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组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65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板组件以及车辆,仪表板组件包括:仪表板、通风罩上板和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与所述仪表板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罩上板形成有下沉安装位置,所述吸能装置安装在所述下沉安装位置处。由此,通过仪表板、通风罩上板和吸能装置配合,能够增大头部碰撞的吸能空间,可以减小头部伤害值,从而可以提高头部撞击点的得分,进而可以提升仪表板组件的可靠性。

Dashboard components and veh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ashboard assembly and a vehicle. The dashboard assembly includes a dashboard, an upper panel of a ventilation hood and an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which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ashboard; the upper panel of the ventilation hood forms a sinking installation position,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sinking installation position. Thu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ashboard, the upper panel of the ventilation hood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the energy absorption space of the head impact can be increased, the head injury value can be reduced, and the score of the head impact point can be improved, thu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ashboard components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板组件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仪表板组件以及具有该仪表板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C-NCAP(China-NewCarAssessment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和EuroNCAP(EuropeanNewCarAssessmentProgramme-欧洲新车评价规程)中都包括行人保护评价项目。C-NCAP行人保护评价项目包括头部碰撞(满分12分)和小腿碰撞(满分3分),EuroNCAP行人保护评价项目包括头部碰撞(满分24分)、大腿碰撞(满分6分)和小腿碰撞(满分6分),因此头部碰撞对于两种评价规程都非常重要。相关技术中,仪表板组件目前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除霜风道本体前部做出两个结构很强的卡槽,装配时,用力推动仪表板组件,此卡槽就会与白车身上相应位置的钣金卡子紧紧的压在一起;另一种是仪表板组件安装在仪表板横梁上,仪表板横梁通过两侧的螺栓,连接在白车身上,当人的头部撞击仪表板组件后,由于其安装结构非常强,会导致头部没有变形距离,导致头部伤害值非常大,此区域撞击点基本不得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仪表板组件,该仪表板组件能够增大头部碰撞的吸能空间,可以减小头部伤害值。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仪表板组件包括:仪表板、通风罩上板和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与所述仪表板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罩上板形成有下沉安装位置,所述吸能装置安装在所述下沉安装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仪表板组件,通过仪表板、通风罩上板和吸能装置配合,能够增大头部碰撞的吸能空间,可以减小头部伤害值,从而可以提高头部撞击点的得分,进而可以提升仪表板组件的可靠性。可选地,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吸能支架,所述吸能支架)安装在所述下沉安装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板上设置有前除霜风道上的卡槽,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固定在所述吸能支架上且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具体地,所述吸能支架包括:主板、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主板与所述卡接件固定,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板为两个,每个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主板的一侧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下沉安装位置处。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弱化强度的穿孔。具体地,所述通风罩上板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间隔所述预定距离,所述下沉安装位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可选地,所述下沉安装位置为偶数个且在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上均匀间隔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下沉安装位置位于所述顶板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之外的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的仪表板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组件的通风罩上板与吸能支架的装配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组件的吸能支架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组件的吸能支架的变形图。附图标记:仪表板组件10;仪表板1;前除霜风道11;卡槽12;通风罩上板2;下沉安装位置21;顶板22;侧板23;底板24;吸能装置3;吸能支架31;主板311;支撑板312;固定板313;穿孔314;卡接件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4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组件10。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仪表板组件10包括:仪表板1、通风罩上板2和吸能装置3,通风罩上板2形成有下沉安装位置21,吸能装置3安装在下沉安装位置21处,而且吸能装置3与仪表板1固定连接。其中,吸能装置3可以包括:吸能支架31和卡接件32,吸能支架31安装在下沉安装位置21处,这样设置能够使吸能支架31具有足够的变形距离,可以使人的头部具有较大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增大头部碰撞的吸能空间,吸能支架31具有吸能作用,当人的头部撞击到仪表板组件10后,吸能支架31会受到人的头部撞击力的作用产生变形,能够达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可以减小头部伤害值,从而可以提高头部撞击点的得分,进而可以提升仪表板组件10的可靠性。可选地,如图1所示,仪表板1上设置有前除霜风道11上的卡槽12,卡接件32固定在吸能支架31上,而且卡接件32与卡槽12卡接配合,其中,吸能支架31通过两个焊点焊接在通风罩上板2上。卡接件32通过两个螺栓连接在吸能支架31上,前除霜风道11上的卡槽12与卡接件32通过卡接配合紧紧地压在一起,如此设置能够保证仪表板组件10的整体装配强度,可以提升仪表板组件10的工作可靠性。另外,人的头部的伤害值是通过HIC15(头部伤害指数)来评价的,人的头部的伤害值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其中:AX、AY、AZ为三个方向加速度值,单位为g;t2-t1≤15ms。如果要降低HIC15的值,必须降低AR。由能量守恒定律:V02=2ARS。其中:V0为人头部的初速度,是定值;AR为合成加速度;S为变形距离。如果要降低AR,必须要增大变形距离S,由此,设置下沉安装位置21是必要的。可选地,如图2所示,通风罩上板2可以包括:顶板22、侧板23和底板24,侧板23连接在顶板22和底板24之间,顶板22和底板24之间间隔预定距离,下沉安装位置21设置在底板24上,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直接在通风罩上板2上设置吸能支架31,这样会存在一个问题,吸能效果差的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测试发现是由于距离的问题,如果直接将吸能支架31固定在顶板22上,存在距离较小,缓冲路径短,吸能效果差的问题,因此,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吸能支架31具有较大的变形距离,从而可以更好地降低人的头部受到的伤害。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下沉安装位置21可以为偶数个,而且下沉安装位置21在底板24的延伸方向上均匀间隔开设置,例如:下沉安装位置21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下沉安装位置21在底板24的左右方向上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1);吸能装置(3),所述吸能装置(3)与所述仪表板(1)固定连接;通风罩上板(2),所述通风罩上板(2)形成有下沉安装位置(21),所述吸能装置(3)安装在所述下沉安装位置(21)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1);吸能装置(3),所述吸能装置(3)与所述仪表板(1)固定连接;通风罩上板(2),所述通风罩上板(2)形成有下沉安装位置(21),所述吸能装置(3)安装在所述下沉安装位置(21)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3)包括:吸能支架(31),所述吸能支架(31)安装在所述下沉安装位置(21)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1)上设置有前除霜风道(11)上的卡槽(12),所述吸能装置(3)包括:卡接件(32),所述卡接件(32)固定在所述吸能支架(31)上且与所述卡槽(12)卡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支架(31)包括:主板(311)、支撑板(312)和固定板(313),所述主板(311)与所述卡接件(32)固定,所述支撑板(312)和所述固定板(313)为两个,每个所述支撑板(312)连接在所述主板(311)的一侧和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玉苹徐立伟张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