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92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本体部和极靴部,所述极靴部包括:减薄段和加厚段,所述减薄段的平均厚度小于所述加厚段的平均厚度,所述减薄段上设置有减薄段阻尼孔,所述加厚段上设置有加厚段阻尼孔,所述减薄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得所述减薄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减薄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加厚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在保证阻尼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转子铁芯极靴强度,利于高转速转子铁芯的轻量化。

Motor rotor and motor with 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tor rotor and a motor with it. The motor rotor comprises a rotor cor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part and a pole boot part. The pole boot part comprises a thinning section and a thickening section.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thinning section is less than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thickening section. A damping hole for the thinning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thinning section, and a thickening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thickening section.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damping hole of the thinning s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damping hole of the thickening section, so that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thinning section damping bar set in the damping hole of the thinning s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thickening section damping bar set in the damping hole of the thickening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motor roto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the damping effect, the strength of the pole shoe of the rotor core is improv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lightweight of the high speed rotor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多数电机转子阻尼条分布方式均为等直径、等间距分布在转子铁芯每极极靴靠近顶端边缘的同心圆上,相对于转子铁芯极靴中间部分,转子铁芯极靴两侧部分的强度较低,不利于高转速转子铁芯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阻尼效果好,且质量轻。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转子的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本体部和极靴部,所述极靴部包括:减薄段和加厚段,所述减薄段的平均厚度小于所述加厚段的平均厚度,所述减薄段上设置有减薄段阻尼孔,所述加厚段上设置有加厚段阻尼孔,所述减薄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得所述减薄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减薄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加厚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通过在转子极靴部的减薄段和加厚段分别设置减薄段阻尼孔和加厚段阻尼孔,并在减薄段阻尼孔和加厚段阻尼孔上配合设置减薄段阻尼条和加厚段阻尼条,从而可在保证阻尼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转子铁芯极靴强度,利于高转速转子铁芯的轻量化。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所述加厚段阻尼孔和所述减薄段阻尼孔靠近所述极靴部的外圆弧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加厚段阻尼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厚段阻尼孔的中心位于与所述外圆弧面同心的第一同心圆上。进一步地,所述减薄段阻尼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减薄段阻尼孔的中心位于与所述外圆弧面同心的第二同心圆上。可选地,所述外圆弧面对应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同心圆对应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同心圆对应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为所述本体部的中心轴线。可选地,所述第一同心圆的直径Φ1小于所述第二同心圆的直径Φ2。进一步地,所述减薄段阻尼孔与所述外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减薄段豁口,所述减薄段豁口贯穿所述外圆弧面;所述加厚段阻尼孔与所述外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加厚段豁口,所述加厚段豁口贯穿所述外圆弧面;其中多个所述减薄段豁口和多个所述加厚段豁口均向心设置,从而使得多个所述减薄段豁口的水平中心线与多个所述加厚段豁口的水平中心线相交于中心点,其中所述本体部的中心轴线通过所述中心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相邻两个所述加厚段阻尼孔之间的圆心角、相邻两个所述减薄段阻尼孔之间的圆心角、以及所述加厚段阻尼孔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减薄段阻尼孔之间的圆心角均相等。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所述加厚段阻尼条构造为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中至少有一个端面设置有倒角,所述加厚段阻尼条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面平齐;所述减薄段阻尼条构造为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两个端面中至少有一个端面设置有倒角,所述减薄段阻尼条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面平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所述减薄段为两个且连接在所述加厚段的两侧。可选地,每个所述减薄段上的减薄段阻尼孔的数量少于所述加厚段上的加厚段阻尼孔的数量,且两个所述减薄段上的减薄段阻尼孔的数量之和也少于所述加厚段上的加厚段阻尼孔的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所述减薄段阻尼条的直径为1.8mm~2.2mm,所述加厚段阻尼条的直径为3mm~3.4mm。可选地,所述第一同心圆的直径为105mm~110mm,所述第二同心圆的直径为103.5mm~108.5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电机,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电机转子。所述电机与上述的电机转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机转子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厚段阻尼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薄段阻尼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转子铁芯1,转子冲片11,极靴部2,减薄段21,减薄段阻尼孔211,减薄段阻尼条212,第二倒角2121,减薄段豁口213,加厚段22,加厚段阻尼孔221,加厚段阻尼条222,第一倒角2221,加厚段豁口223,转子端板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包括本体部和极靴部2,其中极靴部2包括:减薄段21和加厚段22。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转子铁芯1包括:铁芯本体和转子端板3,铁芯本体由多个转子冲片11叠压形成,转子端板3为两个,两个转子端板3分别固定在铁芯本体的两个端面。且转子铁芯1可以包括本体部和极靴部2,如图2所示,极靴部2可以包括:减薄段21和加厚段22,减薄段21为两个,两个减薄段21分别连接在加厚段22的两侧,并且减薄段21的平均厚度小于加厚段22的平均厚度,进一步地,减薄段21上可以设置有减薄段阻尼孔211,加厚段22上可以设置有加厚段阻尼孔221,减薄段阻尼孔21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加厚段阻尼孔221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得减薄段阻尼孔211内设置的减薄段阻尼条21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加厚段阻尼孔221内设置的加厚段阻尼条222的横截面面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减薄段21和加厚段22的厚度是渐变的,因此这里用平均厚度来代替厚度进行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通过在转子极靴部2的减薄段21和加厚段22分别设置减薄段阻尼孔211和加厚段阻尼孔221,并在减薄段阻尼孔211和加厚段阻尼孔221上配合设置减薄段阻尼条212和加厚段阻尼条222,从而可在保证阻尼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转子铁芯1极靴强度,利于高转速转子铁芯1的轻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本体部和极靴部,所述极靴部包括:减薄段和加厚段,所述减薄段的平均厚度小于所述加厚段的平均厚度,所述减薄段上设置有减薄段阻尼孔,所述加厚段上设置有加厚段阻尼孔,所述减薄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得所述减薄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减薄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加厚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本体部和极靴部,所述极靴部包括:减薄段和加厚段,所述减薄段的平均厚度小于所述加厚段的平均厚度,所述减薄段上设置有减薄段阻尼孔,所述加厚段上设置有加厚段阻尼孔,所述减薄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得所述减薄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减薄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内设置的加厚段阻尼条的横截面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和所述减薄段阻尼孔靠近所述极靴部的外圆弧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段阻尼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加厚段阻尼孔的中心位于与所述外圆弧面同心的第一同心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段阻尼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减薄段阻尼孔的中心位于与所述外圆弧面同心的第二同心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弧面对应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同心圆对应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同心圆对应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为所述本体部的中心轴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心圆的直径Φ1小于所述第二同心圆的直径Φ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段阻尼孔与所述外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减薄段豁口,所述减薄段豁口贯穿所述外圆弧面;所述加厚段阻尼孔与所述外圆弧面之间设置有加厚段豁口,所述加厚段豁口贯穿所述外圆弧面;其中多个所述减薄段豁口和多个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学庞权詹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