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31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口”型,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前后设置的若干的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且均匀布设,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运动方向是左右方向的第一前轨和第一后轨,所述第一前轨和所述第一后轨前后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轨的侧面为“凹”型,所述第一后轨的侧面为“凸”型;所述所述第一前轨和所述第一后轨的顶部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前轨和第一后轨的类型和规格和第二前轨和第二后轨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使用方便,省力,减少了工人搬运曲轴的时间,且易对准,不会碰损曲轴。

A Crankshaft Sliding Support Handling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rankshaft sliding support transporting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bracket, the support bracket is of \mouth\ type,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legs, the top of the suppor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upporting rods arranged front and rear; a number of supporting rods are arranged parallel and uniformly,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front rail and the first rear rail in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The first front rail and the first rear rail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side of the first front rail is concave and the side of the first rear rail is convex; the top of the first front rail and the first rear rail is provided with sliding support components which can slide left and right; the type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first front rail and the first rear rail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ype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second front rail and the second rear rail. The crankshaft sliding support handling compon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labor-saving, reduces the time for workers to carry the crankshaft, is easy to align and does not damage the crank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
本技术涉及曲轴检测辅助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由于材质的原因,一般重量较重,搬运起来较为费力,曲轴检测时,需要人工搬运到检测平台2上,检测平台2正上方设置有检测装置1,检测平台2上设置有第二前轨3和第二后轨(图中未示出),由于检测平台2和检测装置1之间的空间狭小,搬运并准确安置在所述第二前轨3和第二后轨上比较困难,而且十分费力,还容易碰损曲轴;为此,设计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可以先将曲轴安置在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上,然后再通过滑动滑到第二前轨3和第二后轨上,省力,减少了工人搬运曲轴的时间,且易对准,不会碰损曲轴,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口”型,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前后设置的若干的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且均匀布设,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运动方向是左右方向的第一前轨和第一后轨,所述第一前轨和所述第一后轨前后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轨的侧面为“凹”型,所述第一后轨的侧面为“凸”型;所述第一前轨和所述第一后轨的顶部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前轨和第一后轨的类型和规格和第二前轨和第二后轨一致;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前后两个滑块,前面为和所述第一前轨轨道相适配的前滑块,后面为和所述第二前轨轨道相适配的后滑块,所述前滑块可滑动在所述第一前轨上,所述前滑块的侧面为“m”型;所述后滑块可滑动在所述第一后轨上,所述后滑块的侧面为“n”型;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前后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有左右通透的“V”型槽,所述“V”型槽底端尖部向下开有“口”型槽。进一步,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还包括连接螺栓,且在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的顶面开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前轨的顶面中部也开有若干同样规格的第二螺栓孔,所述连接螺栓可插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进一步,所述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可将所述第二前轨和第一前轨连接,同时所述第二后轨和所述第一后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右侧设置有前后两个安装耳,所述两个安装耳之间设有前后设置的扶杆。优选的,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移动轮。优选的,所述支腿设置有若干个,相邻支腿之间横设有加强梁。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相对称的加强块,左侧所述加强块为“┘”型,右侧所述加强块为“┗”型;优选的,所述加强块上斜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使用方便,省力,减少了工人搬运曲轴的时间,且易对准,不会碰损曲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架的俯视图;图3为支撑架和横支撑杆俯视连接示意图;图4为第一后轨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第一后轨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第一前轨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第一前轨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支撑架、横支撑杆、第一后轨和第一前轨俯视连接示意图;图9为滑动支撑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右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图;其中:1-检测装置;2-检测平台;3-第二前轨;4-支撑架;5-第一前轨;6-支撑杆;7-前滑块;8-底板;9-加强块;10-支撑板;11-加强筋;12-连接件;13-安装耳;14-扶杆;15-移动轮;16-支腿;17-连接螺栓;18-第二螺栓孔;19-第一后轨;20-“口”型槽;21-“V”型槽;22-后滑块;23-第一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为“口”型,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置有支腿16,所述支撑架4顶部设有前后设置的若干的支撑杆6;若干所述支撑杆6平行设置且均匀布设,所述支撑杆6顶部设有运动方向是左右方向的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所述第一前轨5和所述第一后轨19前后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轨5的侧面为“凹”型,所述第一后轨19的侧面为“凸”型;所述第一前轨5和所述第一后轨19的顶部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的类型和规格和第二前轨3和第二后轨一致,可实现无障碍对接;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底部设置有前后两个滑块,前面为和所述第一前轨5轨道相适配的前滑块7,后面为和所述第二前轨3轨道相适配的后滑块22,所述前滑块7可滑动在所述第一前轨5上,所述前滑块7的侧面为“m”型;所述后滑块22可滑动在所述第一后轨19上,所述后滑块22的侧面为“n”型;所述底板8顶部设置有前后设置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开有左右通透的“V”型槽21,所述“V”型槽21底端尖部向下开有“口”型槽20;这种开槽方式便于取用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多种规格的曲轴。进一步,为了方便固定所述滑动支撑组件,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还包括连接螺栓17,且在所述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的顶面开有第一螺栓孔23,所述第一前轨5的顶面中部也开有若干同样规格的第二螺栓孔18,所述连接螺栓17可插过所述第一螺栓孔23和第二螺栓孔18,起到固定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到第一前轨5上的作用;进一步,为了跟检测平台2上第二前轨3更好的结合,所述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还包括连接件12,连接件12可将所述第二前轨3和第一前轨5连接,同时所述第二后轨和所述第一后轨19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4右侧设置有前后两个安装耳13,所述两个安装耳13之间设有前后设置的扶杆14。优选的,所述支腿16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5。优选的,所述支腿16设置有若干个,相邻支腿16之间横设有加强梁(图中未标号)。优选的,所述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相对称的加强块9,左侧所述加强块9为“┘”型,右侧所述加强块9为“┗”型;优选的,所述加强块9上斜置有加强筋11。使用方法:先将待检测的曲轴安置在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上,然后再通过滑动滑到第二前轨3和第二后轨上,省力,减少了工人搬运曲轴的时间,且易对准,不会碰损曲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坐标中的“X”、“Y”、“Z”指的是其在空间内的相互位置或方位关系,仅为了便于对本技术的运动或位置关系的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是对其作出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包括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为“口”型,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置有支腿(16),所述支撑架(4)顶部设有前后设置的若干的支撑杆(6);若干所述支撑杆(6)平行设置且均匀布设,所述支撑杆(6)顶部设有运动方向是左右方向的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所述第一前轨(5)和所述第一后轨(19)前后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轨(5)的侧面为“凹”型,所述第一后轨(19)的侧面为“凸”型;所述第一前轨(5)和所述第一后轨(19)的顶部设置有左右滑动的滑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的类型和规格和第二前轨(3)和第二后轨一致;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底部设置有前后两个滑块,前面为和所述第一前轨(5)轨道相适配的前滑块(7),后面为和所述第二前轨(3)轨道相适配的后滑块(22),所述前滑块(7)滑动在所述第一前轨(5)上,所述前滑块(7)的侧面为“m”型;所述后滑块(22)滑动在所述第一后轨(19)上,所述后滑块(22)的侧面为“n”型;所述底板(8)顶部设置有前后设置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开有左右通透的“V”型槽(21),所述“V”型槽(21)底端尖部向下开有“口”型槽(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滑动支撑搬运组件,包括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为“口”型,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置有支腿(16),所述支撑架(4)顶部设有前后设置的若干的支撑杆(6);若干所述支撑杆(6)平行设置且均匀布设,所述支撑杆(6)顶部设有运动方向是左右方向的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所述第一前轨(5)和所述第一后轨(19)前后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轨(5)的侧面为“凹”型,所述第一后轨(19)的侧面为“凸”型;所述第一前轨(5)和所述第一后轨(19)的顶部设置有左右滑动的滑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前轨(5)和第一后轨(19)的类型和规格和第二前轨(3)和第二后轨一致;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底部设置有前后两个滑块,前面为和所述第一前轨(5)轨道相适配的前滑块(7),后面为和所述第二前轨(3)轨道相适配的后滑块(22),所述前滑块(7)滑动在所述第一前轨(5)上,所述前滑块(7)的侧面为“m”型;所述后滑块(22)滑动在所述第一后轨(19)上,所述后滑块(22)的侧面为“n”型;所述底板(8)顶部设置有前后设置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开有左右通透的“V”型槽(21),所述“V”型槽(21)底端尖部向下开有“口”型槽(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滑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