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92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其包括冷却箱体、封闭板、两相对的边侧挡板、中间隔板,中间隔板的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冷却箱体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中间隔板与两边侧挡板之间分别设有分流筋a与分流筋b,冷却箱体在对应分流筋a、分流筋b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分流筋a相对于进水口圆心比例与A区、B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分流筋b相对于过水间隙的距离比例与C区、D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按照A区、B区、C区和D区上对应电路器件排布量的多少,冷却水按照相应的比例分别流入A区、B区、C区和D区,在冷却箱体内灵活分流,实现最佳的冷却效果。

A shuntable liquid-coole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untable liquid cool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oling box body, a sealing plate, two opposite side baffles and a middle baffle. One end of the middle baffle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oling box and the other end forms a water passage gap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oling box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oling box. A shunting rib and a shunting rib B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baffle and the two side baffles, and the cooling box body is shunted correspondingly. The side walls of ribs a and B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inlets and outlets, and the ratio of ribs a to the center of the intake corresponds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yout of circuit devices in area A and B; the distance ratio of ribs B to the overflow gap corresponds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yout of circuit devices in area C and D; and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the corresponding layout of circuit devices in area A, B, C and D, Cooling water flows into area A, B, C and 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and distributes flexibly in the cooling box to achieve the best coo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载电池作为产业化项目,电池组设计空间边界一定,同时电池组布置受国内外电池厂家电芯尺寸的局限。为节约空间,多组电池模组往往紧密排列,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各电池均需要散热,造成热量聚集,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性能要满足整车动力需求,为此多个小型的单体电池彼此被并联或串联在一起已构成电池模组,并且多个电池模组彼此被并联或串联在一起以构成电池组。现有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9059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池组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池模组内单体电池与单体电池之间的散热片和设置于电池模组外表面侧面的冷却板,冷却板紧靠散热片端部的电池模组侧面设置,所述的冷却板外侧紧靠冷却板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下部进口处安装有冷却水进口接头,冷却管道的上部出口处安装有冷却水出口接头,该系统有效调整平衡电池组整体温度均衡性,同时也满足了电池组布置空间高度上的要求。现有的冷却管道通常是均匀分布在电池模组侧面,但是电池模组内部并不是均匀发散,电池模组内对应电路器件较多的部位发热量较大,而对应较少电路器件的部位则发热量较小,发热量大的电路器件则仍存在散热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可根据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灵活调整该液冷结构,从而对电路器件进行有效降温。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包括冷却箱体、封闭在冷却箱体上表面的封闭板、两相对设置在冷却箱体内部的边侧挡板、位于两边侧挡板之间的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的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冷却箱体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所述中间隔板与两边侧挡板之间分别设有分流筋a与分流筋b,所述分流筋a与中间隔板之间形成进水A区,所述分流筋a与边侧挡板之间形成进水B区,所述分流筋b与中间隔板之间形成出水C区,所述分流筋b与边侧挡板之间形成出水D区,所述冷却箱体在对应分流筋a、分流筋b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分流筋a相对于进水口圆心比例与A区、B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所述分流筋b相对于过水间隙的距离比例与C区、D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经由进水口通入冷却箱体内,按照A区、B区上对应电路器件排布量的多少,冷却水按照相应的比例分别流入A区和B区,从而对A区、B区进行有效散热;针对C区、D区上对应电路器件的排布数量,调整分流筋b在过水间隙内的位置,从而将与C区、D区相对应的电路器件进行降温,在冷却箱体内灵活分流,实现最佳的冷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侧挡板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固定在冷却箱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冷却箱体的侧壁之间设有圆弧过渡的第一引流筋,所述第一引流筋向过水间隙方向引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经由进水口流入冷却箱体内,在边侧挡板与引流筋a之间流通,经过第一引流筋对冷却水进行导向,进而流向过水间隙,实现冷却水的导流与转变方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筋a的一端伸向进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二引流筋导向过水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筋a伸向进水口,可将进水按比例快速引流,进而引导进水流向A区、B区,流过分流筋a后的冷却水经过第二引流筋流向过水间隙,导向性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筋b的一端通过第三引流筋延伸至过水间隙、另一端延伸至出水口,所述第三引流筋呈90°圆弧过渡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筋b位于中间隔板与边侧挡板之间,通过第三引流筋延伸向过水间隙,根据C区、D区上电路器件排布量的比例,对过水间隙按照同比例进行分隔,从而对C区、D区进行较好降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筋a延伸至进水口以及所述分流筋b延伸至过水间隙的一端均为引水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水口、过水间隙的尺寸有限,将分流筋a、分流筋b的一端设为引水尖端,引水尖端有助于分离进水水流与过水水流,设置引水尖端后分离效果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在对应较多电路器件的区域设有局部减胶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路器件与封闭板通过胶粘剂相连接,由于胶粘剂是电和热的不良导体,胶粘层的厚度越大,不利于电路器件的散热,在封闭板的上表面设置局部减胶区,使得胶粘层厚度减小,从而有利于电路器件的电性能发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的底部延伸至冷却箱体的侧壁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进水口、出水口的底部与冷却箱体的侧壁底端齐平,可保证进水或者出水水流的平稳流入或者完全流出,实现进出水的平稳与充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板螺纹连接在冷却箱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可拆卸连接在冷却箱体上,螺纹连接的方式,提高了封闭板与冷却箱体的安装便捷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提供了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根据电路器件在A区、B区、C区、D区的比例分布量,灵活调节分流筋a、分流筋b相对于进水口的圆心偏差比例与过水间隙的距离比例,从而将冷却水合理分配在各区,实现有效降温;2.通过第一引流筋、第二引流筋、第三引流筋进行导流,实现对冷却水流动方向的调节,导向性强;且圆弧过渡设置,可减小对冷却水流速的影响;3.在封闭板上表面设置局部减胶区,减少了热传导的壁厚,增加了水冷对流换热的面积,冷却效果更优;4.通过进水口与出水口与冷却箱体侧壁底端齐平,有助于实现平稳的进出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挡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引流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封闭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箱体;2、封闭板;3、边侧挡板;4、中间隔板;5、过水间隙;6、分流筋a;7、分流筋b;8、进水口;9、出水口;10、第一引流筋;11、第二引流筋;12、第三引流筋;13、引水尖端;14、局部减胶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包括冷却箱体1、螺纹连接在冷却箱体1上表面的封闭板2、两相对设置在冷却箱体1内部的边侧挡板3、位于两边侧挡板3之间的中间隔板4,中间隔板4的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体1内壁上、另一端与冷却箱体1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5,边侧挡板3与中间隔板4的侧截面形状为矩形,边侧挡板3与中间隔板4的底端固定在冷却箱体1底壁、顶端紧抵在封闭板2的底面。参照图2,在中间隔板4与两边侧挡板3之间分别设有分流筋a6与分流筋b7,分流筋a6与中间隔板4之间形成进水A区,分流筋a6与边侧挡板3之间形成进水B区,分流筋b7与中间隔板4之间形成出水C区,分流筋b7与边侧挡板3之间形成出水D区,冷却箱体1在对应分流筋a6、分流筋b7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8与出水口9,分流筋a6相对于进水口8圆心比例与A区、B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分流筋b7相对于过水间隙5的距离比例与C区、D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按照A区、B区、C区和D区上对应电路器件排布量的多少,冷却水按照相应的比例分别流入A区、B区、C区和D区,在冷却箱体1内灵活分流,实现最佳的冷却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体(1)、封闭在冷却箱体(1)上表面的封闭板(2)、两相对设置在冷却箱体(1)内部的边侧挡板(3)、位于两边侧挡板(3)之间的中间隔板(4),所述中间隔板(4)的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体(1)内壁上、另一端与冷却箱体(1)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5),所述中间隔板(4)与两边侧挡板(3)之间分别设有分流筋a(6)与分流筋b(7),所述分流筋a(6)与中间隔板(4)之间形成进水A区,所述分流筋a(6)与边侧挡板(3)之间形成进水B区,所述分流筋b(7)与中间隔板(4)之间形成出水C区,所述分流筋b(7)与边侧挡板(3)之间形成出水D区,所述冷却箱体(1)在对应分流筋a(6)、分流筋b(7)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8)与出水口(9),所述分流筋a(6)相对于进水口(8)圆心比例与A区、B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所述分流筋b(7)相对于过水间隙(5)的距离比例与C区、D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体(1)、封闭在冷却箱体(1)上表面的封闭板(2)、两相对设置在冷却箱体(1)内部的边侧挡板(3)、位于两边侧挡板(3)之间的中间隔板(4),所述中间隔板(4)的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体(1)内壁上、另一端与冷却箱体(1)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5),所述中间隔板(4)与两边侧挡板(3)之间分别设有分流筋a(6)与分流筋b(7),所述分流筋a(6)与中间隔板(4)之间形成进水A区,所述分流筋a(6)与边侧挡板(3)之间形成进水B区,所述分流筋b(7)与中间隔板(4)之间形成出水C区,所述分流筋b(7)与边侧挡板(3)之间形成出水D区,所述冷却箱体(1)在对应分流筋a(6)、分流筋b(7)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8)与出水口(9),所述分流筋a(6)相对于进水口(8)圆心比例与A区、B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所述分流筋b(7)相对于过水间隙(5)的距离比例与C区、D区上电路器件的排布量的比例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分流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挡板(3)靠近进水口(8)的一端固定在冷却箱体(1)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斌杰瞿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户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