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及其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554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及其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包括壳体,壳体内轴向设置有用于注入麻醉药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包括伸出壳体的给药端,给药端套设有与第一通道滑动连接的喷头,喷头外周包覆有用于储存麻醉药的软囊,软囊通过设置在喷头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一通道连通,喷头还设有用于在患者吸气状态下喷出麻醉药的第二通孔。该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克服了现有气管插管导丝无法配合患者自主呼吸完成给药及导丝进入气道的过程、无法控制给药量、给药效果不佳的问题,具有能够配合患者自主呼吸进行给药及导丝进入气道,且给药效果好的特点。

Respiratory-gu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guide wi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cheal intub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ath-gu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guide wi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cheal intubation,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The breath-gu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guide wire comprises a shell, and the first channel for injecting anesthetics is arranged axially in the shell. The first channel includes a drug delivery end extending out of the shell. The drug delivery end is sleeved with a nozzl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nnel. The nozzle is surrounded by a soft capsule for storing anesthetics. The soft caps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nnel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rranged on the nozzle, and the nozzle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nnel. A second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for ejecting anesthetics in the patient's breathing state. The breath-gu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guide wire overcom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tracheal intubation guide wire can not cooperate with the patient's autonomous breathing to complete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the guide wire entering the airway, can not control the dosage of the drug, and the effect of the administration is not goo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it can cooperate with the patient's autonomous breathing to administer the drug and the guide wire entering the airway, and the administr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及其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及其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它是急救和全身麻醉中保障患者气道通畅、有效通气供氧和避免误吸的重要技术。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术的解决办法主要有普通喉镜、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硬质纤支镜、环甲膜穿刺引导、bougie等。然而,上述解决办法都对直视声门要求比较高,当气道极度困难、声门显露不佳时,气管插管十分困难,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困扰。专利CN203777449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导丝,其导丝壳体内设置通道,在进行盲探插管或者声门显露不佳时,可以通过通道在表面喷洒麻醉药,也可以通过尾主孔自主呼吸气流二氧化碳检测鉴别气道,进而引导气管导管,使其顺利插入。然而,上述专利的多功能气管插管导丝无法配合患者自主呼吸完成给药及导丝进入气道的过程,无法控制给药量、给药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气管插管导丝无法配合患者自主呼吸完成给药及导丝进入气道的过程、无法控制给药量、给药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出一种能够配合患者自主呼吸进行给药及导丝进入气道,且给药效果好的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及其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轴向设置有用于注入麻醉药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伸出所述壳体的给药端,所述给药端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滑动连接的喷头,所述喷头外周包覆有用于储存所述麻醉药的软囊,所述软囊通过设置在所述喷头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喷头还设有用于在患者吸气状态下喷出所述麻醉药的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软囊位于所述喷头侧面,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喷头前端。优选的,所述喷头内设有缓冲组件。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件及弹性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给药端相连,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喷头远离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轴向设置有第二通道。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互独立。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患者声门的位置,固定所述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软囊输送麻醉药,患者吸气时,所述喷头向前移动至患者声门处,同时所述软囊弹性回缩并将所述软囊内的麻醉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喷出对患者声门进行麻醉,重复3次;向远离所述喷头的方向重新确定所述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的固定位置,所述固定位置根据患者声门到气道之间的距离确定,通过患者吸气力量将所述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吸入患者气道,所述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对患者气道进行麻醉,并引导气管导管插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避免了传统插管方式对声门显露的依赖,能够配合患者自主呼吸进行给药及导丝进入气道,且给药效果好,适用于各种保留自主呼吸的慢诱导全麻插管;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通过在喷头内设置缓冲组件,实现了对喷头的保护,同时避免了插管过程对人体的伤害;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设置第二通道,一方面可用于对患者气管进行快速给药,实现对患者气道的快速麻醉,另一方面通过第二通道对呼出气CO2进行监测,实现了鉴别气道的目的,以便顺利插管;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避免了传统插管方式对声门显露的依赖,降低了气管插管的难度,为极困难气道插管提供了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给药过程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壳体;2、第一通道;21、给药端;3、喷头;31、软囊;32、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缓冲组件;341、固定件;342、弹性件;4、第二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包括壳体1,壳体1内轴向设置有用于注入麻醉药的第一通道2,第一通道2包括伸出壳体1的给药端21,给药端21套设有与第一通道2滑动连接的喷头3,喷头3外周包覆有用于储存麻醉药的软囊31,软囊31通过设置在喷头3上的第一通孔32与第一通道2连通,喷头3还设有用于在患者吸气状态下喷出麻醉药的第二通孔33。上述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可以配合患者的自主呼吸对患者声门进行给药麻醉,具体的,如图2b所示,患者吸气时,喷头3向前移动至患者声门处,同时软囊31弹性回缩并将软囊31内的麻醉药通过第一通孔32挤回喷头3内,继而通过第二通孔33喷出对患者声门进行麻醉。需要说明的是,该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通过设置与第一通道2滑动连接的喷头3及在喷头3上设置软囊31,一方面实现了配合患者的自主呼吸实现对患者声门的给药过程,克服了传统插管方式对声门显露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软囊31的弹性回缩力喷出给药,有助于控制给药量,且该种给药方式实现了均匀给药,提高了给药效果。同时,为了使得软囊31内的麻醉药全部快速喷出,提高给药效果,第一通孔32及第二通孔33可以各包括多个通孔。另外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通过第一通道2向软囊31内补充麻醉药,多次麻醉,以实现对患者声门的全面麻醉。该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避免了传统插管方式对声门显露的依赖,能够配合患者自主呼吸进行给药及导丝进入气道,且给药效果好,适用于各种保留自主呼吸的慢诱导全麻插管。为了进一步提高给药效果,软囊31位于喷头3侧面,第二通孔33位于喷头3前端。该设置有利于在患者吸气时,软囊31通过弹性回缩力将软囊31内的麻醉药全部喷出并喷向患者声门处,一方面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进药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将麻醉药喷向患者声门部位,提高给药效果。为了实现对喷头3的保护,喷头3内设有缓冲组件34。进一步的,缓冲组件34包括固定件341及弹性件342,固定件341与给药端21相连,弹性件342处于固定件341与喷头3远离第二通孔33之间。该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轴向设置有用于注入麻醉药的第一通道(2),所述第一通道(2)包括伸出所述壳体(1)的给药端(21),所述给药端(21)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2)滑动连接的喷头(3),所述喷头(3)外周包覆有用于储存所述麻醉药的软囊(31),所述软囊(31)通过设置在所述喷头(3)上的第一通孔(32)与所述第一通道(2)连通,所述喷头(3)还设有用于在患者吸气状态下喷出所述麻醉药的第二通孔(33)。

【技术特征摘要】
1.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轴向设置有用于注入麻醉药的第一通道(2),所述第一通道(2)包括伸出所述壳体(1)的给药端(21),所述给药端(21)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2)滑动连接的喷头(3),所述喷头(3)外周包覆有用于储存所述麻醉药的软囊(31),所述软囊(31)通过设置在所述喷头(3)上的第一通孔(32)与所述第一通道(2)连通,所述喷头(3)还设有用于在患者吸气状态下喷出所述麻醉药的第二通孔(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囊(31)位于所述喷头(3)侧面,所述第二通孔(33)位于所述喷头(3)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内设有缓冲组件(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引导式气管插管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4)包括固定件(341)及弹性件(342),所述固定件(341)与所述给药端(21)相连,所述弹性件(342)处于所述固定件(341)与所述喷头(3)远离所述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永新王丽娥鲍永岩刘丹陈作雷张海青魏建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