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端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8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端压模具,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模具基座,模具基座包括下部的底台、设置在底台上的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支撑体上的固定模具,固定模具的中心处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在固定模具的顶部设有活动模片,活动模片下部设有穿过通孔的连接件,连接件下部连接有上钳口,在底台上对应于上钳口的位置设置有下钳口;活动模片上开设有“U”型槽,在固定模具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垫块,限位垫块为“凸”字型,限位垫块的凸出部分朝向“U”型槽的开口内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模具因碰撞而发生的损伤,提高端压模具的使用寿命。

An Anti-collision End-press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端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线束端子压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撞端压模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线束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端压机对线束进行端子压接,端压模具是端压机上进行端子端压的机构,端子端压时使用的端压模具靠机械力将端子和电线铜芯压接在一起,现有的端压模具主要组成部分为底部的基座和上部的可移动模片,端压模具在工作时,上部的可移动模片上下移动,由于重力作用,下降速度快时,存在撞坏模片的风险,并且当模片下落时,可能会产生位移,造成模片位置偏差,影响端压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撞端压模具,其结构更加稳定,且能够避免模具因碰撞造成的损伤、松动和位移偏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防撞端压模具,包括设置在端压机上的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基座,所述模具基座包括下部的底台、设置在所述底台上的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固定模具,所述固定模具的中心处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设有活动模片,所述活动模片下部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部连接有上钳口,在所述底台上对应于所述上钳口的位置设置有下钳口;所述活动模片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朝向模具基座的前侧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垫块,所述限位垫块为“凸”字型,包括横向部分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部分前侧的凸出部分,所述限位垫块的凸出部分朝向所述“U”型槽的开口内部设置,所述限位垫块的凸出部分与所述“U”型槽的宽度相匹配;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表面上覆设有缓压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端压模具的模具基座由底台、支撑体和固定模具三部分构成,结构更加稳定,固定模具的中部开设通孔,上钳口通过连接件与上部活动模片连接,活动模片在端压机的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在上钳口和下钳口之间完成端子的压接;活动模片上设置“U”型槽,在固定模具的顶部设置限位垫块,限位垫块的凸出部分与“U”型槽的开口部分宽度相匹配,当活动模片落在固定模具上时,该凸出部分被卡在“U”型槽的开口部分内,能够避免在活动模片上下移动时发生位置的移动,防止位移偏差,保证端子压接的工作的一致性;在固定模具的顶部覆设缓压层,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活动模片与固定模具直接接触,防止活动模片下落时由于重力作用与固定模具之间发生碰撞,保护上模片和固定模具的安全。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具为金属材质,在所述限位垫块的横向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磁铁柱,所述限位垫块通过所述磁铁柱吸附固定在所述固定模具上。通过磁铁柱安装限位垫块,可实现快速拆装。优选的,所述缓压层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底台的一个拐角处。优选的,所述底台、支撑体和上模具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防撞端压模具结构更加稳定,限位垫块的设置,与活动模片上的“U”型槽相配合,能够起到当活动模片落在固定模具上时,该凸出部分被卡在“U”型槽的开口部分内,能够避免在活动模片上下移动时发生位置的移动,防止位移偏差,保证端子压接的工作的一致性;固定模具顶部设置的缓压层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活动模片与固定模具直接接触,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碰撞,保护上模片和固定模具的安全;本技术防撞端压模具能够减少模具因碰撞而发生的损伤,提高端压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撞端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模具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工作台,2为底台,3为支撑体,4为固定模具,5为活动模片,6为上钳口,7为下钳口;8为“U”型槽,9为限位垫块,10为缓压层,11为磁铁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撞端压模具,参见图1、图2,包括设置在端压机上的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模具基座。模具基座包括下部的底台2、设置在底台2上的支撑体3,以及设置在支撑体3上的固定模具4,固定模具4的中心处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在固定模具4的顶部设有活动模片5,活动模片5下部设有穿过通孔的连接件,连接件下部连接有上钳口6,在底台2上对应于上钳口6的位置设置有下钳口7。活动模片5上开设有“U”型槽8,“U”型槽8的开口朝向模具基座的前侧设置,在固定模具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垫块9,限位垫块9为“凸”字型,包括横向部分和设置在横向部分前侧的凸出部分,限位垫块9的凸出部分朝向“U”型槽8的开口内部设置,限位垫块9的凸出部分与“U”型槽8的宽度相匹配;在固定模具4的顶部表面上覆设有橡胶材质的缓压层10。其中,固定模具4为金属材质,在限位垫块9的横向部分的两端分别设有磁铁柱11,限位垫块9通过磁铁柱11吸附固定在固定模具4上。且底台2、支撑体3和上模具4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撑体3设置在底台2的一个拐角处。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端压机上的其他部件如进线机构、端子输送机构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部件来配合使用,其中上模片的驱动机构、上钳口的连接件以及其各自的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均可采用现有的部件、设置方式和控制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详述。本技术防撞端压模具的具体工作方式为:活动模片通过端压机的驱动机构来控制,实现上下移动,进而控制上钳口和下钳口来实现端子压接,在活动模片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垫块和缓压层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护活动膜片和固定模具的作用,能够避免活动模片和固定模具直接接触,防止活动模片因下降速度快而产生较大的碰撞力,避免固定模具因碰撞而造成损伤;限位垫块与活动模片上的“U”型槽相配合,能够避免活动模片下落时发生位移偏差,使该端压模具结构更加稳定,端压工作的一致性更高。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端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端压机上的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基座,所述模具基座包括下部的底台、设置在所述底台上的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固定模具,所述固定模具的中心处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设有活动模片,所述活动模片下部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部连接有上钳口,在所述底台上对应于所述上钳口的位置设置有下钳口;所述活动模片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朝向模具基座的前侧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垫块,所述限位垫块为“凸”字型,包括横向部分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部分前侧的凸出部分,所述限位垫块的凸出部分朝向所述“U”型槽的开口内部设置,所述限位垫块的凸出部分与所述“U”型槽的宽度相匹配;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表面上覆设有缓压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端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端压机上的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基座,所述模具基座包括下部的底台、设置在所述底台上的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固定模具,所述固定模具的中心处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设有活动模片,所述活动模片下部设有穿过所述通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部连接有上钳口,在所述底台上对应于所述上钳口的位置设置有下钳口;所述活动模片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朝向模具基座的前侧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垫块,所述限位垫块为“凸”字型,包括横向部分和设置在所述横向部分前侧的凸出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毋淘淘梁爱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上河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