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99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涉及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厢和三轮车承载架,三轮车承载架包括若干矩形横杆和若干矩形纵杆;车厢下表面通过两第一铰座与三轮车承载架一侧面铰接,三轮车承载架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一油缸安装块;两第一油缸安装块一表面均开有一长腰孔;两长腰孔转动配合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上端通过第二铰座与车厢下表面铰接;三轮车承载架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二油缸安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车厢、三轮车承载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伸缩件、车厢门和小油泵液压顶升载货车厢实现自卸功能,解决了现有电动三轮车不能自卸的问题。

A Tricycle Car with Dump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icycle carriage with self-unloading func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tricycle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arriage and a tricycle bear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rectangular cross bars and several rectangular longitudinal bars;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rriage is articula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tricycle bearing frame through two first hinges, and a first cylinder mounting block is fixed on the opposite surface of the tricycle bearing frame; a long waist hole is opened on the surface of both first cylinder mounting blocks; and two long waist holes are rotated and matched. The first oil cylinder;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oil cylinde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rriage through the second hinge seat; a second oil cylinder mounting block is fixed on the relative surface of the load carriage of the tr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self-unloading function through the designed carriage, the loading frame of the tricycle, the first cylinder,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expansion parts, the carriage door and the hydraulic lifting truck of the small oil pump,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electric tricycle can not self-un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
本技术属于电动三轮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
技术介绍
近些年以来,电动三轮车载人或载货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电动三轮车在载松散的货时卸货需要人工铲或人力将车厢掀起进行卸货,现有的电动三轮车没有自卸功能,且电动三轮车底盘较低不利于安装液压缸,造成电动车卸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通过设计的车厢、三轮车承载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伸缩件、车厢门和小油泵液压顶升载货车厢实现自卸功能,解决了现有电动三轮车不能自卸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包括车厢和三轮车承载架,所述三轮车承载架包括若干矩形横杆和若干矩形纵杆相互垂直交错;所述车厢下表面通过两第一铰座与三轮车承载架一侧面铰接,所述三轮车承载架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一油缸安装块;两所述第一油缸安装块一表面均开有一长腰孔;两所述长腰孔转动配合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上的两支撑圆柱座与两所述长腰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油缸上端通过第二铰座与车厢下表面铰接,第二铰座位于第一铰座左侧;所述三轮车承载架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二油缸安装块;两所述第二油缸安装块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圆孔;两所述第一圆孔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上端通过第三铰座与车厢下表面铰接,第三铰座在第一铰座右侧,位于车厢尾巴处;所述车厢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板;两所述矩形支撑板上表面均通过第四铰座铰接有伸缩件;所述车厢一相对内壁间转动配合有车厢门;所述车厢门一表面固定有两第二矩形支撑板;所述伸缩件另一端通过第五铰座与第二矩形支撑板一表面铰接。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或第三油缸。进一步地,所述三轮车承载架下表面固定有倒U形支撑框;所述倒U形支撑框一表面固定有小油泵;所述小油泵的型号为DBD型24v电动液压泵,小油泵与三轮电动车电瓶电性连接,小油泵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连接,小油泵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连接,小油泵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两油缸的伸出和收回。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第一油缸实现车厢的自卸,第二油缸进行辅助车厢的自卸,提高顶升力,增加车厢可自卸的承载量。2、本技术通过第一油缸与第一油缸安装块上长腰孔滑动配合,在第一油缸完全顶出后在第二油缸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弥补三轮车承载架下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增加车厢的倾斜角方便货物快速的。3、本技术通过伸缩件对车厢门进行开合,方便完全进行自卸不需要人工打开车厢门,降低劳动量。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车厢和三轮车承载架自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三轮车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车厢,2-三轮车承载架,3-第一油缸,4-第二油缸,5-伸缩件,6-车厢门,7-小油泵,101-第二铰座,102-第一铰座,103-第三铰座,104-矩形支撑板,201-第一油缸安装块,202-长腰孔,203-第二油缸安装块,204-第一圆孔,205-倒U形支撑框,601-第二矩形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包括车厢1和三轮车承载架2,三轮车承载架2包括四个矩形横杆和四个矩形纵杆相互垂直交错;车厢1下表面通过两第一铰座102与三轮车承载架2一侧面铰接,三轮车承载架2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一油缸安装块201;两第一油缸安装块201一表面均开有一长腰孔202;两长腰孔202转动配合有第一油缸3,第一油缸3上的两支撑圆柱座与两长腰孔202滑动配合;第一油缸3上端通过第二铰座101与车厢1下表面铰接,第二铰座101位于第一铰座102左侧;三轮车承载架2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二油缸安装块203;两第二油缸安装块203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圆孔204;两第一圆孔204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4;第二油缸4上端通过第三铰座103与车厢1下表面铰接,第三铰座103在第一铰座102右侧,位于车厢1尾巴处;车厢1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板104;两矩形支撑板104上表面均通过第四铰座铰接有伸缩件5;一相对内壁间转动配合有车厢门6;车厢门6一表面固定有两第二矩形支撑板601;伸缩件5另一端通过第五铰座与第二矩形支撑板601一表面铰接,伸缩件5用于将车厢门6打开或关闭,方便车厢1内的货物向下滑落;在需要将车厢1内的货物倒下时,启动小油泵7,向第三油泵、第一油缸3和第二油缸4同时供油使车厢门6打开和车厢1倾斜,第一油缸3其主推作用,第一油缸3伸出完全后会顺着长腰孔202向上滑,使车厢1足够大,弥补三轮车承载架2下方空间小第一油缸3较短的问题,同时第二油缸4的作用增加顶升重量范围。其中,伸缩件5为第三油缸,第三油缸与小油泵7通过油管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三轮车承载架2下表面固定有倒U形支撑框205;倒U形支撑框205一表面固定有小油泵7;小油泵7的型号为DBD型24v电动液压泵,小油泵7与三轮电动车电瓶电性连接,小油泵7通过油管与第一油缸3连接,小油泵7通过油管与第二油缸4连接,小油泵7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两油缸的伸出和收回。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包括车厢(1)和三轮车承载架(2),所述三轮车承载架(2)包括若干矩形横杆和若干矩形纵杆;所述车厢(1)下表面通过两第一铰座(102)与三轮车承载架(2)一侧面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承载架(2)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一油缸安装块(201);两所述第一油缸安装块(201)一表面均开有一长腰孔(202);两所述长腰孔(202)转动配合有第一油缸(3);所述第一油缸(3)上端通过第二铰座(101)与车厢(1)下表面铰接;所述三轮车承载架(2)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二油缸安装块(203);两所述第二油缸安装块(203)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圆孔(204);两所述第一圆孔(204)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4);所述第二油缸(4)上端通过第三铰座(103)与车厢(1)下表面铰接;所述车厢(1)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板(104);两所述矩形支撑板(104)上表面均通过第四铰座铰接有伸缩件(5);所述车厢(1)一相对内壁间转动配合有车厢门(6);所述车厢门(6)一表面固定有两第二矩形支撑板(601);所述伸缩件(5)另一端通过第五铰座与第二矩形支撑板(601)一表面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三轮车车厢,包括车厢(1)和三轮车承载架(2),所述三轮车承载架(2)包括若干矩形横杆和若干矩形纵杆;所述车厢(1)下表面通过两第一铰座(102)与三轮车承载架(2)一侧面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承载架(2)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一油缸安装块(201);两所述第一油缸安装块(201)一表面均开有一长腰孔(202);两所述长腰孔(202)转动配合有第一油缸(3);所述第一油缸(3)上端通过第二铰座(101)与车厢(1)下表面铰接;所述三轮车承载架(2)一相对表面均固定有一第二油缸安装块(203);两所述第二油缸安装块(203)一表面均开有第一圆孔(204);两所述第一圆孔(204)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常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百事利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