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342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移动框架、主轨道、多个分路轨道、多个连接轨道、导向装置、驱动装置,移动框架滑动设在固定框架;主轨道通过轨道支架设在固定框架的一侧;多个分路轨道分别通过轨道支架设在固定框架的另一侧;连接轨道分别通过轨道支架沿移动框架的长度依次设置在移动框架;导向装置固定在固定框架;驱动装置通过承载支架固定在移动框架,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机构,电机带动曲柄机构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时与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以产生一反作用力,使移动框架右移或左移来实现连接轨道与主轨道、分路轨道的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大,满足多条线路之间的切换。

A Turnout Device for Transforming Tr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rnout device for changing track,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a moving frame, a main track, a plurality of bifurcated tracks,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tracks, a guiding device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moving frame slides on the fixed frame; the main track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xed frame through the track support; and the plurality of bifurcated tracks are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xed frame through the track support respectively. On one side, the connecting track is arranged in the moving frame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moving frame through the track bracket, respectively; the guiding device is fixed in the fixed frame; the driving device is fixed in the moving frame through the bearing bracket,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the motor, the crank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motor drives the crank mechanism to slide to connect with the guiding device when it rotates counterclockwise or clockwise. A reaction force makes the mobile frame move right or left to realize the docking of the connecting track with the main track and the shunting tra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compact structure, large space utilization ratio and meets the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属于轨道

技术介绍
轨道运输是在人工铺设的轨道上,利用轨道作为承托导向体,以轨道运输车作为运输容器的运送的运输方式,现有轨道的结构多为单行轨道或者十字交叉轨道,只能实现单一方向或者两个方向的运输,致使运输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比如,十字交叉轨道需要利用道岔来转换运输方向,也只能实现两条线路间切换,当需要实现复杂线路运输时就要安装大量道岔,增加制作成本,同时控制比较复杂。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道岔装置,既具备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多条线路之间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既具备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优势,也可以满足多条线路之间的切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移动框架、主轨道、多个分路轨道、多个连接轨道、导向装置、驱动装置,所述移动框架设在固定框架内,并可沿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主轨道通过轨道支架设在固定框架的一侧;多个所述分路轨道分别通过轨道支架设在固定框架的另一侧;多个所述连接轨道分别通过轨道支架沿移动框架的长度依次间隔的设置在移动框架上,所述连接轨道的个数与所述分路轨道的个数相等;所述导向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承载支架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机构,所述电机带动曲柄机构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时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以产生一反作用力施加于所述移动框架,使移动框架右移或左移来实现连接轨道与主轨道、不同分路轨道的对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框架的内侧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框架上设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安装在所述滑动槽内。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分路轨道的个数为三个,从左往右依次记为第一弯轨、直轨、第二弯轨,所述主轨道与所述直轨的中心线共线,所述第一弯轨、第二弯轨的弧度均指向所述直轨;所述连接轨道包括第一连接弯轨、直线轨道、第二连接弯轨,所述第一连接弯轨用于连接主轨道与第一弯轨;所述直线轨道用于连接主轨道与直轨;所述第二连接弯轨用于连接主轨道与第二弯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曲柄机构包括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安装座、对称分布于所述安装座两侧的曲柄、以及设置于每个曲柄端部的导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向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对的一侧上设有便于导轮滑动的导向槽。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承载支架上对称分布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所述安装座上通过连接杆设置一感应板,所述感应板与所述曲柄相互垂直。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电机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的反馈信号后对所述电机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均为接近开关。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框架上设有多个加强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能够满足多条线路间的切换,减少了成本及安装空间,控制简单,实现复杂线路简单化。通过电机带动曲柄机构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时与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以产生一反作用力施加于移动框架,使移动框架右移或左移来实现连接轨道与主轨道、不同分路轨道的对接,实现不同轨道之间的快速变轨,且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安装调试以及后续的维修。进一步的,检测机构及控制装置的设计,可以实现轨道的精准变轨,智能调整运行方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曲柄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框架,2、移动框架,3、主轨道,4、分路轨道,41、第一弯轨,42、直轨,43、第二弯轨,5、连接轨道,51、第一连接弯轨,52、直线轨道,53、第二连接弯轨,6、导向装置,61、导向槽,7、轨道支架,8、承载支架,9、电机,10、曲柄机构,101、安装座,102、曲柄,103、导轮,11、第一检测机构,12、第二检测机构,13、连接杆,14、感应板,15、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移动框架2、主轨道3、多个分路轨道4、多个连接轨道5、导向装置6、驱动装置,移动框架2设在固定框架1内,固定框架1的内侧设有滑动槽,移动框架2上设有滑动轮,滑动轮安装在滑动槽内,以便于移动框架沿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如图2所示,主轨道3通过轨道支架7设在固定框架1的一侧,并位于固定框架的下方;多个分路轨道4分别通过轨道支架7设在固定框架1的另一侧,也位于固定框架的下方,且主轨道3、多个分路轨道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多个连接轨道5分别通过轨道支架7沿移动框架2的长度依次间隔的设置在移动框架2上,并位于移动框架的下方,连接轨道的个数与分路轨道的个数相等,连接轨道用于实现主轨道与不同轨道之间的连接,形成不同通行轨道;如图3、图4所示,导向装置固6定在固定框架1上;驱动装置通过承载支架8固定在移动框架上,驱动装置包括电机9、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机构10,电机9带动曲柄机构10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时与导向装置6滑动连接以产生一反作用力施加于移动框架2,使移动框架右移或左移来实现连接轨道与主轨道、不同分路轨道的对接,实现不同轨道之间的快速变轨,且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安装调试以及后续的维修。其中,曲柄机构10包括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安装座101、对称分布于安装座两侧的曲柄102、以及设置于每个曲柄端部的导轮103;导向装置6与驱动装置相对的一侧上设有便于导轮103滑动的导向槽61。优选的,分路轨道4的个数为三个,从左往右依次记为第一弯轨41、直轨42、第二弯轨43,主轨道3与直轨42的中心线共线,第一弯轨41、第二弯轨42的弧度均指向直轨42;相应的连接轨道5包括第一连接弯轨51、直线轨道52、第二连接弯轨53,第一连接弯轨用于连接主轨道与第一弯轨;直线轨道用于连接主轨道与直轨;第二连接弯轨用于连接主轨道与第二弯轨,其中,第一弯轨、第二弯轨的中心线与主轨道的中心线相切,可以保证第一弯轨、第二弯轨与主轨道的连接平滑过渡,提高了输送过程的平稳性;同时,实现输送线路一条输入三条输出结构,用1台三路道岔完成2台两路道岔的工作,减少了成本及安装空间,控制简单,实现复杂线路简单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承载支架8上对称分布第一检测机构11、第二检测机构12,安装座101上通过连接杆13设置一感应板14,感应板14与曲柄102相互垂直;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第一检测机构11、第二检测机构12、电机9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检测机构11、第二检测机构12的反馈信号后对电机9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当电机9带动曲柄机构10逆时针旋转180度时,移动框架2右移,实现主轨道3与第一弯轨41的对接,此时第二检测机构12通过检测到感应板14的位置,来判断曲柄机构是否旋转到位,当曲柄机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移动框架(2)、主轨道(3)、多个分路轨道(4)、多个连接轨道(5)、导向装置(6)、驱动装置,所述移动框架(2)设在固定框架(1)内,并可沿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主轨道(3)通过轨道支架(7)设在固定框架的一侧;多个所述分路轨道(4)分别通过轨道支架(7)设在固定框架(1)的另一侧;多个所述连接轨道(5)分别通过轨道支架(7)沿移动框架(2)的长度依次间隔的设置在移动框架(2)上,所述连接轨道(5)的个数与所述分路轨道(4)的个数相等;所述导向装置(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1)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承载支架(8)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2)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9)、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机构(10),所述电机带动曲柄机构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时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以产生一反作用力施加于所述移动框架,使移动框架右移或左移来实现连接轨道与主轨道、不同分路轨道的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移动框架(2)、主轨道(3)、多个分路轨道(4)、多个连接轨道(5)、导向装置(6)、驱动装置,所述移动框架(2)设在固定框架(1)内,并可沿固定框架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所述主轨道(3)通过轨道支架(7)设在固定框架的一侧;多个所述分路轨道(4)分别通过轨道支架(7)设在固定框架(1)的另一侧;多个所述连接轨道(5)分别通过轨道支架(7)沿移动框架(2)的长度依次间隔的设置在移动框架(2)上,所述连接轨道(5)的个数与所述分路轨道(4)的个数相等;所述导向装置(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1)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承载支架(8)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2)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9)、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曲柄机构(10),所述电机带动曲柄机构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时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以产生一反作用力施加于所述移动框架,使移动框架右移或左移来实现连接轨道与主轨道、不同分路轨道的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内侧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框架(2)上设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安装在所述滑动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换轨道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轨道(4)的个数为三个,从左往右依次记为第一弯轨(41)、直轨(42)、第二弯轨(43),所述主轨道(3)与所述直轨(42)的中心线共线,所述第一弯轨(41)、第二弯轨(43)的弧度均指向所述直轨(4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文泰
申请(专利权)人:荣森海姆北京输送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