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131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属于物料给料设备领域,为解决现有给料装置给料能力差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出料通道、外筒体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轴、拨料叶片和多个间隔板。在相邻的两个间隔板之间设有沿转轴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拨料叶片,拨料叶片靠近转轴一侧均与转轴固定连接,而拨料叶片靠近间隔板的两侧均与相邻的间隔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提高了输料流量的整体可控性和稳定性,解决了旋转叶片式强制给料装置的物料卡堵现象。

A Wide Controllable Feeding Device and Its Fee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de body controllable feeding device and its feeding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aterial feeding equipment and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oor feeding capacity of existing feeding devices. The wide body controllable feed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feeding channel, a discharging channel, an outer cylinder body and a rotor assembly. The rotor assembly consists of a rotating shaft, a feeding blade and a plurality of spacers. A plurality of diverting blades arranged uniformly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spacers. The diverting blades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on one side near the rotating shaft, while the two sides of the diverting blades near the spacer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adjacent spacers. The wide body controllable feeding device and its fee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mprove the overall controll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feeding flow and solve the material jamming phenomenon of the rotary blade forced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给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物料给料装置主要包括旋转叶片式给料装置、输送带式给料装置和滚筒式给料装置。传统旋转叶片式给料装置多为卧式,主要用于点式给料,下料集中于下料口,不适合要求物料均匀分布于一定宽度的宽体给料需求。传统旋转叶片式给料装置也不适合输送颗粒粒径较大的物料,否则颗粒物易卡涩在叶片与外壳体之间,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传统宽体物料给料装置主要采用输送带式和滚筒式等结构。输送带式结构输送距离较远,但存在结构复杂,输送带容易跑偏等问题。滚筒式结构较为简单,但单滚筒输送距离较短,物料失控自流现象严重;多滚筒组合输送时,滚筒间间隙大则物料从滚筒间间隙泄漏严重,滚筒间间隙小则容易产生物料卡死滚筒。前述两种宽体给料装置还有些共同的不足:首先,该两种宽体物料给料装置均为依靠物料与输送带或滚筒间的摩擦力来输送物料。由于给料装置的进料口对物料的压力分布和颗粒度分布受给料方式和上部料仓结构的影响较大,沿宽度方向压力分布和颗粒度分布往往不均匀,造成给料装置宽度方向给料往往不均匀,对于黏滞度较大的粘性物料或内摩擦力较大的疏松物料,宽度方向给料的不均匀性问题更为突出。该两种给料装置主要依靠上部挡料板调节给料厚度的均匀性。由于物料层上下之间以及物料与输送带或滚筒间的摩擦力不可控,因而同样厚度的料层,在宽度方向的物料输送速度却差异很大,造成后续工艺稳定性的不可控,生产质量变差。另外,当挡料板调节物料厚度较薄时,很容易出现卡堵现象;当挡料板调节物料厚度较厚时,又容易在下料点处出现物料自流现象,下料点下料速度均匀性完全失控。其次,由于该两种宽体物料给料装置较长的支撑轴同时承受上部物料的压力,承重能力有限,特别是进料口位置一般料层较高,支撑轴承受的压力更大。另外,用于链条炉等层燃炉的分层给煤装置和用于高温物料干燥的给料装置,除受压力外,还受使用温度的影响,因而支撑轴很容易变形,造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再次,前述两种宽体物料给料装置的进料口位置容易堵料,造成物料无法正常输送。由于进料口位置物料所受压力较大,而进料口尺寸小,该位置很容易出现物料的粘壁、架拱和搭桥,而所述两种宽体给料装置对物料主要通过摩擦力传动,对物料的直接作用力较小,也没有对物料的拨料无法稳定输送或者甚至断料,当进料口发生堵料时,往往造成物料无法稳定输送,甚至产生物料输送过程的完全断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良好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良好的宽体可控给料方法。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出料通道、外筒体和转子组件,所述进料通道和所述出料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前侧上部和后侧下部;所述进料通道与外筒体的靠近其前侧上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出料通道与外筒体的靠近其后侧下部的出料口相连;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外筒体内;所述转子组件旋转时,将进料通道处物料经由外筒体内的下部旋转输送到出料通道。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拨料叶片和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为圆环状,多个间隔板沿所述转轴轴向间隔布置,多个间隔板的内圆孔均与转轴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间隔板之间设有多个所述拨料叶片,在相邻的两个间隔板之间的多个所述拨料叶片沿转轴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拨料叶片靠近转轴一侧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拨料叶片靠近间隔板的两侧均与相邻的间隔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动中心线高于所述外筒体的几何中心线,并且相对所述外筒体的几何中心线更靠近进料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的表面为高低不平的形状,以调整间隔板表面与物料间的摩擦力和携带能力。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的两侧均沿周向和径向间隔设置有长短和粗细不同的拨钉,以调整间隔板运转时对物料的携带能力。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沿所述转轴轴向的间距不相同,间距大的位置输送物料的速度较低,间距小的位置输送物料的速度较高。进一步地,所述拨料叶片为中间低、两侧高的凹状,且凹部在靠近所述外筒体一侧,以使得中间到两侧与外筒体内壁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拨料叶片的凹状边缘为圆弧状或折线状。进一步地,所述拨料叶片的凹状边缘的圆弧或折线,中间部位与转轴的轴向夹角小于两侧部位与转轴的轴向夹角。所述拨料叶片的凹状边缘在两端部位与转轴的轴向夹角可以根据所用煤质调节,物料颗粒较大,或大颗粒较多时,该夹角较大,以减小卡涩的几率进一步地,所述拨料叶片与所述转轴的轴向形成一定夹角,可以起到按需要沿转轴的轴向推料的作用。进一步地,当所述夹角为沿所述转轴的转向前倾时,可以减小物料与外筒体内壁的摩擦力,当所述夹角为沿所述转轴的转向后倾时,可以减少物料被旋转的所述拨料叶片带回所述进料口的量。在所述转轴的外缘设置有长短和粗细不同的拨钉。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进料口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进料盖板,所述进料盖板遮盖在所述间隔板外围,并且沿所述转子组件旋转方向宽度逐渐加宽。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通道在下部通过支料板连接,在所述支料板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沿物料流动方向前后放置的两排齿梳,所述两排齿梳与齿梳轴连接并且绕所述齿梳轴转动。所述两排齿梳的齿高度、齿间距和齿疏密度不同。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通道在上部的连接位置设有挡料板轴,在所述出料通道的进口处设有能够封闭所述出料通道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挡料板轴连接并且围绕所述挡料板轴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板设有沿物料流动方向前后放置的两层,前一层为齿梳状,可调整物料沿宽度的流量,后一层为板状,可调整平均给料量,并起到密封隔绝出料通道与进料通道之间的气流流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的给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物料经进料通道穿过在外筒体进料口处的进料盖板之间的间隙后,进入转子组件与所述外筒体之间的空间;所述转子组件逆时针旋转时,在转子组件上拨料叶片、间隔板以及其上的拨钉的共同作用下,将所述进入的物料经由外筒体内的下部空间旋转输送到所述外筒体的出料口;在所述转子组件连续运转的强制拨料作用下,在所述外筒体的出料口处物料不断被后续物料推挤到支料板上,并经由齿梳、挡料板通过出料通道输出。本专利技术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及其给料方法具有下述优点:1、相比较仅依靠支撑表面摩擦力输送物料的给料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拨料叶片、间隔板和拨钉等共同作用,显著增大了输料的强制性,克服了物料密度、颗粒度和粘性等物性对均匀输料的影响。由于单位时间沿宽度方向强制输送的容量由转子组件和外筒体内的空间限定,输送物料流量与转子组件的转速相对应,均衡稳定,因而提高了输料流量的整体可控性和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料盖板、转子组件、支料板和可调齿梳及挡料板的综合作用,来调节物料沿宽度方向的流量分配,减轻了物料进口特性对出口流量分配的影响,并提高了物料出口沿宽度方向的流量可控性和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使转子组件的转动中心线与外筒体的几何中心线偏心设置,拨料叶片采用凹型,设置进料盖板以及改变拨料叶片倾角等措施,彻底解决了旋转叶片式强制给料装置的物料卡堵现象,对物料颗粒度的适应性大大提高。4、由于拨料叶片的旋转拨料作用,在外筒体进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4)、出料通道(1)、外筒体(2)和转子组件,所述进料通道(4)和所述出料通道(1)分别位于所述外筒体(2)的前侧上方和后侧下方,所述进料通道(4)与外筒体(2)的靠近其前侧上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出料通道(1)与外筒体(2)的靠近其后侧下部的出料口相连,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外筒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3)、拨料叶片(5)和间隔板(6),所述间隔板(6)为圆环状,多个间隔板(6)沿所述转轴(3)轴向间隔布置,多个间隔板(6)的内圆孔均与转轴(3)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间隔板(6)之间设有沿转轴(3)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拨料叶片(5),所述拨料叶片(5)靠近转轴(3)一侧均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拨料叶片(5)靠近间隔板(6)的两侧均与相邻的间隔板(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4)、出料通道(1)、外筒体(2)和转子组件,所述进料通道(4)和所述出料通道(1)分别位于所述外筒体(2)的前侧上方和后侧下方,所述进料通道(4)与外筒体(2)的靠近其前侧上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出料通道(1)与外筒体(2)的靠近其后侧下部的出料口相连,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外筒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3)、拨料叶片(5)和间隔板(6),所述间隔板(6)为圆环状,多个间隔板(6)沿所述转轴(3)轴向间隔布置,多个间隔板(6)的内圆孔均与转轴(3)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间隔板(6)之间设有沿转轴(3)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拨料叶片(5),所述拨料叶片(5)靠近转轴(3)一侧均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拨料叶片(5)靠近间隔板(6)的两侧均与相邻的间隔板(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动中心线高于所述外筒体(2)的几何中心线,并且相对所述外筒体(2)的几何中心线更靠近进料通道(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6)的表面为高低不平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6)的两侧均沿周向和径向间隔设置有长短和粗细不同的拨钉(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6)沿所述转轴(3)轴向的间距不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叶片(5)为中间低、两侧高的凹状,且凹部在靠近所述外筒体(2)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叶片(5)的凹状边缘为圆弧状或折线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体可控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叶片(5)的凹状边缘的圆弧或折线,中间部位与转轴(3)的轴向夹角小于两侧部位与转轴(3)的轴向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江平高士秋刘新华李静海房贤郭玉伟白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