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组件、一种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21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55
一种泵体组件、一种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调温装置,泵体组件包括:两个筒状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同轴设置;每个所述气缸均包括圆柱状密封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腔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分别套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偏心轴上,所述偏心轴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腔体同轴,各所述转子与其所在腔体在转动过程中始终相切接触;以及补气口,连通至各所述气缸用于补气增焓;在构成各所述气缸的冷媒容积为VS、该气缸中的转子厚度为Dc时,满足以下关系:

A pump body assembly, a dual-cylinder enthalpy-increasing rotary compressor and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A pump body assembly, a dual-cylinder enthalpy-increasing rotary compressor and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are composed of two cylinder cylinders and two coaxial cylinders. Each cylinder includes a cylindrical sealing chamber and a rotor arranged in the chamber. The rotors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on the eccentric axis of the chamber, and the rotation center of the eccentric axis is coaxial with the chamber. When the volume of refrigerant is V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rotor in the cylinder is Dc, the following relations are satis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组件、一种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调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泵体组件、一种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调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压缩机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压缩机厂家推出了一种中间补气的增焓压缩机,补气增焓压缩机可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克服了低温环境中压缩机不能够正常使用的缺陷。在补气增焓转子式压缩机中,通常双缸增焓压缩机的气缸冷媒容积越大,其制冷制热能力越强,但其需要的曲轴偏心量也就越大,根据压缩机泵体组件设计规范可知,当气缸缸径和转子外径一定时,转子径向壁厚和曲轴偏心量成反比,偏心量越大则转子的壁厚也相应的越小;然而由于位于压缩腔的补气口在转子进行压缩作业时应当被转子的轴向投影完全遮蔽,因此补气面积受转子壁厚影响,当转子壁厚越小,压缩机补气口的可选择面积越小,补气口面积越小补气效果越差,影响双缸增焓压缩机的制热量,所以双缸增焓压缩机的转子壁厚和气缸冷媒容积应当选择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现有技术中,为获得较优的增焓补气和制热效果,对压缩机和泵体的结构改进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其研发成本高,结构改动大且改进后的压缩机和泵体的结构更复杂,其所获得的效果往往与研发投入成本不成正比。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缸增焓压缩机的增焓补气研发成本高且效果不理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优化补气效果的泵体组件、一种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及调温装置。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泵体组件,其包括:两个筒状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同轴设置;每个所述气缸均包括圆柱状密封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腔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分别套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偏心轴上,所述偏心轴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腔体同轴,各所述转子与其所在腔体在转动过程中始终相切接触;以及补气口,其连通至各所述气缸用于补气增焓;在构成各所述气缸的冷媒容积为VS、该气缸中的转子厚度为Dc时,满足以下关系:其中VS为转子外壁与气缸内壁之间围合而成的容纳冷媒的容积;Dc为转子内壁与转子外壁之间的径向尺寸。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内侧的倒角大于0.1mm。进一步地,所述补气口设于所述气缸的轴向端部,其轴向投影位于压缩腔内。进一步地,所述补气口为圆形,所述补气口的轴向投影与轨迹圆的轴向投影相外切,同时补气口的轴向投影还与转子旋转至与吸气口相切位置时的轴向投影以及转子旋转至与吸气口相对位置时的轴向投影的重合区相内切,所述轨迹圆为转子内壁的移动轨迹。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筒状气缸轴向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气缸补气口的补气通道。进一步地,所述补气通道包括径向通道和与其连通的轴向通道,所述径向通道连通补气源。进一步地,两个转子错开设置,以对两个所述气缸错时补气。一种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一种调温装置,其包括上述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进一步地,所述调温装置为热水器或空调。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泵体,其包括两个筒状气缸,两个气缸同轴设置;每个气缸均包括圆柱状密封腔体以及设于腔体内的转子,转子分别套设于腔体内的偏心轴上,偏心轴的转动中心与腔体同轴,各转子与其所在腔体在转动过程中始终相切接触;以及补气口,其连通至各气缸用于补气增焓;在构成各气缸的冷媒容积为VS、该气缸中的转子厚度为Dc时,满足以下关系:通过将转子壁厚Dc和气缸冷媒容积VS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在不修改气缸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选取转子壁厚与气缸冷媒容积的比值有助于提高压缩机的制热量,确保压缩机具有较优的制热性能,有利于提高制热能效比;同时根据该设计方式,由于避免对泵体结构改进,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的设计研发成本;最后,由于设置在上述范围内的压缩机具有较稳定的制热量,能够减少气缸制热量不稳定尤其是制热量较高时引起的形变。2.本技术提供的泵体,转子内侧的倒角大于0.1mm。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转子内侧倒角普遍采取的范围0.5~0.9mm,本技术的倒角范围更大,允许采用尺寸更小的倒角结构,上述范围尽可能缩小了倒角的尺寸以相对获得较大的转子壁厚,由此允许压缩机具有尽量大的补气面积,提高了补气效果。3.本技术提供的泵体,补气口的轴向投影位于压缩腔内,且其位于与吸气通道的轴线相垂直的直线上;补气口为圆形,补气口的轴向投影与轨迹圆的轴向投影相外切,同时补气口的轴向投影还与转子旋转至与吸气口相切位置时的轴向投影以及转子旋转至与吸气口相对位置时的轴向投影的重合区相内切,轨迹圆为转子内壁的移动轨迹。通过将补气口设置为上述位置的圆形补气口,在补气口设置为圆形补气口的基础上,在上述位置的补气口具有相对较大的补气面积,能够更优地获得较好的补气效果,从而使压缩机的制热性能更稳定。4.本技术提供的泵体,两个筒状气缸轴向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分别连通两个气缸补气口的补气通道;补气通道包括径向通道和与其连通的轴向通道,径向通道连通补气源。通过将补气通道设置于两个气缸之间的隔板上,通过一个隔板即可实现对两个气缸的分别补气,简化了补气通道的线路,使泵体结构更简单。采用隔板与分液器连接,避免将补气通道连接至气缸上,可避免点焊引起的气缸变形。5.本技术提供的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的泵体。因此也就包括上述泵体所具有的一切优点。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调温装置,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的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因此也就包括上述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所具有的一切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气缸与法兰配合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气缸冷媒容积的轴向投影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在气缸冷媒容积VS为19cm3时转子壁厚/气缸冷媒容积的值与制热量的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在气缸冷媒容积VS为14.1cm3时转子壁厚/气缸冷媒容积的值与制热量的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在气缸冷媒容积VS为15.1cm3时转子壁厚/气缸冷媒容积的值与制热量的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缸;11-腔体;2-转子;21-内壁;22-外壁;221-第一轴向投影;222-第二轴向投影;3-偏心轴;4-隔板;41-补气通道;42-补气口;5-轨迹圆;6-旋转中心;7-吸气通道;8-上法兰;9-下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组件,其包括:两个筒状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同轴设置;每个所述气缸均包括圆柱状密封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腔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分别套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偏心轴上,所述偏心轴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腔体同轴,各所述转子与其所在腔体在转动过程中始终相切接触;以及补气口,其连通至各所述气缸用于补气增焓;其特征在于:在构成各所述气缸的冷媒容积为VS、该气缸中的转子厚度为Dc时,满足以下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其包括:两个筒状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同轴设置;每个所述气缸均包括圆柱状密封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腔体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分别套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偏心轴上,所述偏心轴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腔体同轴,各所述转子与其所在腔体在转动过程中始终相切接触;以及补气口,其连通至各所述气缸用于补气增焓;其特征在于:在构成各所述气缸的冷媒容积为VS、该气缸中的转子厚度为Dc时,满足以下关系:其中VS为转子外壁与气缸内壁之间围合而成的容纳冷媒的容积;Dc为转子内壁与转子外壁之间的径向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内侧的倒角大于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口设于所述气缸的轴向端部,其轴向投影位于压缩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口为圆形,所述补气口的轴向投影与轨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源高永红陈严兵刘达炜李定贤王朋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