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53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设置有转台,转台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左转台、右转台,所述左转台上设有M形毛刺刷,M形毛刺刷可通过左调节构件调节M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右转台上设有N形毛刺刷,N形毛刺刷可通过右调节构件调节N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通过此装置去毛刺,可以不用制造大量的毛刺刷,不同的车轮去毛刺时,调节毛刺刷轮廓即可,设计巧妙,构思新颖,通用性强,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车轮去毛刺,节拍短,效率高。

An Adjustable Burr Removal Device for Wheel Back Cav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deburring device for the back cavity of wheels, including a turntable arranged in the frame and the frame, a support frame fixed and connected on the turntable, a left turntable and a right turntabl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and an M-shaped burr brush arranged on the left turntable. The M-shaped burr brush can adjust 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M-shaped burr brush through a left adjusting member. A N-shaped burr brush and a N-shaped burr are arranged on the right turntable. The brush can adjust 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N-shaped burr brush through the right adjusting component. By using this device, the burr brush can be deburred without manufacturing a large number of burr brushes. When deburring different wheels, the contour of the burr brush can be adjusted. The design is ingenious, the conception is novel and the versatility is strong. It can be applied to deburr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wheels with short tempo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去车轮背腔毛刺
,具体为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车轮机加工后需要去除车轮背腔的毛刺,随着车轮种类的增多,需要制造大量毛刺刷以匹配车轮背腔造型,不同车轮去毛刺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毛刺刷,这样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现场管理难度大,本专利基于此现状,提供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根据不同的车轮,可以调节毛刺刷的造型,使其近似车轮背腔轮廓,从而精确去除车轮背腔毛刺。通过此装置去毛刺,可以不用制造大量的毛刺刷,不同的车轮去毛刺时,调节毛刺刷轮廓即可,方便快捷,高效实用,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可以不用制造大量的毛刺刷,不同的车轮去毛刺时,调节毛刺刷轮廓即可,方便快捷,高效实用,降低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设置有转台,所述转台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左转台、右转台,所述左转台上设有M形毛刺刷,所述M形毛刺刷可通过左调节构件调节所述M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所述右转台上设有N形毛刺刷,所述N形毛刺刷可通过右调节构件调节所述N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左调节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左转台上的支撑座、导轨Ⅰ,所述导轨Ⅰ上设置有滑块Ⅰ,所述滑块Ⅰ的一端固连到所述M形毛刺刷,所述滑块Ⅰ的另一端上固定有电动缸Ⅰ,所述电动缸Ⅰ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导轨Ⅱ、齿条Ⅰ,所述齿条Ⅰ的底部通过滑套安装到所述导轨Ⅱ上,所述齿条Ⅰ上部设有齿轮Ⅰ,所述齿轮Ⅰ上固连有气缸Ⅰ,所述气缸Ⅰ的输出端滑动连接到所述M形毛刺刷;所述齿条Ⅰ远离所述动缸Ⅰ的一端设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输出端连接到固定在所述左转台上的固定板Ⅰ上。进一步的,所述M形毛刺刷包括外圈皮带,和布满所述外圈皮带外表面的外圈毛刺刷,所述外圈皮带内侧设有滑道,所述气缸Ⅰ输出端安装有钢珠Ⅰ,所述钢珠Ⅰ安装于所述滑道中。进一步的,所述左转台上固定有齿轮支架Ⅰ,所述齿轮支架Ⅰ上设置有辊轴Ⅰ,所述齿轮Ⅰ安装在所述辊轴Ⅰ上。进一步的,所述右调节构件包括顺序固定在所述右转台上的固定板Ⅲ、导轨Ⅴ、调节气缸、导轨Ⅵ、固定板Ⅳ,所述固定板Ⅲ、所述导轨Ⅴ和所述固定板Ⅳ、所述导轨Ⅵ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气缸的两侧,所述导轨Ⅴ上设有滑块Ⅲ,所述滑块Ⅲ通过弹簧Ⅰ与所述固定板Ⅲ相连,所述导轨Ⅵ上设有滑块Ⅳ,所述滑块Ⅳ通过弹簧Ⅱ与固定板Ⅳ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气缸上左右对称铰接有左调节气缸和右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所述左调节气缸和所述右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依次铰接于所述N形毛刺刷。进一步的,所述左转台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左转台两侧固连有左辊轴,所述左转台通过所述左辊轴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左辊轴上固定有从动链轮Ⅱ,所述转台上固连有伺服电机Ⅱ,所述伺服电机Ⅱ的输出端固连主动链轮Ⅱ,所述主动链轮Ⅱ与所述从动链轮Ⅱ通过链条Ⅱ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将车轮背腔沿着径向分成三段,内圈、中圈和外圈,通过调节左侧的M形毛刺刷,可使其形状近似车轮背腔内圈和外圈的轮廓;通过调节右侧N形毛刺刷,可使其形状近似车轮背腔中圈的轮廓;毛刺刷旋转时,左侧和右侧毛刺刷形成叠加效果,轮廓近似车轮背腔,可精确的去除车轮背腔毛刺。2.通过伺服电机Ⅱ可以带动左转台翻转。3.通过电动缸Ⅰ可以推动滑块Ⅰ左右运动,从而调节毛刺刷的宽度,以匹配不同宽度的车轮背腔;通过气缸Ⅱ可以推动齿条Ⅰ左右运动,齿条Ⅰ和齿轮Ⅰ啮合,使齿轮Ⅰ旋转,从而调节钢珠Ⅰ的位置;通过气缸Ⅰ可以控制钢珠Ⅰ的径向高度。通过电动缸Ⅰ、气缸Ⅰ和气缸Ⅱ的联合调节,可使外圈毛刺刷造型近似车轮背腔外圈,实现随形。右端用于去除车轮背腔内圈的毛刺,其结构与左端一致且对称。通过电动缸Ⅱ、气缸Ⅲ和气缸Ⅳ的联合调节,可使内圈毛刺刷造型近似车轮背腔内圈,实现随形。4.通过左调节气缸、调节气缸和右调节气缸的联合调节,三点拟合,可使中圈毛刺刷的形状近似车轮背腔中圈造型,实现随形。5.通过此装置去毛刺,可以不用制造大量的毛刺刷,不同的车轮去毛刺时,调节毛刺刷轮廓即可,设计巧妙,构思新颖,通用性强,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车轮去毛刺,节拍短,效率高。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左毛刷系统放大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左毛刷系统放大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右毛刷系统放大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右毛刷系统放大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气缸,3-导向柱,4-导套,5-升降台,6-电机支架,7-伺服电机Ⅰ,8-轴Ⅰ,9-主动链轮Ⅰ,10-链条Ⅰ,11-轴承座Ⅰ,12-轴承Ⅰ,13-旋转轴,14-从动链轮Ⅰ,15-旋转盘,16-轴承座Ⅱ,17-轴承Ⅱ,18-内轴,19-转台,20-支撑架,21-伺服电机Ⅱ,22-主动链轮Ⅱ,23-链条Ⅱ,24-从动链轮Ⅱ,25-左辊轴,26-左转台,27-导轨Ⅰ,28-滑块Ⅰ,29-电动缸Ⅰ,30-支撑座,31-导轨Ⅱ,32-齿条Ⅰ,33-齿轮支架Ⅰ,34-辊轴Ⅰ,35-齿轮Ⅰ,36-气缸Ⅰ,37-钢珠Ⅰ,38-气缸Ⅱ,39-固定板Ⅰ,40-外圈皮带,41-外圈毛刺刷,42-导轨Ⅲ,43-滑块Ⅱ,44-电动缸Ⅱ,45-导轨Ⅳ,46-齿条Ⅱ,47-齿轮支架Ⅱ,48-齿轮Ⅱ,49-气缸Ⅲ,50-钢珠Ⅱ,51-气缸Ⅳ,52-固定板Ⅱ,53-内圈皮带,54-内圈毛刺刷,55-内气缸,56-内导轨,57-伺服电机Ⅲ,58-内滑块,59-涨紧气缸,60-拉杆,61-涨芯,62-涨套,63-阶梯形定位盘,64-从动链轮Ⅲ,65-右辊轴,66-右转台,67-固定板Ⅲ,68-导轨Ⅴ,69-弹簧Ⅰ,70-滑块Ⅲ,71-固定板Ⅳ,72-导轨Ⅵ,73-弹簧Ⅱ,74-滑块Ⅳ,75-调节气缸,76-左调节气缸,77-右调节气缸,78-中圈皮带,79-中圈毛刺刷。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参考图1-图6并结合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如图1-图6所示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包括机架1、气缸2、导向柱3、导套4、升降台5、电机支架6、伺服电机Ⅰ7、轴Ⅰ8、主动链轮Ⅰ9、链条Ⅰ10、轴承座Ⅰ11、轴承Ⅰ12、旋转轴13、从动链轮Ⅰ14、旋转盘15、轴承座Ⅱ16、轴承Ⅱ17、内轴18、转台19、支撑架20、伺服电机Ⅱ21、主动链轮Ⅱ22、链条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内设置有转台(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9)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上设置有左转台(26)、右转台(66),所述左转台(26)上设有M形毛刺刷,所述M形毛刺刷可通过左调节构件调节所述M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所述右转台(66)上设有N形毛刺刷,所述N形毛刺刷可通过右调节构件调节所述N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内设置有转台(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9)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上设置有左转台(26)、右转台(66),所述左转台(26)上设有M形毛刺刷,所述M形毛刺刷可通过左调节构件调节所述M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所述右转台(66)上设有N形毛刺刷,所述N形毛刺刷可通过右调节构件调节所述N形毛刺刷的宽度和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调节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左转台(26)上的支撑座(30)、导轨Ⅰ(27),所述导轨Ⅰ(27)上设置有滑块Ⅰ(28),所述滑块Ⅰ(28)的一端固连到所述M形毛刺刷,所述滑块Ⅰ(28)的另一端上固定有电动缸Ⅰ(29),所述电动缸Ⅰ(29)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座(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上设置有导轨Ⅱ(31)、齿条Ⅰ(32),所述齿条Ⅰ(32)的底部通过滑套安装到所述导轨Ⅱ(31)上,所述齿条Ⅰ(32)上部设有齿轮Ⅰ(35),所述齿轮Ⅰ(35)上固连有气缸Ⅰ(36),所述气缸Ⅰ(36)的输出端滑动连接到所述M形毛刺刷;所述齿条Ⅰ(32)远离所述动缸Ⅰ(29)的一端设有气缸Ⅱ(38),所述气缸Ⅱ(38)的输出端连接到固定在所述左转台(26)上的固定板Ⅰ(3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毛刺刷包括外圈皮带(40),和布满所述外圈皮带(40)外表面的外圈毛刺刷(41),所述外圈皮带(40)内侧设有滑道,所述气缸Ⅰ(36)输出端安装有钢珠Ⅰ(37),所述钢珠Ⅰ(37)安装于所述滑道中。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莹果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