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发久专利>正文

介入导丝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34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在固定块的块体上设有导丝槽,在导丝槽的一个侧壁设有固定摩擦块,在导丝槽的另一个侧壁设有径向滑块,径向滑块朝向导丝槽的一侧侧壁设有动摩擦块。所述的动摩擦块与固定摩擦块交错布置。通过设置的导丝槽、径向滑块、固定摩擦块和动摩擦块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握持导丝,增大操作的精确性,避免医生在握持导丝的过程中打滑。

Interventional guide wire fix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rvening guide wire fixing device, in which a guide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block of the fixing block, a fixed friction block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wall of the guide slot, a radial slider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wall of the guide slot, and a moving friction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guide slot. The dynamic friction block and the fixed friction block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By setting the guide groove, the radial slider, the fixed friction block and the dynamic friction block, the guide wire can be held according to the need, and the accuracy of operation can be increased, so as to avoid the doctor slipping in the process of holding the guide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导丝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行介入手术过程中,需要将导丝穿入到血管中,由于血管的弯折较多,需要医生精细的动作导丝完成穿入操作。现有的导丝直径较细,在部分需要转动导丝的操作中,容易打滑,这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将导丝或导管的位置暂时的固定,以腾出手去进行其他操作。现有技术中未见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能够便于握持导丝,实现不打滑的转动操作,优选的方案中,能够暂时将导丝或导管固定,避免移位造成误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在固定块的块体上设有导丝槽,在导丝槽的一个侧壁设有固定摩擦块,在导丝槽的另一个侧壁设有径向滑块,径向滑块朝向导丝槽的一侧侧壁设有动摩擦块。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动摩擦块与固定摩擦块交错布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径向滑块位于径向滑槽内,在径向滑槽的两端通过簧片与径向滑块连接,在默认状态下,动摩擦块位于径向滑槽的投影面之内。优选的方案中,在导丝槽的侧壁还设有轴向滑槽,轴向滑槽与径向滑槽连通,在轴向滑槽内设有轴向滑块,径向滑块上设有第一斜面,轴向滑块上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接触,以将轴向滑块的轴向运动转换为径向滑块的径向运动。优选的方案中,在径向滑槽的两端还设有第三斜面,以减少对簧片的干涉。优选的方案中,在块体的外壁设有摩擦环。优选的方案中,在块体的两端设有卡环。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卡环一端与导丝槽的一个侧壁铰接,另一端与导丝槽的另一个侧壁可分离的活动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可分离的活动连接为卡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块与固定座可分离的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底部设有吸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导丝槽、径向滑块、固定摩擦块和动摩擦块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握持导丝,增大操作的精确性,避免医生在握持导丝的过程中打滑。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固定座能够暂时的固定导丝或导管,便于腾出手进行其他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丝1,固定块2,块体21,导丝槽22,固定摩擦块23,簧片24,径向滑块25,第一斜面26,第二斜面27,轴向滑块28,轴向滑槽29,径向滑槽201,第三斜面202,动摩擦块203,卡环204,摩擦环205,固定座3,吸盘3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在固定块2的块体21上设有导丝槽22,在导丝槽22的一个侧壁设有固定摩擦块23,在导丝槽22的另一个侧壁设有径向滑块25,径向滑块25朝向导丝槽22的一侧侧壁设有动摩擦块203。由此结构,通过按压径向滑块25即可在将导丝1握持和松开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便于医生的精细操作。在握持状态下,由于块体21的直径增大,操作导丝转动非常方便而不会打滑。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动摩擦块203与固定摩擦块23交错布置。最低的数量是三个,较优的数量是5个,本例中三个固定摩擦块23和两个动摩擦块203较错布置,由此结构提高对导丝1的握持力,本例中的动摩擦块203和固定摩擦块23采用医用硅胶。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径向滑块25位于径向滑槽201内,在径向滑槽201的两端通过簧片24与径向滑块25连接,在默认状态下,动摩擦块203位于径向滑槽201的投影面之内。由此结构,在默认状态下,由于簧片24的作用使径向滑块25不会干涉到导丝1,从而便于送丝操作。优选的方案中如图1,在导丝槽22的侧壁还设有轴向滑槽29,轴向滑槽29与径向滑槽201连通,在轴向滑槽29内设有轴向滑块28,径向滑块25上设有第一斜面26,轴向滑块28上设有第二斜面27,第一斜面26与第二斜面27接触,以将轴向滑块28的轴向运动转换为径向滑块25的径向运动。本例中第一斜面26和第二斜面27的倾斜度小于5°,因此具有自锁的效果,便于握持。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在径向滑槽201的两端还设有第三斜面202,以减少对簧片24的干涉。由此结构,可以利用径向滑槽201的端部内壁给径向滑块25提供导向。图1中为便于观察加大了径向滑块25与径向滑槽201两端部内壁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方案如图2、4中,在块体21的外壁设有摩擦环205。由此结构,便于手部的握持,避免打滑。优选的方案如图3、4中,在块体21的两端设有卡环204。由此结构,便于将导丝1套住,避免导丝1从导丝槽22内脱出。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卡环204一端与导丝槽22的一个侧壁铰接,另一端与导丝槽22的另一个侧壁可分离的活动连接。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可分离的活动连接为卡接。在块体21设有凸起,而在卡环204的端部设有凹槽,当凸起位于凹槽内,即被卡接。优选的方案如图4中,所述的固定块2与固定座3可分离的固定连接,在固定座3的底部设有吸盘31。由此结构,便于暂时固定导丝1。本例中的固定块2采用长圆形结构。固定座3上设有带有半圆槽的卡板,用于与固定块2可分离的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卡环204开启,将导丝1放入到导丝槽22内,即可正常操作导丝1,此时固定块2不会对导丝产生影响,当需要转动导丝1,沿轴向拨动轴向滑块28,通过第一斜面26和第二斜面27的传动,使径向滑块25沿径向运动,固定摩擦块23和动摩擦块203将导丝1握持,以便于医生操作。当需要暂时固定导丝1时,将固定座3吸附在固定物,例如患者穿刺附近的体表,将固定块2卡入到固定座3内即可。本例中的块体21为两块拼装的结构,以便于安装簧片24、径向滑块25和轴向滑块28。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在固定块(2)的块体(21)上设有导丝槽(22),在导丝槽(22)的一个侧壁设有固定摩擦块(23),在导丝槽(22)的另一个侧壁设有径向滑块(25),径向滑块(25)朝向导丝槽(22)的一侧侧壁设有动摩擦块(203);所述的动摩擦块(203)与固定摩擦块(23)交错布置;所述的径向滑块(25)位于径向滑槽(201)内,在径向滑槽(201)的两端通过簧片(24)与径向滑块(25)连接,在默认状态下,动摩擦块(203)位于径向滑槽(201)的投影面之内;在导丝槽(22)的侧壁还设有轴向滑槽(29),轴向滑槽(29)与径向滑槽(201)连通,在轴向滑槽(29)内设有轴向滑块(28),径向滑块(25)上设有第一斜面(26),轴向滑块(28)上设有第二斜面(27),第一斜面(26)与第二斜面(27)接触,以将轴向滑块(28)的轴向运动转换为径向滑块(25)的径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导丝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在固定块(2)的块体(21)上设有导丝槽(22),在导丝槽(22)的一个侧壁设有固定摩擦块(23),在导丝槽(22)的另一个侧壁设有径向滑块(25),径向滑块(25)朝向导丝槽(22)的一侧侧壁设有动摩擦块(203);所述的动摩擦块(203)与固定摩擦块(23)交错布置;所述的径向滑块(25)位于径向滑槽(201)内,在径向滑槽(201)的两端通过簧片(24)与径向滑块(25)连接,在默认状态下,动摩擦块(203)位于径向滑槽(201)的投影面之内;在导丝槽(22)的侧壁还设有轴向滑槽(29),轴向滑槽(29)与径向滑槽(201)连通,在轴向滑槽(29)内设有轴向滑块(28),径向滑块(25)上设有第一斜面(26),轴向滑块(28)上设有第二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久
申请(专利权)人:李发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