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68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丝,包括探入段以及抵靠段,抵靠段具有预定型的卷曲状态,以及在血管内穿行的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定型的推力缓冲段以及抵靠段使得抵靠段弯曲后,探入段不再处于其切线位置,而是指向抵靠段中部区域,增大了左心室底部承载导丝推力的受力面积,避免了戳伤左心室壁的安全隐患。

A guide wi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uide wire, which comprises a probe section and a support section. The support section has a predefined curling state and an expansion state through the blood vessel.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inbound section no longer be in its tangent position after the inbound section is bent by the predetermined thrust buffer section and the inbound section, but point to the middle area of the inbound section, enlarges the stress area of the bottom of the left ventricle carrying the guide wire thrust, and avoids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of stabbing the left ventricula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丝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手术中用于预先建立通道并引导器械输送的导丝。
技术介绍
介入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小,侵害性少,是近些年迅速兴起并推广的医疗技术,通常需要专门的输送系统将诊疗器械、植入器械等输送至病变部位。一般输送系统主要包括鞘管、位于鞘管内的鞘芯以及操作手柄,沿远离操作者方向,鞘芯一般包括依次连接的芯管、支架固定头、安装段和引导头,进行瓣膜植入时,首先将覆有人造瓣膜的支架通过尾部的锁定件卡合到支架固定头上,鞘管套在鞘芯的外部,保持支架的压缩状态。参见图1,现有的导丝多为线性延伸的弹性金属丝,在用力拉伸的情况下为直线或略带弧度,以便于穿引进入血管,而后再体内释放展开。以介入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为例,预先经股动脉或者股静脉穿入较细的导丝1,导丝1的前端经主动脉瓣后进入左心室2,导丝1的前端局部卷曲在左心室底部形成支撑,之后将送装载有瓣膜的鞘管5沿导丝1送入,直至到达主动脉瓣3处,再后撤鞘管5释放支架4,支架4在体温的作用下膨胀。线性延伸的导丝在探入左心室后,顶部为大致沿直线向下延伸的探入段,底部为抵靠段,抵靠段在左心室侧壁和底部的作用下逐渐卷曲,但仍会在图1中的A区域产生较大的压力,由于该区域比较集中,压强较大,因此存在戳伤左心室壁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导丝存在戳伤心室壁的风险,提供一种带有预定型结构的导丝,分散了应力集中区域,降低了戳伤左心室壁的风险。一种导丝,包括探入段以及抵靠段,抵靠段具有预定型的卷曲状态,以及在血管内穿行的展开状态。本技术具有卷曲状态的抵靠段可以增大与左心室底部的接触面积,避免戳伤左心室壁的风险,由于左心室底部相对于血管具有更大的空间,因此卷曲状态下的抵靠段应尽可能贴合左心室,这样就需要较大的尺寸,二较大的尺寸难以在血管内穿行,因此抵靠段具有在血管内穿行的展开状态。所述探入段直接与抵靠段相连或通过预定型的推力缓冲段与所述抵靠段衔接。作为优选所述探入段通过预定型的推力缓冲段与所述抵靠段衔接。本技术在探入段与抵靠段的连接部位上增设了推力缓冲段,改变现有技术中探入段直接延伸与抵靠段顺应相连的结构,手术时可以改善操作者的手感,即使探入段的推力过大,仍可以通过推力缓冲段的形变进行吸收,以缓解局部压强集中的问题。作为优选,沿垂直探入段方向,所述抵靠段预定型的卷曲状态时的宽度为1.5~5cm。抵靠段的宽度指在垂直探入段方向上最宽部位的尺寸,大致上为卷曲结构最外圈的直径。作为进一步优选,沿垂直探入段方向,所述抵靠段的宽度为2~3.5cm。由于本导丝进入左心室后是通过抵靠段与左心室相抵,因此作为优选,所述抵靠段卷曲所绕的轴线与探入段延伸方向垂直。为了避免导丝末端带来的刺伤风险,作为优选,所述导丝的末端被抵靠段卷曲包络。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导丝的末端邻近抵靠段卷曲所绕的轴线。作为优选,在探入段推顶抵靠段的状态下,所述推力缓冲段具有沿推力方向的形变。探入段推顶抵靠段即探入段进一步朝左心室底部伸入,推力缓冲段在探入段的推顶以及抵靠段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形变,也借此实现“缓冲”的目的。作为优选,相对探入段和抵靠段各自的延伸趋势,所述推力缓冲段具有与两者均不同的延伸趋势。不同的延伸趋势之间既可以是圆滑过渡,也可以是具有明显的转折,延伸趋势例如沿直线、圆弧线、波浪线或螺旋线等,也可以其他复杂结构,但在整体结构特点或延伸方向或弯曲角度等方面,推力缓冲段与探入段和抵靠段相比均有变化,便于通过其形变转移受力方向以及改善推送手感。可选的,所述推力缓冲段为二维结构或三维结构。可选的,所述推力缓冲段为弧形结构、波浪结构或卷绕结构。波浪结构可以是简单的S形或具有多个重复周期,各个周期并不严格要求相同,形状上也可以略有变化,卷绕结构可以每一圈依次嵌套的螺旋形,也可以是每一圈逐步错开互不包含,但可以有相互交集的部位,各圈的卷绕方向可以相同或不同,各种结构类型既可以是二维结构也可是三维结构。可选的,所述探入段的延长线偏离抵靠段的切线位置或处在抵靠段的切线位置。作为优选,自探入段的末端起,推力缓冲段在整体上具有与抵靠段相反的圆周延伸方向,推力缓冲段为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10~450度。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10~90度。作为优选,所述探入段的延长线偏离抵靠段的切线位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探入段的延长线指向抵靠段中部。本技术通过预定型的推力缓冲段以及抵靠段使得抵靠段弯曲后,探入段不再处于其切线位置,而是指向抵靠段中部区域,增大了左心室底部承载导丝推力的受力面积,避免了戳伤左心室壁的安全隐患。可选的,自探入段的末端起,推力缓冲段在整体上具有与抵靠段相同的圆周延伸方向。相同的圆周延伸方向,可理解为由抵靠段起按顺时针方向折弯并延伸形成推力缓冲段,而后依然按顺时针方向卷曲抵靠段,反之同理。由于推力缓冲段具有不同的延伸趋势,因此在圆周延伸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推力缓冲段与抵靠段的弧度应具有变化,即两者以不同的弧度延伸。也可以是推力缓冲段在圆周延伸的同时还具有其他形变。作为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为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10~360度。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是指圆弧的起点和终点弧线所对应的圆心角角度。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270~360度。作为优选,自探入段的末端起,推力缓冲段在整体上具有与抵靠段相反的圆周延伸方向。相反的圆周延伸方向,可理解为由抵靠段起按顺时针方向折弯并延伸形成推力缓冲段,而后再按逆时针方向卷曲抵靠段。反之同理,由抵靠段起按逆时针方向折弯并延伸形成推力缓冲段,而后再按顺时针方向卷曲抵靠段。因此,推力缓冲段中的“反向”即相对于抵靠段的卷曲方向而言,指圆周方向相反。为了便于顺滑的穿入体内,作为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为圆弧形。若采用其他形状,则所述的圆周延伸方向应理解为弯折的大致趋势和朝向。作为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10~450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30~180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60~150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70~120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10~90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圆心角过小,会使得探入段偏离抵靠段切线位置并不明显,而圆心角过大引入不必要的过多迂回会增加穿入体内的难度,降低顺应性。作为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为S形。作为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为螺旋形状。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旋形状至少包括一层螺旋圈,所述螺旋形状为左螺旋或右螺旋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推力缓冲段卷曲所绕的轴线与探入段延伸方向同轴或平行。为了保证抵靠段与左心室底部的接触面积或长度,作为优选,所述抵靠段自延伸朝向与探入段延伸朝向一致起,继续卷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继续卷曲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270度。充分的卷曲可以避免继续卷曲部分的末端在受压下抵触左心室内壁,造成损伤。可选的,所述抵靠段处在同一平面内。即抵靠段沿光滑的曲线在一平面内延伸。为了保证抵靠段与左心室的接触面积或长度,以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所述抵靠段的至少一部分为线性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丝,包括探入段以及抵靠段,其特征在于,抵靠段具有预定型的卷曲状态,以及在血管内穿行的展开状态;所述探入段直接与抵靠段相连或通过预定型的推力缓冲段与所述抵靠段衔接;沿垂直探入段方向,所述抵靠段预定型的卷曲状态时的宽度为1.5~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丝,包括探入段以及抵靠段,其特征在于,抵靠段具有预定型的卷曲状态,以及在血管内穿行的展开状态;所述探入段直接与抵靠段相连或通过预定型的推力缓冲段与所述抵靠段衔接;沿垂直探入段方向,所述抵靠段预定型的卷曲状态时的宽度为1.5~5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探入段方向,所述抵靠段的宽度为2~3.5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段卷曲所绕的轴线与探入段延伸方向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末端被抵靠段卷曲包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末端邻近抵靠段卷曲所绕的轴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在探入段推顶抵靠段的状态下,所述推力缓冲段具有沿推力方向的形变。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相对探入段和抵靠段各自的延伸趋势,所述推力缓冲段具有与两者均不同的延伸趋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缓冲段为二维结构或三维结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缓冲段为弧形结构、波浪结构或卷绕结构。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段的延长线偏离抵靠段的切线位置。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段的延长线指向抵靠段中部。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入段的延长线偏离抵靠段的切线位置或处在抵靠段的切线位置。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自探入段的末端起,推力缓冲段在整体上具有与抵靠段相反的圆周延伸方向,推力缓冲段为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10~450度。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缓冲段对应的圆心角为10~90度。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自探入段的末端起,推力缓冲段在整体上具有与抵靠段相同的圆周延伸方向。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