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德洲专利>正文

一种聚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12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薄膜,它属于聚酯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15份、光稳定剂3‑8份、抗氧化剂3‑5份、分散剂1‑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5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50份。本工艺制备简单,制备过程中添加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使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卓越的抗紫外线效果,制备过程中涂覆表面涂层,表面涂层中包含水性树脂和聚噻吩,聚噻吩能够使包括有表面涂层的聚酯薄膜具有良好地抗静电性能,水性树脂能够使聚酯薄膜能进行在线拉伸,此种聚酯薄膜能应用与光学级领域,应用范围广。采用高温淋膜技术使制备的聚酯薄膜复合度非常牢固。

A Polyester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yester fil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yester film preparation. The raw material components of the polyester film are as follows: organic ultraviolet absorbent 10_15 phr, light stabilizer 3_8 phr, antioxidant 3_5 phr, dispersant 1_3 ph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40_50 phr, carboxylic acid modified copolyester 40_50 phr. This process is simple to prepare. Organic ultraviolet absorbent is added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hich makes the polyester film have good transparency and excellent anti-ultraviolet effect. Surface coatings are coated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ater-containing resin and polythiophene are included in the surface coatings. Polythiophene can make the polyester film including surface coatings have good antistatic properties. Waterborne resin can make the polyester thin. The film can be stretched on-line. This kind of polyester film can be applied in optical field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 composite degree of the prepared polyester film is very firm by high temperature film spray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薄膜,属于聚酯薄膜制备

技术介绍
:近几年,对光学用塑料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液晶显示器用面板,滤色片用保护膜,太阳电池用膜等光学用品的研究很盛行。因塑料材料易成型加工、轻便等特点而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光学薄膜根据其不同的用途,通常需要具有高折射率、低比重、成形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冲击性等性能要求。近几年来,对这些性能的要求更加提高,各种用于光学用途的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等被广泛研究。聚酯薄膜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由于相对于其他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高透明性及良好的加工性而被大量用于各种光学聚酯薄膜材料的深加工。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向聚酯中添加抗静电剂和表层涂布抗静电剂这两种方法来实现薄膜的抗静电性能。现有的抗静电薄膜中均通过向聚酯中添加微米级SiO2爽滑粒子来实现薄膜的抗黏连和爽滑效果,但由于微米级SiO2粒径较大,且添加量多,容易使薄膜形成晶点、雾点,薄膜无法应用于光学级领域。现在常用的抗紫外线薄膜的生产方式是在透明聚酯薄膜基础上涂布抗紫外线涂覆液,此种方法对涂布的精密性、均匀性以及涂布效果均要求较高,且成品率难以控制。且现有的淋复技术以opp薄膜为主,属于低温的材料,比较容易淋复,而聚酯薄膜为高温材料,其淋膜温度较高,所以一直以来聚酯薄膜的淋复是淋复工艺的瓶颈,因此,开发出具有低雾度、良好的透光性、卓越的抗紫外线效果和良好的抗静电效果的聚酯薄膜和高温淋复技术的聚酯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酯薄膜。本专利技术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15份、光稳定剂3-8份、抗氧化剂3-5份、分散剂1-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5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50份。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份、光稳定剂3份、抗氧化剂3份、分散剂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份。本专利技术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为:步骤a、制备厚片:将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好后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经结晶干燥后由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到达模头处经过滤器过滤杂质后挤出成厚片;步骤b、纵向拉伸:将步骤a挤出厚片经过冷鼓冷却,由纵拉机进行纵向拉伸,拉伸温度为70~100℃,拉伸速率为900~1100mm/min,拉伸倍率为2~4倍;步骤c、横向拉伸:将步骤b制备的产品经横拉机横向拉伸为半成品,所述横向拉伸的工艺条件为:拉伸温度为75~125℃,拉伸速率为950~1200mm/min,拉伸倍率为3~5倍;步骤d、双面淋膜工艺,将表面涂层的原料先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置在淋膜机内对步骤c制备的半成品进行双面淋膜,控制淋膜机的温度为300-320℃,淋膜厚度为1-2mm,即制得聚酯薄膜。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的表面涂层的原料包括水性树脂和聚噻吩,所述的水性树脂和聚噻吩的重量比为10∶1~20∶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工艺制备简单,制备过程中添加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使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卓越的抗紫外线效果,制备过程中涂覆表面涂层,表面涂层中包含水性树脂和聚噻吩,聚噻吩能够使包括有表面涂层的聚酯薄膜具有良好地抗静电性能,而水性树脂能够使聚酯薄膜能进行在线拉伸,此种聚酯薄膜能应用与光学级领域,应用范围较广,并且采用高温淋膜技术使制备的聚酯薄膜复合度非常牢固。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15份、光稳定剂3-8份、抗氧化剂3-5份、分散剂1-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5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50份。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份、光稳定剂3份、抗氧化剂3份、分散剂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份。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为:步骤a、制备厚片:将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好后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经结晶干燥后由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到达模头处经过滤器过滤杂质后挤出成厚片;步骤b、纵向拉伸:将步骤a挤出厚片经过冷鼓冷却,由纵拉机进行纵向拉伸,拉伸温度为70~100℃,拉伸速率为900~1100mm/min,拉伸倍率为2~4倍;步骤c、横向拉伸:将步骤b制备的产品经横拉机横向拉伸为半成品,所述横向拉伸的工艺条件为:拉伸温度为75~125℃,拉伸速率为950~1200mm/min,拉伸倍率为3~5倍;步骤d、双面淋膜工艺,将表面涂层的原料先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置在淋膜机内对步骤c制备的半成品进行双面淋膜,控制淋膜机的温度为300-320℃,淋膜厚度为1-2mm,即制得聚酯薄膜。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的表面涂层的原料包括水性树脂和聚噻吩,所述的水性树脂和聚噻吩的重量比为10∶1~20∶1。实施例: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为:步骤a、制备厚片:将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进行配比,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份、光稳定剂3份、抗氧化剂3份、分散剂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份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经结晶干燥后由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到达模头处经过滤器过滤杂质后挤出成厚片;步骤b、纵向拉伸:将步骤a挤出厚片经过冷鼓冷却,由纵拉机进行纵向拉伸,拉伸温度为80℃,拉伸速率为900mm/min,拉伸倍率为2倍;在纵向拉伸机出口处进行双面涂覆表面涂层,得半成品;步骤c、横向拉伸:将步骤b制备的产品经横拉机横向拉伸为半成品,所述横向拉伸的工艺条件为:拉伸温度为1-100℃,拉伸速率为950mm/min,拉伸倍率为4倍;步骤d、双面淋膜工艺,将表面涂层的原料先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置在淋膜机内对步骤c制备的半成品进行双面淋膜,控制淋膜机的温度为300℃,淋膜厚度为1mm,即制得聚酯薄膜,所述的步骤d中的表面涂层的原料包括水性树脂和聚噻吩,所述的水性树脂和聚噻吩的重量比为10∶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15份、光稳定剂3‑8份、抗氧化剂3‑5份、分散剂1‑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5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15份、光稳定剂3-8份、抗氧化剂3-5份、分散剂1-3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5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所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10份、光稳定剂3份、抗氧化剂3份、分散剂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份、羧酸类改性共聚酯4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为:步骤a、制备厚片:将聚酯薄膜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好后加入到混料机中混合,经结晶干燥后由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到达模头处经过滤器过滤杂质后挤出成厚片;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洲
申请(专利权)人:杨德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