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低耗的模块式主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54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领域的车架,具体为一种轻质低耗的模块式主梁。模块式制作,制作成本低、最大化减少剪切和涨型的模具费用以及压制过程,结构简单但是可调吸能性高,应力分化度大,同时拥有管形梁的优点和单片梁的优点。包括主梁和扭转梁加强板,所述主梁包括顶片和顺顶片上侧和下侧向下笔直或斜向弯折的前侧片和后侧片,顶片、前侧片、后侧片三侧包围形成为解剖面为底部无密封的方形或梯形结构,并形成主梁敞腔,在主梁的头尾,在前侧片、后侧片的最外沿切出裁切设置出弧形或U形或V形的侧梁套卡槽,通过侧梁套卡槽顶片裁切设置出顶贴板,前侧片、后侧片被裁切设置出底垫折页。

A Modular Main Beam with Light Weight and Low Consump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rame in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components, in particular to a light and low consumption modular main beam. Modular fabr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minimizing the cost of shearing and expanding moulds and pressing process, simple structure, high adjustable energy absorption, high stress differentiation,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tubular beam and single beam. The main beam includes a main beam and a torsion beam reinforcing plate. The main beam includes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top and downward straight or oblique bending along the top and downward sides. The top, front and rear sides are surrounded by three sides to form an unsealed square or trapezoidal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anatomical plane, and an open cavity of the main beam is formed. At the head and tail of the main beam, the outermost cutting edges of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are arranged. The curved or U-shaped or V-shaped side girder sleeve chutes are cut through the top slices of the side girder sleeve chutes to set the top sticker plate, and the front side slices and the rear side slices are cut to set the bottom f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低耗的模块式主梁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领域的车架,具体为一种轻质低耗的模块式主梁。
技术介绍
扭力梁车架的主梁在制作的时候一般由涨型制作出来,在涨型工艺制作前是需要进行整块钢板的切割或裁剪的,这个工艺尽最大可能的需要在制作的时候节省成本大大最大化;单片主梁,利用单片的钢板直接塑形成拥有一个顶壁和从顶壁两侧延伸弯折向下侧壁的的汽车主梁,对比是管形的主梁,单片主梁没有管形主梁的底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低耗的模块式主梁,可模块式制作,有特殊的减振器支架,利用减振器支架可以制作出空腔,让空腔来制作出,同时拥有管形梁的优点和单片梁的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拥有低耗模块钣金成扭力梁,包括主梁和扭转梁加强板,所述主梁包括顶片和顺顶片上侧和下侧向下笔直或斜向弯折的前侧片和后侧片,顶片、前侧片、后侧片三侧包围形成为解剖面为底部无密封的方形或梯形结构,并形成主梁敞腔,在主梁的头尾,在前侧片、后侧片的最外沿裁切设置出弧形或U形或V形的侧梁套卡槽,通过侧梁套卡槽顶片裁切设置出顶贴板,前侧片、后侧片被裁切设置出底垫折页;所述侧梁套卡槽的后方,主梁敞腔的内部设置有扭转梁加强板,扭转梁加强板的直径不大于主梁直径,由平面钢板一体塑形,包括头端的侧梁底贴板部、中间的上扬板部、尾端的叉形板部,整体侧面形状为侧梁底贴板部平直向后延伸到达上扬板部逐渐向上抬起,达到叉形板部又平直或弧形弯折,在叉形板部的最前端向下弧形弯折;所述叉形板部横向设置稳定杆套槽,稳定杆套槽将叉形板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叉舌;所述扭转梁加强板的侧梁底贴板部横向与顶片平行设置在主梁敞腔的底部,上扬板部朝主梁敞腔内部朝顶片上扬设置,并最终由叉形板部贴合设置在顶片底部,使得主梁能形成前端敞口三角形的侧梁应力传导腔。作为优选所述侧梁底贴板部上,横向下凸设置有若干条外延导力凸槽。作为优选所述侧梁底贴板部的切边形状为S形状或J字形状或半圆弧形或L形状。主要是为了增强和侧梁底部的连接,并且依照不同的侧梁来进行上述的形状设计增强应力的传导,以及侧梁的直径进行适应。作为优选所述前侧片、后侧片的底部向外平直或弧形上翘弯折设置。能增加底部的承重能力避免竖直设置造成不良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后侧片中央从底部向上拱起设置,且后侧片沿中央还向弧形内凹0.5~12cm。作为优选所述扭转梁加强板贴合后侧片形状相互匹配。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特殊的主梁头端和尾端结构侧梁套卡槽,再在匹配的位置设置扭转梁加强板,扭转梁加强板是斜上设置的形成三角结构,这种三角结构正好能形成管形主梁的传导应力的空腔结构,这样就能拥有管型主梁连接侧梁后的技术效果,他造成的技术效果是扭转梁加强板能根据主梁和侧梁的形状、结构迅速的进行自身的大小、厚度、细节的槽体等的调节,而不是如管型梁需要整体重新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系统图。图2为整体后视结构图。图3为主梁后视结构图。图4为主梁侧面结构图。图5为主梁立体结构图。图6为扭转梁加强板主视立体结构图。图7为扭转梁加强板仰视结构图。图8为工字导套结构图。图9为8字导套结构图。图10为主梁组装应力传导稳定杆实施结构图。图11为实施侧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作为优选具体的说明:本技术中的连接以及连接方法主要指拉伸、弯折、焊接、卡扣和螺丝、螺栓的螺丝连接,以及铰接件的铰接连接,在现有技术中是本
内的固定生产制造和工艺方法,在本技术中如没有直接阐述连接方法的结构部件,都可以采用上述连接方法的一种或多种,在现有本领域技术员已经知晓的情况下,实施例中不赘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方向词主要指说书附图中相匹配的方向;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作为优选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拥有低耗模块钣金成扭力梁,本技术主梁的主体制作方法为将所有的钢板按照主梁最长的长度,再切割出顶片、前侧片、后侧片总长的宽度,得到相应的长和宽的钢板方片;将平板钢板放置在钢板剪裁机中,在按照已经设置好的侧梁套卡槽的尺寸,在钢板方片的头尾两侧进行切割;切割后的钢板方片放入涨型机器制作出顶片、前侧片、后侧片三侧包围形成为解剖面为底部无密封的方形或梯形结构,并形成主梁敞腔的主梁,并进一步加工出后侧片的弧形内凹;也就是图1和2所示,其中:一种拥有低耗模块钣金成扭力梁,包括主梁和扭转梁加强板,所述主梁包括,包括顶片(6)和顺顶片上侧和下侧向下笔直或斜向弯折的前侧片(8)和后侧片(9),顶片、前侧片、后侧片三侧包围形成为解剖面为底部无密封的方形或梯形结构,并形成主梁敞腔(10),在主梁的头尾,在前侧片、后侧片的最外沿裁切设置出弧形或U形或V形的侧梁套卡槽(11),通过侧梁套卡槽顶片裁切设置出顶贴板(12),前侧片、后侧片被裁切设置出底垫折页(13);所述侧梁套卡槽的后方,主梁敞腔的内部设置有扭转梁加强板(14),扭转梁加强板的直径不大于主梁直径,由平面钢板一体塑形,包括头端的侧梁底贴板部(15)、中间的上扬板部(16)、尾端的叉形板部(17),整体侧面形状为侧梁底贴板部平直向后延伸到达上扬板部逐渐向上抬起,达到叉形板部又平直或弧形弯折,在叉形板部的最前端向下弧形弯折;所述叉形板部横向设置稳定杆套槽(18),稳定杆套槽将叉形板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叉舌(19);如图6-7所示,扭转梁加强板是本技术的特殊结构,他可以扭转梁加强板是斜上设置的形成三角结构,这种三角结构正好能形成管形主梁的传导应力的空腔结构,这样就能拥有管型主梁连接侧梁后的技术效果,但是在这个技术效果之前,扭转梁加强板还能利用自身的翘扬结构固定住整个车架需要设置的稳定杆,这里稳定杆就是常用技术中普通设置的稳定杆,然后稳定杆会会如现有技术一样固定到侧梁中,所以又拥有区别现有技术的结构,他造成的技术效果是扭转梁加强板能根据主梁和侧梁的形状、结构迅速的进行调节,而不是如管型梁需要整体重新制作,而且他能直接将稳定杆悬置,可以适应插入侧梁,也可以更具要求直接悬置;所述扭转梁加强板的侧梁底贴板部横向与顶片平行设置在主梁敞腔的底部,上扬板部朝主梁敞腔内部朝顶片上扬设置,并最终由叉形板部贴合设置在顶片底部,使得主梁能形成前端敞口三角形的侧梁应力传导腔(20);这样就形成了管式主梁的类似空腔结构;在实施过程中,如图10所示,所述主梁敞腔中按照车辆设计要求设置一根稳定杆(21),这里的稳定杆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技术的传统稳定杆即可,并不需要另外独立开发设计就可以达到直接效果,稳定杆头尾从扭转梁加强板的稳定杆套槽中插入,进入侧梁应力传导腔中,并延伸至主梁头端和尾端外侧,在使用稳定杆还作为增强功能来设置有一种特殊的工字导套或8字导套(22),工字导套或8字导套套合在稳定杆插入稳定杆套槽的接触处。工字导套或8字导套能够固定并卡合稳定杆,工字导套主要会形成一种工字结构上方有月牙撑件,下方是半圆件用来在中间滑动和卡动,它的直径可以是稳定杆套槽的等距离长度,也可以更具自己所需要的应力和强度来进行制备,8字导套则是顶部会制作成1个环状,底部和工字套一样,整个工字导套或8字导套能够固定并卡合稳定杆,使得稳定杆在和扭转梁加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低耗的模块式主梁,其特征是:包括主梁和扭转梁加强板,所述主梁包括顶片和顺顶片上侧和下侧向下笔直或斜向弯折的前侧片和后侧片,顶片、前侧片、后侧片三侧包围形成为解剖面为底部无密封的方形或梯形结构,并形成主梁敞腔,在主梁的头尾,在前侧片、后侧片的最外沿裁切设置出弧形或U形或V形的侧梁套卡槽,通过侧梁套卡槽顶片裁切设置出顶贴板,前侧片、后侧片被裁切设置出底垫折页;所述侧梁套卡槽的后方,主梁敞腔的内部设置有扭转梁加强板,扭转梁加强板的直径不大于主梁直径,由平面钢板一体塑形,包括头端的侧梁底贴板部、中间的上扬板部、尾端的叉形板部,整体侧面形状为侧梁底贴板部平直向后延伸到达上扬板部逐渐向上抬起,达到叉形板部又平直或弧形弯折,在叉形板部的最前端向下弧形弯折;所述叉形板部横向设置稳定杆套槽,稳定杆套槽将叉形板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叉舌;所述扭转梁加强板的侧梁底贴板部横向与顶片平行设置在主梁敞腔的底部,上扬板部朝主梁敞腔内部朝顶片上扬设置,并最终由叉形板部贴合设置在顶片底部,使得主梁能形成前端敞口三角形的侧梁应力传导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低耗的模块式主梁,其特征是:包括主梁和扭转梁加强板,所述主梁包括顶片和顺顶片上侧和下侧向下笔直或斜向弯折的前侧片和后侧片,顶片、前侧片、后侧片三侧包围形成为解剖面为底部无密封的方形或梯形结构,并形成主梁敞腔,在主梁的头尾,在前侧片、后侧片的最外沿裁切设置出弧形或U形或V形的侧梁套卡槽,通过侧梁套卡槽顶片裁切设置出顶贴板,前侧片、后侧片被裁切设置出底垫折页;所述侧梁套卡槽的后方,主梁敞腔的内部设置有扭转梁加强板,扭转梁加强板的直径不大于主梁直径,由平面钢板一体塑形,包括头端的侧梁底贴板部、中间的上扬板部、尾端的叉形板部,整体侧面形状为侧梁底贴板部平直向后延伸到达上扬板部逐渐向上抬起,达到叉形板部又平直或弧形弯折,在叉形板部的最前端向下弧形弯折;所述叉形板部横向设置稳定杆套槽,稳定杆套槽将叉形板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叉舌;所述扭转梁加强板的侧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杨天洪徐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