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138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板、外壳、线圈、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蓄电池、散热孔和耐磨垫,所述底座板上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内侧设有转轴,所述线圈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线圈上侧设有N极电磁,所述线圈下侧设有S极电磁,所述接口是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所述外壳上侧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设有夹片一和夹片二,所述夹片一和夹片二内侧设有耐磨垫。对转轴进行固定,防止线圈发生晃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的使用,将线圈在转动产生热量进行疏散,防止大量的热量堆积,避免了造成线圈毁坏,降低了成本的使用,适应推广使用。

A New Energy Storage Drive Device for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 storage driving devic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shell, a coil, a first support device, a second support device, a storage battery, a heat sink hole and a wear-resistant pad.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il.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i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both sides of the coil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 device and a second support device.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il is equipped with N-pol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coil is equipped with S-pole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 interface is connected to the storage battery through a wire. The upper side of the housing is equipped with a heat sink hole. The first supporting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clamp and a clamp two,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clamp one and the clamp two is equipped with a wear-resistant pad. Fixed the rotating shaft, prevented the coil from swaying, improve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facilitated the use of people, evacuated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coil in rotation, prevented a large number of heat accumulation, avoided the coil damage, reduced the cost of use, and adapted to the promotion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出现的问题,在线圈转动过程中,没有对转轴进行固定,使得线圈晃动,会造成线圈毁坏,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不方便人们的使用,线圈在转动的同时会产生热量,大量的热量堆积,会使得线圈毁坏,提高了成本的使用,不适应推广使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板、外壳、线圈、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蓄电池、散热孔和耐磨垫,所述底座板上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内侧设有转轴,所述线圈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是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板,所述线圈上侧设有N极电磁,所述线圈下侧设有S极电磁,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左侧设有接口,所述接口是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所述外壳上侧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设有夹片一和夹片二,所述夹片一是通过合页连接于夹片二,所述夹片一和夹片二内侧设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硅橡胶片、氟橡胶片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硅橡胶片、氟橡胶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外侧设有硅橡胶片,所述硅橡胶片是通过粘贴连接于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硅橡胶片外侧设有氟橡胶片,所述氟橡胶片是通过粘贴连接于硅橡胶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孔上设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散热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内侧设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是通过粘贴连接于外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片一和夹片二之间设有螺栓,所述螺栓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夹片一和夹片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轴外侧设有轴承,所述轴承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耐磨垫。本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有益效果如下:1.该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通过在转轴上设置支撑装置,在线圈转动过程中,对转轴进行固定,防止线圈发生晃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的使用。2.该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通过外壳上设置散热孔,将线圈在转动产生热量进行疏散,防止大量的热量堆积,避免了造成线圈毁坏,降低了成本的使用,适应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的第一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的耐磨垫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板-1,外壳-2,线圈-3,转轴-4,N极电磁-5,S极电磁-6,第一支撑装置-7,第二支撑装置-8,接口-9,蓄电池-10,消音棉-11,散热孔-12,百叶窗-13,夹片一-14,夹片二-15,螺栓-16,轴承-17,耐磨垫-18,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板1、外壳2、线圈3、第一支撑装置7、第二支撑装置8、蓄电池10、散热孔12和耐磨垫18,所述底座板1上侧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线圈3,所述线圈3内侧设有转轴4,所述线圈3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是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板1,所述线圈3上侧设有N极电磁5,所述线圈3下侧设有S极电磁6,所述第二支撑装置8左侧设有接口9,所述接口9是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10,所述外壳2上侧设有散热孔12,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上设有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是通过合页连接于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内侧设有耐磨垫18,所述耐磨垫18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19外侧设有硅橡胶片20,所述硅橡胶片20是通过粘贴连接于聚四氟乙烯材料19,所述硅橡胶片20外侧设有氟橡胶片21,所述氟橡胶片21是通过粘贴连接于硅橡胶片20。请参阅图1,所述散热孔12上设有百叶窗13,所述百叶窗13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散热孔12,百叶窗13的设置便于将散热孔12进行收缩。请参阅图1,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消音棉11,所述消音棉11是通过粘贴连接于外壳2,消音棉11的设置降低机械噪声。请参阅图2,所述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之间设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螺栓16的设置便于对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进行固定。请参阅图2,所述转轴4外侧设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耐磨垫18,轴承17的设置便于转轴4的使用。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实用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的时候,将线圈3内侧上设有转轴4,转轴4与底座板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通管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对转轴4进行固定,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内侧设有耐磨垫18,耐磨垫18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组成,外壳2上设有散热孔12,支撑装置的使用,在线圈转动过程中,对转轴进行固定,防止线圈发生晃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的使用,散热孔12的使用,将线圈在转动产生热量进行疏散,防止大量的热量堆积,避免了造成线圈毁坏,降低了成本的使用,适应推广使用。本技术的底座板1、外壳2、线圈3、转轴4、N极电磁5、S极电磁6、第一支撑装置7、第二支撑装置8、接口9、蓄电池10、消音棉11、散热孔12、百叶窗13、夹片一14、夹片二15、螺栓16、轴承17、耐磨垫18、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实现,支撑装置的使用,在线圈转动过程中,对转轴进行固定,防止线圈发生晃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的使用,散热孔的使用,将线圈在转动产生热量进行疏散,防止大量的热量堆积,避免了造成线圈毁坏,降低了成本的使用,适应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板(1)、外壳(2)、线圈(3)、第一支撑装置(7)、第二支撑装置(8)、蓄电池(10)、散热孔(12)和耐磨垫(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上侧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线圈(3),所述线圈(3)内侧设有转轴(4),所述线圈(3)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是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板(1),所述线圈(3)上侧设有N极电磁(5),所述线圈(3)下侧设有S极电磁(6),所述第二支撑装置(8)左侧设有接口(9),所述接口(9)是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10),所述外壳(2)上侧设有散热孔(12),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上设有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是通过合页连接于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内侧设有耐磨垫(18);所述耐磨垫(18)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19)外侧设有硅橡胶片(20),所述硅橡胶片(20)是通过粘贴连接于聚四氟乙烯材料(19),所述硅橡胶片(20)外侧设有氟橡胶片(21),所述氟橡胶片(21)是通过粘贴连接于硅橡胶片(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板(1)、外壳(2)、线圈(3)、第一支撑装置(7)、第二支撑装置(8)、蓄电池(10)、散热孔(12)和耐磨垫(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上侧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侧设有线圈(3),所述线圈(3)内侧设有转轴(4),所述线圈(3)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和第二支撑装置(8)是通过焊接连接于底座板(1),所述线圈(3)上侧设有N极电磁(5),所述线圈(3)下侧设有S极电磁(6),所述第二支撑装置(8)左侧设有接口(9),所述接口(9)是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10),所述外壳(2)上侧设有散热孔(12),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上设有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是通过合页连接于夹片二(15),所述夹片一(14)和夹片二(15)内侧设有耐磨垫(18);所述耐磨垫(18)是由聚四氟乙烯材料(19)、硅橡胶片(20)、氟橡胶片(21)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捷伸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