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以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73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以及电机,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接线片、接触片、弹性垫圈和绝缘套;正极板和负极板相对设置;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正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负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接线片与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接触片与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弹性垫圈垫设在接线片和接触片之间;绝缘套位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由此,通过如此设置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可以减小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体积、重量,也可以提升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抗振性能。

Rotary Rectifier Diode Components of Motor Rotor and M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assembly of a motor rotor and a motor. Th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assembly of the motor rotor includes: a positive plate, a negative plate, a positiv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a negativ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a wiring piece, a contact piece, an elastic washer and an insulating sleeve; a positive plate and a negative plate are positively arranged; a positiv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and an inner plate of the positive plate are positively arranged. Surface close; Negativ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close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negative plate; Connector piece close to negativ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Contact piece close to positiv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Elastic gasket cushion between connection piece and contact piece; Insulation sleeve between positive plate and negative plate. Thus, the volume and weight of th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module can be reduced and the anti-vib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module can be improved by setting the rotating rectifier diode module in this 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以及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以及具有该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电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传统旋转整流二极管本身封装大,一端通过螺柱、螺母与极板紧固,封装上有外六角形以便在紧固螺母的过程中固定旋转整流二极管,另一端接线孔通过螺钉、螺母与导线连接,导线悬空,占用空间大,与导线连接的方式不利于振动环境,绝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该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可以减小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体积、重量,也可以提升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抗振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接线片、接触片、弹性垫圈和绝缘套,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相对设置;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所述正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所述负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所述接线片与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所述弹性垫圈垫设在所述接线片和接触片之间;所述绝缘套位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接线片、所述接触片和所述弹性垫圈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通过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接线片、接触片、弹性垫圈和绝缘套配合,可以减小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体积、重量,也可以提升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抗振性能。可选地,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绝缘套的第一部分位于在所述正极板的凹槽内,且第二部分位于所述负极板的凹槽上。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弧形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直线段。具体地,所述正极板内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具体地,所述接线片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具体地,所述接线片的左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接触片为圆片,所述接触片和所述弹性垫圈配合在所述盲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的厚度、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的厚度、所述盲孔的底面与第二凸起的表面之间的厚度、所述弹性垫圈的厚度、所述接触片的厚度之和为h1,所述绝缘套的厚度为h2,其中,h1>h2。可选地,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和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的厚度相同且均为d1,所述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为d2,其中,1mm≤d1≤2mm,8mm≤d2≤12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包括上述的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绝缘套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正极板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负极板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接线片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的接线片的剖视图。附图标记: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正极板1;第一凸起11;负极板2;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接线片5;贴靠部51;连接部52;台阶部53;第二凸起54;通孔55;盲孔56;接触片6;弹性垫圈7;绝缘套8;弧形段81;直线段82;凹槽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板1、负极板2、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接线片5、接触片6、弹性垫圈7和绝缘套8,正极板1和负极板2相对设置,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与正极板1的内表面相贴靠,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与负极板2的内表面相贴靠,而且,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和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都封装为薄圆片,这样可以减小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和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的体积和重量,也可以起到封装精简的作用。并且,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和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的负极表面有标识,负极表面朝向左侧安装,这样设置能够使正极和负极通路,可以实现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通路,从而可以保证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正常工作。其中,接线片5与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相贴靠,接触片6与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相贴靠,这样能够使接线片5与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和接触片6与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减小接线片5与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和接触片6与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的体积。而且,正极板1与正向直流电形成电气连接,负极板2与负向直流电形成电气连接,可以选用螺钉、垫圈的连接方式通过接线片5上的通孔55与一相交流电插座形成电气连接,这样可以形成一相整流通路。另外,弹性垫圈7垫设在接线片5和接触片6之间,而且,接线片5和接触片6对弹性垫圈7具有挤压作用,能够将弹性垫圈7保持趋近于压平状态,可以进一步缩小接线片5和接触片6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更好地减小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的体积,并且,也可以使弹性垫圈7、接线片5和接触片6的结构更加紧凑。其中,绝缘套8位于正极板1和负极板2之间,而且绝缘套8位于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接线片5、接触片6和弹性垫圈7外侧,具体地,绝缘套8的内侧从左至右安装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3、接触片6、弹性垫圈7、接线片5和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4,这样设置能够使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的装配更加紧凑、牢固,可以使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的占用空间变小,也可以使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的结构变强,从而可以提升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10的抗振性能,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板;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相对设置;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所述正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所述负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接线片,所述接线片与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垫设在所述接线片和所述接触片之间;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位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接线片、所述接触片和所述弹性垫圈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板;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相对设置;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所述正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与所述负极板的内表面相贴靠;接线片,所述接线片与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相贴靠;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垫设在所述接线片和所述接触片之间;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位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正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负极旋转整流二极管、所述接线片、所述接触片和所述弹性垫圈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绝缘套的第一部分位于在所述正极板的凹槽内,且第二部分位于所述负极板的凹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弧形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直线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的旋转整流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内表面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学庞权詹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