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963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包括:1)测试拌合后的混凝土的体积V0;2)将拌合后的混凝土过第一筛网,烘干,测试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1和密度ρ1;3)对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物料过第二筛网,烘干,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2和密度ρ2;4)将石子样品先过第一筛网再过第二筛网,测试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的质量分数x21和密度ρ21以及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石子的质量分数x22;5)将砂子样品过第二筛网,测试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占混凝土砂子总量的质量分数x3和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的密度ρ3;6)计算浆体体积。该方法可获得新拌混凝土的实际浆体体积,准确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及其他外加剂按照适量的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分粗骨料和细骨料。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俗称石子。粒径4.75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俗称砂。粗、细骨料的总体积一般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传统的质量法和体积法计算单方混凝土各组成,此类方法往往是在标准实验室下,原材料经筛选达到初步使用要求后,再行设计并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进行使用,往往忽略了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即当期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往往只适合该类原材料的要求。由于配合比设计的繁琐,特别是对现场站不具备试验条件的搅拌站,委托一次配合比设计费用高,很难去反复验证配合比的适用性,故出现了一种配比使用到项目结束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比,不能很好的体现混凝土的实用性。混凝土配合比主要计算方法有质量法和体积法两种,混凝土的配合比就是各种材料的比值(郭跃锋.浆体比在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4):8-9.)。(1)质量法:混凝土选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主要参考通过对水和砂率的值进行确定。其中水的用量要按照工程要求,及粗骨料粒径进行确定;确定了水的用量后可以根据水胶比的公式计算水泥用量,砂率是根据水胶比的值进行查表而得出的。最后根据水胶比和砂率可以算出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2)体积法:与质量法的不同就是最后使用水泥密度、水密度、骨料密度以及含气量的百分数进行计算,其中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密度要使用《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规定进行测定,将各种材料转换成体积后计算而得,同时可以算出相应的浆体比,通过对浆体比可以适当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质量法和体积法都可以用于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但是质量法的误差比体积法略大,实际工作中,处理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计算,还要实施小范围的试配试验。经过试验结果再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各成分进行微调后方可使用。其中,通过对浆体比的研究能够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对水、水泥、掺合料的把握更加精确,有利于各种材料用量的优化计算。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浆体体积做了限制要求。生产实践中惯常使用的假定容重法已经不再适用,而用等浆体体积法来初步设计施工配合比更加合适,该类方法通过反复验证,已经初步应用在各类大型建筑工程中,现场反应良好,实用性好。对于同等材料的混凝土使用该方法可进行配合比初步设计,计算和操作方便,实用性好,而假定的混凝土浆体体积是否准确是影响试验结果的关键,混凝土的浆体体积受外加剂的减水率影响和外加剂与胶材的适应性,而厂家推荐的外加剂减水率仅仅只是针对国标GB8076-2008方法测定的减水率,不能如实反映外加剂在配比中的真实情况。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更为有效的测定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以适应施工实践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能如实得出相应等级下的混凝土浆体体积,为设计配合比提供依据和检验拌合站生产的真实水平及分析原材料的波动提供参考。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试拌合后的混凝土的体积V0;(2)将步骤(1)所述拌合后的混凝土过第一筛网,对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进行烘干,测试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1,并测试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1,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在4.75mm以上;(3)对步骤(2)中从所述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物料过第二筛网,对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进行烘干,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2,并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2,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比第一筛网小;(4)将石子样品过步骤(2)所述第一筛网,测试石子样品中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占所述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1,并测试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的密度ρ21,再对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过步骤(3)所述第二筛网,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石子占所述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2,所述石子样品与步骤(1)所述混凝土中的石子相同;(5)将砂子样品过步骤(3)所述第二筛网,测试砂子样品中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占所述砂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3,并测试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的密度ρ3,所述砂子样品与步骤(1)所述混凝土中的砂子相同;(6)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V浆体:V1=m1/ρ1式1;V21=[m1×x21/(1-x21)]/ρ21式2;V22=(m2-V21×ρ21×x22/x21)/ρ2式3;V3=V22×ρ2×x3/[(1-x3)×ρ3]式4;V浆体=V0-V1-V21-V22-V3式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中,第一筛网的孔径在4.75mm以上,例如4.75mm、5mm、6.7mm等。混凝土总体积=浆体体积+粗骨料体积+细骨料体积,浆体体积=胶凝材料体积+水体积+空气体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中,第一筛网可以将绝大多数的石子(即混凝土粗骨料)留在筛网上,砂子(即混凝土细骨料)和少量石子从第一筛网漏过;第二筛网将第一筛网漏过的石子和大部分砂子留在筛网上,少量砂子和石子从第二筛网中漏过。混凝土中的浆体会从第一和第二筛网中漏出。第二筛网既要将大部分砂子留在筛网上,还需要保证使最终得到的浆体体积测试结果误差较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中,步骤(4)和步骤(5)分别用与混凝土中使用的石子(粗骨料)和砂子(细骨料)相同的样品进行过筛测试,以获取混凝土中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占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1、从第一筛网中漏过但是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石子占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2(本专利技术中x22即过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后,位于第一筛网到第二筛网之间石子占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以及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占砂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3,通过将x21、x22和x3用于混凝土过筛后第二筛网上石子和砂子各占多少的计算,可以解决使用混凝土直接过筛无法准确知道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中石子和砂子各占多少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中,式1得到的V1为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石子的体积,式2得到的V21为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的体积(包括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石子和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石子),式3中V22为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砂子的体积,式4中V3为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的体积。因为胶凝材料溶于水后前期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体积会发生相应变化,拌合前通过体积法换算的浆体体积并不等于拌合后浆体体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拌和后的混凝土进行分离,通过测拌和后混凝土体积减去分离后实际骨料质量换算后得到的体积,测得该拌和后混凝土实际的浆体体积。该换算后得到的浆体体积为新拌混凝土实际浆体体积。通过测定新拌混凝土中的浆体体积,能如实得出相应等级下的混凝土浆体体积比,为设计配合比提供依据和检验拌合站生产的真实水平及分析原材料的波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试拌合后的混凝土的体积V0;(2)将步骤(1)所述拌合后的混凝土过第一筛网,对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进行烘干,测试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1,并测试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1,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在4.75mm以上;(3)对步骤(2)中从所述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物料过第二筛网,对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进行烘干,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2,并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2,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比第一筛网小;(4)将石子样品过步骤(2)所述第一筛网,测试石子样品中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占所述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1,并测试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的密度ρ21,再对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过步骤(3)所述第二筛网,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石子占所述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2,所述石子样品与步骤(1)所述混凝土中的石子相同;(5)将砂子样品过步骤(3)所述第二筛网,测试砂子样品中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占所述砂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3,并测试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的密度ρ3,所述砂子样品与步骤(1)所述混凝土中的砂子相同;(6)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V浆体:V1=m1/ρ1  式1;V21=[m1×x21/(1‑x21)]/ρ21  式2;V22=(m2‑V21×ρ21×x22/x21)/ρ2  式3;V3=V22×ρ2×x3/[(1‑x3)×ρ3]  式4;V浆体=V0‑V1‑V21‑V22‑V3  式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试拌合后的混凝土的体积V0;(2)将步骤(1)所述拌合后的混凝土过第一筛网,对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进行烘干,测试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1,并测试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1,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在4.75mm以上;(3)对步骤(2)中从所述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物料过第二筛网,对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进行烘干,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质量m2,并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2,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比第一筛网小;(4)将石子样品过步骤(2)所述第一筛网,测试石子样品中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占所述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1,并测试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的密度ρ21,再对从第一筛网中漏过的石子过步骤(3)所述第二筛网,测试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石子占所述石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22,所述石子样品与步骤(1)所述混凝土中的石子相同;(5)将砂子样品过步骤(3)所述第二筛网,测试砂子样品中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占所述砂子样品总质量的质量分数x3,并测试从第二筛网中漏过的砂子的密度ρ3,所述砂子样品与步骤(1)所述混凝土中的砂子相同;(6)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拌和后的混凝土浆体体积V浆体:V1=m1/ρ1式1;V21=[m1×x21/(1-x21)]/ρ21式2;V22=(m2-V21×ρ21×x22/x21)/ρ2式3;V3=V22×ρ2×x3/[(1-x3)×ρ3]式4;V浆体=V0-V1-V21-V22-V3式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拌和后的混凝土为新拌和的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5mm;优选地,步骤(2)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00-110℃;优选地,步骤(2)所述烘干的时间为0.4-0.6h,优选为0.5h;优选地,步骤(2)所述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1为表观密度;优选地,步骤(2)所述留在第一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1的测试方法为排水法。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0.125-0.18mm,优选为0.15m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00-110℃;优选地,步骤(3)所述烘干的时间为0.4-0.6h;优选地,步骤(3)所述留在第二筛网上的物料的密度ρ2为表观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皓张德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基业长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