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47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包括料斗梯、依靠升降机构在料斗梯上攀升的料斗、相连通的上混合层和下混合层,料斗梯设置在料斗与上混合层之间,料斗正对料斗梯的边缘上设置有倾倒嘴,料斗上设置有在料斗梯上滚动的滚轮,料斗梯由一对立杆组成,立杆从地面向上竖立,高出上混合层后向上混合层弯曲形成弯曲部,弯曲部的末端设置有限位部作为滚轮的运动终点,弯曲部的下方设置有将料导入上混合层的导料板,该混料机利用料斗上料,并用限位结构固定落料位置,以导料板引导落料,确保进料操作准确、不撒漏,有利于节省原料,保证原料混合比例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料混料机,特别涉及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
技术介绍
用于制作砂轮的磨料在成型成砂轮前要经过一步混合,即混合白刚玉和树脂,使白刚玉表面覆盖一层树脂。为了混合均匀,磨料混料机要经过两次混合,现有技术中的磨料混合机包含上下两级混合机构,两次混合分别在磨料混料机的上下两级混合机构中完成,位于上级的混合机构混合后利用混合料自身重力将混合料送到位于下级的混合机构中混料。两级设置的混合机构导致磨料混料机的进料口较高,进料时若利用人工则劳动强度大;而现有的普通上料机构则容易出现漏料撒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包括料斗梯、依靠升降机构在所述料斗梯上攀升的料斗、相连通的上混合层和下混合层,所述料斗梯设置在所述料斗与上混合层之间,所述料斗正对所述料斗梯的边缘上设置有倾倒嘴,所述料斗上设置有在所述料斗梯上滚动的滚轮,所述料斗梯由一对立杆组成,所述立杆从地面向上竖立,高出所述上混合层后向所述上混合层弯曲形成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末端设置有限位部作为所述滚轮的运动终点,所述弯曲部的下方设置有将料导入所述上混合层的导料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绞盘电机、缆索、动滑轮、设置在所述上混合层上方的固定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底部的定滑轮,所述料斗连接有吊耳,所述料斗的两侧分别铰接所述吊耳的两端,所述动滑轮连接在所述吊耳的顶部,所述缆索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定滑轮后与所述绞盘电机连接,所述料斗受所述缆索的拉力使所述滚轮紧贴所述料斗梯。所述上混合层中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导料板设置在所述搅拌机构顶部,所述导料板的宽度从起始端到终点由宽变窄并由高向低将料导入所述上混合层,其中起始端的宽度不少于所述料斗的宽度,起始端的高度低于所述弯曲部,所述导料板的两侧向上翘起。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转轴和装配在所述搅拌转轴周围的搅拌叶,所述导料板通过一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搅拌转轴的顶部。所述导料板上设置有弧形上盖,所述导料板与弧形上盖左右封闭连接,形成锥桶状的导料槽。所述料斗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滚轮左右位移的侧挡部。所述弯曲部从起始至所述限位部始终向上,且坡度越来越小,在混料机的侧视图中从左往右看,所述弯曲部顶面各个点处切线的斜率由大渐小,且正负性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料斗上料,并用限位结构固定落料位置,以导料板引导落料,确保进料操作准确、不撒漏,有利于节省原料,保证原料混合比例精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加装弧形上盖后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加装后盖后滚轮与料斗梯的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包括料斗梯4、依靠升降机构在料斗梯4上攀升的料斗3、相连通的上混合层1和下混合层2,料斗梯4设置在料斗3与上混合层1之间,料斗3正对料斗梯4的边缘上设置有倾倒嘴34,料斗3上设置有在料斗梯4上滚动的滚轮31,料斗梯4由一对立杆组成,立杆从地面向上竖立,高出上混合层1后向上混合层1弯曲形成弯曲部41,弯曲部41的末端设置有限位部42作为滚轮31的运动终点,弯曲部41的下方设置有将料导入上混合层1的导料板5。倾倒嘴34向上混合层1的方向凸出,使料斗3中的磨料从两侧向中间汇聚,避免落料范围太宽太分散。磨料由白刚玉表面包裹一层树脂而成,磨料成型后烧结得到砂轮。砂轮的物理性能要求很高,因此如果白刚玉撒漏后与沙尘等杂质混合后就难以回收利用,杂质在烧结过程中易成为应力集中点,降低砂轮的强度。此外,树脂和白刚玉的比例也很重要,如果树脂过多则砂轮耐磨性不足,若白刚玉过多则砂轮硬而脆,易碎裂。进料撒漏必然造成混合比例与称量比例不符,难以通过后续补料挽救。该混料机利用料斗上料,并用限位结构固定落料位置,以导料板引导落料,确保进料操作准确、不撒漏,有利于节省原料,保证原料混合比例精确。参照图2、图3(为使附图清晰,图1、图4中未画出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绞盘电机9、缆索6、动滑轮33、设置在上混合层1上方的固定件7以及设置在固定件7底部的定滑轮8,料斗3连接有吊耳32,料斗3的两侧分别铰接吊耳32的两端,动滑轮33连接在吊耳32的顶部的中央,缆索6的一端与固定件7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33和定滑轮8后与绞盘电机9连接,料斗3受缆索6的拉力使滚轮31紧贴料斗梯4。料斗梯4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滚轮31左右位移的侧挡部43。料斗3受缆索6的拉力使滚轮31紧贴料斗梯4,不会脱出料斗梯4,如担心绞盘电机9出现故障,可如图5所示,在侧挡板43的后部焊接上后盖44,能够避免绞盘电机9出现故障时滚轮31脱出。固定件7和定滑轮可以固定安装在厂房的天花板上,也可以装在其他机架的高处。绞盘电机9连接电源,操作绞盘电机9即可控制料斗3的升降。上料操作中,将袋装白刚玉放入料斗3中,剪开袋的下缘,提袋将白刚玉泻入料斗3中,控制绞盘电机9收卷缆索6,料斗3受拉力向上攀升,滚轮31在料斗梯上滚动,当料斗3上升到弯曲部41时,受拉力沿弯曲部继续上升,滚轮31靠着限位部42后停止滚动,而吊耳32受拉力继续被向上被提起,拉起料斗3的后半部分实现倾倒,此时停止绞盘电机9工作。料斗3的下降过程与上升过程相反,先控制绞盘电机9放缆索6,料斗3的后半部率先回落,接着,料斗3沿弯曲部41向下运动,直至复位。上混合层1中设置有搅拌机构,导料板5设置在搅拌机构顶部,导料板5的宽度从起始端到终点由宽变窄并由高向低将料导入上混合层1,其中起始端的宽度不少于料斗3的宽度,起始端的高度低于弯曲部41,导料板5的两侧向上翘起。弯曲部41上方用于引导料斗3转,下方用于给导料板5随搅拌机构转动。上料时应停止搅拌,摆动搅拌机构,使导料板5对正弯曲部41。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转轴11和装配在搅拌转轴11周围的搅拌叶,导料板5通过一支撑架12固定在搅拌转轴11的顶部。为了确保导料板5能将料导入上混合层1中,采用导料板5与搅拌转轴11通过支撑架12固定的方式,而非将导料板5固定在料斗梯4上。因为如果将导料板5固定在料斗梯4上,为了保证搅拌机构自由旋转,导料板5需离开上混合层1一段距离,防撒漏效果不如导料板5与搅拌机构连接;另外,将导料板5固定在料斗梯4上为了不妨碍料斗3升降,固定结构较复杂,也较难兼顾导料板5的稳定性。参照图4,导料板5上设置有弧形上盖51,导料板5与弧形上盖51左右封闭连接,形成锥桶状的导料槽。这种结构虽增加了搅拌转轴11的负荷,但可以整袋白刚玉上料。具体过程即,将整袋白刚玉放入料斗3中,剪开袋的上缘一个小口,然后控制料斗3上升将整袋白刚玉连袋体倒进锥桶状的导料槽中,开动混料机的搅拌机构,导料槽随搅拌机构旋转,白刚玉从袋体的小口中缓缓落下,边落料边搅拌,有利于使混合更加均匀,更加充分。最后因袋体无法通过导料槽的出口在落料完成后能够从导料槽的入口轻易取出。优选地,弯曲部41从起始至限位部42始终向上,且坡度越来越小,即在混料机的侧视图中从左往右看,弯曲部41顶面各个点处切线的斜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包括料斗梯(4)、依靠升降机构在所述料斗梯(4)上攀升的料斗(3)、相连通的上混合层(1)和下混合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梯(4)设置在所述料斗(3)与上混合层(1)之间,所述料斗(3)正对所述料斗梯(4)的边缘上设置有倾倒嘴(34),所述料斗(3)上设置有在所述料斗梯(4)上滚动的滚轮(31),所述料斗梯(4)由一对立杆组成,所述立杆从地面向上竖立,高出所述上混合层(1)后向所述上混合层(1)弯曲形成弯曲部(41),所述弯曲部(41)的末端设置有限位部(42)作为所述滚轮(31)的运动终点,所述弯曲部(41)的下方设置有将料导入所述上混合层(1)的导料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撒漏磨料混料机,包括料斗梯(4)、依靠升降机构在所述料斗梯(4)上攀升的料斗(3)、相连通的上混合层(1)和下混合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梯(4)设置在所述料斗(3)与上混合层(1)之间,所述料斗(3)正对所述料斗梯(4)的边缘上设置有倾倒嘴(34),所述料斗(3)上设置有在所述料斗梯(4)上滚动的滚轮(31),所述料斗梯(4)由一对立杆组成,所述立杆从地面向上竖立,高出所述上混合层(1)后向所述上混合层(1)弯曲形成弯曲部(41),所述弯曲部(41)的末端设置有限位部(42)作为所述滚轮(31)的运动终点,所述弯曲部(41)的下方设置有将料导入所述上混合层(1)的导料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撒漏磨料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绞盘电机(9)、缆索(6)、动滑轮(33)、设置在所述上混合层(1)上方的固定件(7)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件(7)底部的定滑轮(8),所述料斗(3)连接有吊耳(32),所述料斗(3)的两侧分别铰接所述吊耳(32)的两端,所述动滑轮(33)连接在所述吊耳(32)的顶部,所述缆索(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7)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33)和定滑轮(8)后与所述绞盘电机(9)连接,所述料斗(3)受所述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云龙粟甲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崎磨料磨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