包括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菲涅尔透镜,所述本体用于与所述屏幕连接,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为平面部,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另一侧为纹理部,所述纹理部朝向所述屏幕,以使所述屏幕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平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框结构,所述壳体具有以所述本体为侧壁且以所述菲涅尔透镜为底壁而形成的一侧开口的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中心圆的中心线与所述本体的框结构的中心线位置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结构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连接处倒角过渡。5.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屏幕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一侧连接,且所述后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屏幕与所述本体连接,且所述屏幕位于所述安装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潘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