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910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及其应用,所述偶联物包括抗CD19抗体重链,以及偶联有MUC1抗原肽的抗CD19抗体轻链即抗CD19抗体轻链‑MUC1;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所述偶联物与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联合给药,可以获得同时靶向MUC1和CD19的治疗效果,对MUC1和CD19双抗原同时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Coupling of Anti-CD19 Antibody and MUC1 Antigen Peptid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jugate of anti-CD19 antibody and MUC1 antigen peptid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conjugate includes anti-CD19 antibody heavy chain and anti-CD19 antibody light chain coupled with MUC1 antigen peptide, i.e. anti-CD19 antibody light chain MUC1;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anti-CD19 antibody heavy chain is SEQ ID NO:1;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anti-CD19 antibody light chain MUC1 is SEQ ID NO:2. The sequence shown. The conjugate can be combined with T lymphocyte targeting MUC1 to obta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imultaneously targeting MUC1 and CD19, and has a strong killing effect on tumor cells expressing both MUC1 and CD19 antig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修饰细胞及肿瘤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CAR-T疗法,全称为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其主要原理是,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免疫T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为T细胞引入一个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并同时激活T细胞的嵌合抗体,也就是制备CAR-T细胞,再将扩增好的CAR-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通过免疫疗法对抗癌细胞。CAR-T的结构按照所处位置分为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三部分。胞外区又可以分为胞外铰链区(促进抗原受体与肿瘤抗原的结合)和肿瘤相关抗原结合区(scFv,用于识别并结合肿瘤特异性抗原),选择不同的肿瘤标志物作为抗原以杀伤不同的肿瘤细胞;跨膜区起到固定CAR作用;胞内区分为T细胞活化区(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激活T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路)和共刺激区(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维持T细胞的生存时间),不同信号分子的选择对构建成的CAR-T细胞增殖分化、活性、因子分泌起到关键性作用。与传统的肿瘤治疗策略相比,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精准度高,而且不依赖于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限制性。近年来,在B细胞淋巴瘤等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除了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者也将此项技术积极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如神经母细胞瘤、胶质瘤、胰腺癌等。主要的成功案例集中在特异性靶向CD19分子的CAR-T。CD19是正常和恶性B淋巴细胞特异性表面蛋白,在B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分化以及恶性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CD19在B淋巴细胞表达的特异性和恶性肿瘤表达的广泛性,使其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分子靶点从而受到极大的关注。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种CAR-T产品获批上市,靶点均为CD19,分别是来自诺华的Kymriah(tisagenlecleucel)(CTL019)和Kite制药的Yescarta(KTE-C19),它们分别用于治疗儿童和年轻成人(2~25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特定类型大B细胞淋巴瘤。Mucin1是膜结合型粘蛋白家族成员,简称MUC1。在正常情况下,MUC1呈低水平表达在乳腺,胰腺,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的近管腔面,不能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其表达特点为极性表达,顶端分布,糖基化丰富。在大多数腺癌、血液系恶性肿瘤中MUC1呈异常过表达,可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调节细胞恶性转化,是促进肿瘤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癌基因。由于MUC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糖基化不全,并失去极性,遍布于整个细胞表面,容易被抗体识别,因此,MUC1蛋白也是CAR-T细胞抗肿瘤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将其与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联合给药,可以获得同时靶向MUC1和CD19的治疗效果,对MUC1和CD19双抗原同时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编码所述偶联物的核酸。包含所述核酸的表达载体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病毒,包含所述的表达载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核酸、或所述表达载体或所述病毒的用途,用于制备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偶联物、所述核酸、所述病毒在制备同时靶向MUC1和CD19的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对MUC1和CD19双抗原同时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所述偶联物包括抗CD19抗体重链与抗CD19抗体轻链-MUC1;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为偶联有MUC1抗原肽的抗CD19抗体轻链;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的序列;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所示的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编码所述的偶联物的核酸,包括编码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核苷酸和编码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的核苷酸,其中,编码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核苷酸为SEQIDNO:3所示的序列,编码所述CD19抗体轻链-MUC1的核苷酸为SEQIDNO:4所示的序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含所述核酸的表达载体可以是慢病毒质粒,例如pGreenpuro。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包括所述的偶联物与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所述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的表面表达一种嵌合抗原受体,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括如下的顺序连接的胞外结合区,铰链区和胞内信号区:特异性识别MUC1蛋白的SCFV(即MUC1SCFV),IgD,CD28–OX40–CD3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具有SEQID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其对应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肿瘤是MUC1和CD19阳性的肿瘤。本专利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可以通过慢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扩增后纯化获得,制备方法简单。2)所述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与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联合给药,可以获得同时靶向MUC1和CD19的治疗效果,对MUC1和CD19双抗原同时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3)所述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可以作为一种开关,能可控地启动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对CD19阳性肿瘤的杀伤作用或放大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对MUC1和CD19双阳性表达肿瘤的杀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触发的靶向MUC1的T淋巴细胞对CD19阳性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设计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即AntiMUC1CAR)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对MUC1和CD19双阳小鼠的治疗效果。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对CD19阳性小鼠的治疗效果。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对MUC1阳性小鼠的治疗效果。图6是慢病毒表达载体pGreenpuro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的制备1.合成和扩增1)合成编码抗CD19抗体重链的核苷酸序列(SEQIDNO:3),以及编码所述CD19抗体轻链-MUC1的核苷酸序列(SEQIDNO:4),均由苏州泓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2)将SEQIDNO:3,SEQIDNO:4扩增后,分别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Greenpuro(购自爱迪基因(Addgene)公司)中,pGreenpuro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SEQIDNO:3,SEQIDNO:4通过酶切位点BamHI和EcoRI连到载体里,分别获得重组慢病毒载体1,重组慢病毒载体2,经酶切鉴定获得了重组载体。步骤2)中的扩增与克隆步骤均可采用本领域常规实验条件进行完成,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实现的。2.慢病毒的包装本实施例包装慢病毒具体步骤如下:1)用含10%FBS的1640培养基培养293T细胞;然后将293T细胞以3x105/cm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物包括抗CD19抗体重链,以及抗CD19抗体轻链‑MUC1;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为偶联有MUC1抗原肽的抗CD19抗体轻链;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抗CD19抗体和MUC1抗原肽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物包括抗CD19抗体重链,以及抗CD19抗体轻链-MUC1;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为偶联有MUC1抗原肽的抗CD19抗体轻链;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的序列;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所示的序列。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联物的核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核苷酸与编码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的核苷酸,编码所述抗CD19抗体重链的核苷酸为SEQIDNO:3所示的序列;编码所述抗CD19抗体轻链-MUC1的核苷酸为SEQIDNO:4所示的序列。4.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核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达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未斌刘曲波李琼书胡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芥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