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胞外域的融合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909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胞外域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由以下通式表示:P—E—F,其中P表示分泌信号肽,E表示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F表示IgG的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免疫球蛋白IgG的Fc结构域与来自于EB病毒表面的包膜糖蛋白gp350进行融合表达后,体内的免疫原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融合蛋白免疫后,动物的免疫后血清总滴度、血清中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以及血清的体外病毒感染阻断效率均显著高于非融合形式的对照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免疫球蛋白IgG的Fc结构域与EB病毒包膜糖蛋白的融合蛋白作为EB病毒疫苗的有效性证据,对于防治EB病毒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以及应用前景。

A Fusion Protein Containing Fc Domain of IgG and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Epstein-Barr Virus Envelope Glycoprote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sion protein comprising the Fc domain of IgG and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EB virus envelope glycoprotein. The fusion protein is expressed by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s: P-E-F, where P represents the secretory signal peptide, E represent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glycoprotein gp350 of EB virus envelope, and F represent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Fc domain of IgG.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c domain of immunoglobulin IgG is fused with the envelope glycoprotein gp350 from the surface of EB virus, and the immunogenicity in vivo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immunization with the fusion protein, the total serum titer, the 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er in serum and the blocking efficiency of the virus infection in vitro of the animals after immunization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fusion for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fusion protein of Fc domain of immunoglobulin IgG and envelope glycoprotein of EB virus as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of EB virus vaccine,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B virus related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胞外域的融合蛋白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胞外域的融合蛋白。
技术介绍
EB病毒作为人类报道的第一种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与多种淋巴瘤及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如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lymphoma,HL)、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lymphoproliferativedisease,PTLD)以及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EB病毒相关性胃癌(EBV-associatedgastriccarcinoma,EBV-GC)等,此外慢性EB病毒感染(chronicactiveEBVinfection,CAEBV)也会导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naturalkiller/Tcelllymphoma,ENK/Tcelllymphoma)或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a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严重危害个人健康与生命。但由于目前对EB病毒感染、复制及裂解机制了解不够深入,同时因其无法感染啮齿类动物而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尚未有有效的特异性药物及疫苗正式上市,这样的现状极大的制约了EB病毒相关恶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因此,研发针对EB病毒的疫苗,对于防治EB病毒相关疾病的发生、降低恶性肿瘤及癌症带来的严重健康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的融合蛋白,其在制备EB病毒抗体或防治药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对于防治EB病毒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所述的融合蛋白的基因。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所述重组载体的宿主菌。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融合蛋白在在制备EB病毒抗体或防/治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基因、重组载体或宿主细胞在制备EB病毒抗体或防/治药物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由以下通式表示:P—E—F,其中P表示分泌信号肽,E表示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F表示IgG的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地,所述gp350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或如SEQIDNO:2所示。其中,SEQIDNO:1为gp350胞外域N端的前三个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2为gp350胞外域全长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地,IgG为人源IgG1或鼠源IgG2a,其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3或SEQIDNO:4所示。其中,SEQIDNO:3为人源IgG1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4为鼠源IgG2a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地,所述分泌信号肽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优选地,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N端的前三个结构域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4所示;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全长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5所示;人源IgG1的Fc结构域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6所示;鼠源IgG2a的Fc结构域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7所示;分泌信号肽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8所示。优选地,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9任一所示。其中,SEQIDNO:6为含有gp350胞外域N端的前三个结构域和人源IgG1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7为含有gp350胞外域全长和人源IgG1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8为含有gp350胞外域N端的前三个结构域和鼠源IgG2a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9为含有gp350胞外域全长和鼠源IgG2a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种编码所述的融合蛋白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0~13任一所示。其中,SEQIDNO:10为含有gp350胞外域N端的前三个结构域和人源IgG1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SEQIDNO:11为含有gp350胞外域全长和人源IgG1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SEQIDNO:12为含有gp350胞外域N端的前三个结构域和鼠源IgG2a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SEQIDNO:13为含有gp350胞外域全长和鼠源IgG2a的Fc结构域的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另外,一种含有以上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以及含有所述重组载体的宿主细胞,均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IgG的Fc结构域与来自于EB病毒表面的包膜糖蛋白gp350进行融合表达后,体内的免疫原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融合蛋白免疫后,动物的免疫后血清总滴度、血清中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以及血清的体外病毒感染阻断效率均显著高于非融合形式的对照蛋白,具有作为或制备EB病毒疫苗的潜力,对于防治EB病毒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以及应用前景。因此,所述的融合蛋白在制备制备EB病毒抗体或防/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基因在制备EB病毒抗体或防/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重组载体在制备EB病毒抗体或防/治药物中的应用,以及所述宿主细胞在制备EB病毒抗体或防/治药物中的应用,均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当使用免疫球蛋白IgG的Fc结构域与来自于EB病毒表面的包膜糖蛋白进行融合表达后,其体内的免疫原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经融合蛋白免疫后,动物的免疫后血清总滴度、血清中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以及血清的体外病毒感染阻断效率均显著高于非融合形式的对照蛋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免疫球蛋白IgG的Fc结构域与EB病毒包膜糖蛋白的融合蛋白作为EB病毒疫苗的有效性证据,对于防治EB病毒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以及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重组蛋白结构示意图;A为含鼠源IgG2a的融合蛋白;B为含人源IgG1的融合蛋白。图2为含鼠源IgG2a的融合蛋白利用MabSelect预装纯化柱纯化。图3为含鼠源IgG2a的融合蛋白的gp350胞外域中和表位与特异中和抗体间的亲和力。图4为含鼠源IgG2a的融合蛋白的作为抗原的免疫原性;A为使用腹腔免疫方式对小鼠进行免疫后,血清总滴度与血清针对EB病毒中和抗体mAb72A竞争性结合gp350的能力的检测结果;B为使用滴鼻免疫方式对小鼠进行免疫后,血清总滴度与血清针对EB病毒中和抗体mAb72A竞争性结合gp350的能力的检测结果。图5为含鼠源IgG2a的融合蛋白阻断EB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的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由以下通式表示:P—E—F,其中P表示分泌信号肽,E表示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F表示IgG的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IgG的Fc结构域和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由以下通式表示:P—E—F,其中P表示分泌信号肽,E表示EB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F表示IgG的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gp350胞外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或SEQIDNO:2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IgG为人源IgG1或鼠源IgG2a,其Fc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IDNO:3或SEQIDNO:4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炳春曾益新张晓高灵冯琳张浩炯冯启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