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06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一个衬套安装孔连通轴承毂上下运动,使得车辆减震性、平顺性相应的提高。两个曲形条形板,在尾部分别九个安装孔,整个支架上每个条形板之间成拱形连接,多处设置有加强筋,保证了原有平衡悬架支架的力学强度,通过改变其结构使得平衡悬架支架重量变轻,总成变轻,但其抗拉强度不低于800MPa,屈服强度不低于480MPa,延伸率不低于5%。

An improved balanced suspension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balanced suspension bracket. A bushing mounting hole connects the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 of the bearing hub, thereby improving the shock absorption and ride comfort of the vehicle. Two curved strip plates, with nine installation holes in the tail, are arched between each strip on the whole bracket, and reinforcement bars are arranged in many places to ensure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original balanced suspension bracket. By changing its structure, the weight of the balanced suspension bracket becomes lighter and the assembly becomes lighter, but its tensile strength is not less than 800 MPa, its yield strength is not less than 480 MPa, and its elongation is not less than 5 MPa.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
技术介绍
平衡悬架支架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零件,该零件连接于车体底盘。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零件存在重量大,强度低,支架上的安装孔与车身上的安装孔不匹配容易导致安装不稳定甚至无法安装的情况发生。在目前车辆轻量化是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车辆轻量化使得整车的稳定性增强,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并且实现节能减排。传统的产品存在由于结构设计落后,工艺水平较低,重量重,装配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汽车平衡悬架支架重量重,结构设计落后等问题。通过改进后平衡悬架支架可以减轻车辆总体重量,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安全性更高,在装配的过程的中更加简洁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包括条形板和支架条形板、两组螺孔(1、2)、衬套孔(3)、连接推力杆头孔(4)、连通板(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圆角(8);条形板为Y型结构,在Y型的两个分支架的顶端各设有一组呈矩形排列的螺孔(1、2),螺孔(1、2)通过螺栓与车梁架相连通;螺栓采用3x3模式连接,螺纹孔与螺纹孔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6);条形板背面底部设有连通板(5),连通板(5)通过螺栓与左右支架相连,连通板(5)的螺纹孔采用2x2模式,并设有第二加强筋(7);条形板底部为拱形结构,设有圆角(8);支架条形板上设有衬套孔(3),在条形板的两个分支架汇合连接处套设有衬套孔(3),衬套孔(3)与轴套连通轴承毂;衬套孔(3)下方设有连接推力杆头孔(4),连接推力杆头孔(4)通过螺栓连接推力杆头;衬套孔(3)与条形板垂直;连接推力杆头孔(4)轴线与衬套孔(3)轴线相互垂直;支架条形板为拱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装配更加方便简洁,在不改变原有的力学性能上最大限度的减轻了平衡悬架支架的重量,总成也减轻,不仅提高车辆整体稳定性,而且使支架的工艺性更好,增加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包括两组用于曲形条形板与车架梁相连的螺孔(1、2)、衬套孔3、连接推力杆头孔4、连通板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圆角8、拱形结构9。条形板为Y型结构,在Y型的两个分支架的顶端各设有一组呈矩形排列的螺孔(1、2),螺孔(1、2)通过螺栓与车梁架相连通。螺栓采用3x3模式连接,螺纹孔与螺纹孔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6加强力学性能,保证原有的连接强度,但其材料的使用上有了必要的减少。支架条形板上设有衬套孔3,在两个分支架汇合连接处套设有衬套孔3,衬套孔3与轴套连通轴承毂。衬套孔3下方设有连接推力杆头孔4,连接推力杆头孔4通过螺栓连接推力杆头。衬套孔3与条形板垂直,且多处有倒角存在,方便日常维修。连接推力杆头孔4轴线与衬套孔3轴线相互垂直。条形板底部为拱形结构9,设有圆角8。条形板背面底部设有连通板5,连通板5是改进型连通轴,通过螺栓与左右支架相连,连通板5的螺纹孔采用2x2模式,且有第二加强筋7存在,在减少原有的栓连接的情况下,其整体力学性能不变。支架条形板与条形板之间结构上采用拱形设计,多处设有加强筋,力学性能加强。整个支架采用整体铸造,可以批量生产。原理:在于通过改变其结构,即整个支架上每个条形板之间成拱形连接,多处设置有加强筋,保证了原有平衡悬架支架的力学强度,使得平衡悬架支架重量变轻,总成变轻,减轻整体的重量,使得整体架构更加简洁、合理,但其总体力学性能不改变。平衡悬架支架重量变轻,总成变轻,车体总体性能得到提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板和支架条形板、两组螺孔(1、2)、衬套孔(3)、连接推力杆头孔(4)、连通板(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圆角(8);条形板为Y型结构,在Y型的两个分支架的顶端各设有一组呈矩形排列的螺孔(1、2),螺孔(1、2)通过螺栓与车梁架相连通;螺栓采用3x3模式连接,螺纹孔与螺纹孔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6);条形板背面底部设有连通板(5),连通板(5)通过螺栓与左右支架相连,连通板(5)的螺纹孔采用2x2模式,并设有第二加强筋(7);条形板底部为拱形结构,设有圆角(8);支架条形板上设有衬套孔(3),在条形板的两个分支架汇合连接处套设有衬套孔(3),衬套孔(3)与轴套连通轴承毂;衬套孔(3)下方设有连接推力杆头孔(4),连接推力杆头孔(4)通过螺栓连接推力杆头;衬套孔(3)与条形板垂直;连接推力杆头孔(4)轴线与衬套孔(3)轴线相互垂直;支架条形板为拱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平衡悬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板和支架条形板、两组螺孔(1、2)、衬套孔(3)、连接推力杆头孔(4)、连通板(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圆角(8);条形板为Y型结构,在Y型的两个分支架的顶端各设有一组呈矩形排列的螺孔(1、2),螺孔(1、2)通过螺栓与车梁架相连通;螺栓采用3x3模式连接,螺纹孔与螺纹孔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6);条形板背面底部设有连通板(5),连通板(5)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成钱慧侯伟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诺御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