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005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所述砌筑砂浆组合包由分装的A包和B包组成;其中,所述A包中包括:水泥50~70份、建筑垃圾再生微粉30~50份、纤维素醚0.05~0.2份、引气剂0.01~0.03份、碳纳米管0.04~0.12份、减水剂1~1.6份、木质素纤维0.2~0.4份;所述B包中包括:砂0~30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70~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砌筑砂浆组合包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与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粘结性强、适用性强,又具有施工性能好、耐久性强、成本低等特点,有效解决了现有砂浆与新型墙体适应性差而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有利于加气砖等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对于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为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我国大力推进墙体材料改革和建筑节能。近年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率逐年增多。由于加气砖与黏土砖性能的差异,采用传统的现场搅拌砂浆和湿法砌筑工艺砌筑加气砖砌体时,砌体往往出现开裂和空鼓等诸多质量问题。CN106007562A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的干混砂浆,通过将建筑垃圾在拆迁地进行必要的锤击、振捣等处理后,利用颚式破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两级粉碎,分离得到0.15~5mm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代替天然砂,然后按照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R100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400~500份,二级粉煤灰20~30份,激发剂0.7~1.0份,界面增强剂1.0~1.2份,保水剂0.1~0.3份,减水剂1.0~1.8份,增强纤维0.3~0.5份制成干混砂浆。最终产品各项指标测试符合GB/T25181-2010《预拌砂浆》中的要求。但是这项技术中对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仅限于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代替天然砂,应用范围受限,且仍然存在预拌砂浆发生板结现象、含水率不稳定的问题,也不能满足加气混凝土墙体的要求。CN101830673A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的砌筑砂浆,主要原料为:水泥15~25%,建筑垃圾微粉25~35%,砂40~50%,矿物外加剂5~10%,激发剂3~7%,均为质量百分比。建筑垃圾微粉中含有未水化的水泥和水化产物,依靠激发剂硫酸钙、水合硅酸钠的作用与水发生水化和二次水化,从而提高体系的强度。由于是一体式混合预拌,也无法规避预拌砂浆发生板结现象、含水率不稳定的问题,难以满足加气混凝土墙体的要求。CN107032686A公开了一种干混砌筑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建筑垃圾粉料的添加量只有10~20%,不能大量利用建筑不同粒度的粉碎料,对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有限,也是一体式混合预拌,同样无法规避预拌砂浆发生板结现象、含水率不稳定的问题,难以满足加气混凝土墙体的要求。因此开发、研制出工作性(保水性、流动性、黏稠性、吸附性)好、工艺简单、价格合理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将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推广中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工作性(保水性、流动性、黏稠性、吸附性)佳、工艺简单及成本低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由分装的A包和B包组成;其中,所述A包中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50~70份、建筑垃圾再生微粉30~50份、纤维素醚0.05~0.2份、引气剂0.01~0.03份、碳纳米管0.04~0.12份、减水剂1~1.6份、木质素纤维0.2~0.4份;所述B包中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砂0~30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70~100份。其中,所述水泥的质量份数可以是50份、52份、55份、58份、60份、62份、65份、68份或70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所述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质量份数可以是30份、32份、35份、38份、40份、42份、45份、48份或50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所述纤维素醚的质量份数可以是0.05份、0.08份、0.1份、0.12份、0.15份、0.18份或0.2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所述引气剂的质量份数可以是0.01份、0.015份、0.02份、0.025份或0.03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份数可以是0.04份、0.05份、0.06份、0.07份、0.08份、0.09份、0.1份、0.11份或0.12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所述减水剂的质量份数可以是1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或1.6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所述木质素纤维的质量份数可以是0.2份、0.22份、0.25份、0.28份、0.3份、0.32份、0.35份、0.38份或0.4份等;所述砂的质量份数可以是0份、1份、2份、5份、10份、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28份或30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的质量份数可以是70份、75份、80份、85份、90份、95份或100份等,还可以是所述范围内的其他任何数值,不再穷举。本专利技术中A包和B包分装,指的是A包中所含的组分与B包中所含的组分在运输前不进行混合,本专利技术对分装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分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体混合形式,适用于小工程,砂浆用量较少的工况,使用简单,质量稳定,保质期长。砂浆的必要组分包括集料和胶结材料,现有技术的预拌砌筑砂浆是将两者拌匀后运输、使用。而本专利技术砌筑砂浆组合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将集料和胶结材料进行分装,A包主要包括水泥和建筑垃圾再生微粉构成的胶结材料,以及其他添加剂。B包主要包括砂和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构成的集料。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二是高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分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体混合形式,不仅规避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组分含水率引起的板结、凝固现象,更意料不到地提高了砌筑砂浆与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的粘结性和适用性,又具有施工性能好、耐久性强、成本低等特点,有效解决了砂浆与新型墙体适应性差而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有利于加气砖等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高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不仅用作代替部分或全部传统集料,还用于代替部分胶结材料,对于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砌筑砂浆组合包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优选地,所述水泥为砌筑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优选地,所述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目数≥425目,即所述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全部能漏过425目的筛网网孔。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醚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醚的粘度为20000~30000mPa·s,例如20000mPa·s、22000mPa·s、25000mPa·s、28000mPa·s或30000mPa·s等。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5~25μm,例如15μm、18μm、20μm、22μm或25μm等,直径为15~25nm,例如15nm、18nm、20nm、22nm或25nm等。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的纯度>99wt%,例如99.1wt%、99.5wt%、99.9wt%、99.95wt%或99.99wt%等。优选地,所述木质素纤维的长度≤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其特征在于,由分装的A包和B包组成;其中,所述A包中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50~70份、建筑垃圾再生微粉30~50份、纤维素醚0.05~0.2份、引气剂0.01~0.03份、碳纳米管0.04~0.12份、减水剂1~1.6份、木质素纤维0.2~0.4份;所述B包中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砂0~30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70~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其特征在于,由分装的A包和B包组成;其中,所述A包中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50~70份、建筑垃圾再生微粉30~50份、纤维素醚0.05~0.2份、引气剂0.01~0.03份、碳纳米管0.04~0.12份、减水剂1~1.6份、木质素纤维0.2~0.4份;所述B包中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砂0~30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70~10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砌筑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优选地,所述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目数≥425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醚的粘度为20000~30000mPa·s。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5~25μm,直径为15~25nm;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的纯度>99wt%。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纤维的长度≤300μm。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优选地,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2~2.7。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用砌筑砂浆组合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纤维素醚、引气剂、碳纳米管、减水剂和木质素纤维与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柯柯陶东光胡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基业长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