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18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叉脚下端设有爪钩,上端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减震杆,减震杆内设有弹簧,弹簧上端设有缓冲件,缓冲件上端接有滑动板,叉脚上端和套筒下端设有通孔,螺栓贯穿通孔将叉脚和套筒连接在一起,滑动板上端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正面和背面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钉,横杆上设有通孔,连接杆卡接在支撑杆上端的凹槽内,且连接杆的卡接端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支撑杆、横杆和连接杆,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前管,前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前管的下端设有插接管,插接管的两端均套装有套管,爪钩侧面设有圆孔,叉脚之间设有挡泥板。

A Stable Earthquake Absorbing Front Fork of Mountain Bik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fork of a stable shock absorber mountain bike. The lower end of the fork foot is provided with a claw hook, the upp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the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buffer, the upper end of the buffer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fork foo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leeve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bolt through holes connect the fork foot with the sleeve, and the end of the sliding plate is welde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screw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s, cross rod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connecting rod is clamped in the groov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clamping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screw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upporting rod, cross rod and connecting rod, and is fixed by locking nu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pipe, and the top of the front pipe. The end is a free e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ocket pipe. Both ends of the socket pipe are provided with a sleeve, the side of the claw hook is provided with a round hole, and the mud-proof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ork f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
本技术涉及一种山地车配件
,具体是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山地车的前叉大多都在两叉脚之间设置叉桥,这种叉桥直接与外管连接的方式,容易导致自行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稳定性较差;现有的山地车前叉多为整体式结构,不易检修;现有的山地车前叉减震方式多数是通过前叉的双腿减震,即在前叉的双腿中分别设置减震元件,双腿中的减震元件的压缩和回弹不能保持一致,导致车体容易发生倾斜,影响骑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包括叉脚、爪钩、螺栓、套筒、减震杆、弹簧、缓冲件、滑动板、支撑杆、锁紧螺母、横杆、连接杆、插接管、套管、前管、圆孔和挡泥板,所述叉脚下端设有爪钩,叉脚上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端接有滑动板,所述叉脚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套筒下端设有通孔,叉脚和套筒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板上端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正面和背面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钉,所述横杆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卡接在支撑杆上端的凹槽内,且连接杆卡接在支撑杆内的一端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支撑杆、横杆和连接杆,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前管,前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前管的下端设有插接管,插接管的两端均套装有套管,所述爪钩侧面设有圆孔,所述叉脚之间设有挡泥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减震杆为空心圆杆,便于滑动板在内部滑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缓冲件为橡胶材料制作的半球形结构,且缓冲件上端为平面,弧形面向下放置,在缓冲件在减震过程中减少与底面的接触面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撑杆上端内壁的通孔与横杆和连接杆上的通孔直径一致,降低因尺寸不匹配导致在骑行过程中部件之间的晃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叉脚、爪钩、螺栓、套筒、减震杆、弹簧、缓冲件、滑动板、支撑杆和连接杆均关于前管对称,避免不对称设置导致的车体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支撑杆之间设置横杆,能够加强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升稳固性;各部件之间采用螺钉配合连接,便于组装拆卸和维修;通过横杆与支撑杆相连接,在减震过程中能够对支撑杆进行限位,且能够使弹簧压缩和回弹保持一致,避免在骑行过程中出现车体的倾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中支撑杆与横杆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的左视图。图4为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中减震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叉脚1、爪钩2、螺栓3、套筒4、减震杆5、弹簧6、缓冲件7、滑动板8、支撑杆9、锁紧螺母10、横杆11、连接杆12、插接管13、套管14、前管15、圆孔16、挡泥板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包括叉脚1、爪钩2、螺栓3、套筒4、减震杆5、弹簧6、缓冲件7、滑动板8、支撑杆9、锁紧螺母10、横杆11、连接杆12、插接管13、套管14、前管15、圆孔16和挡泥板17,所述叉脚1下端设有爪钩2,叉脚1上端设有套筒4,所述套筒4内设有减震杆5,所述减震杆5内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上端设有缓冲件7,缓冲件7为橡胶材料制作的半球形结构,且缓冲件7上端为平面,弧形面向下放置,在缓冲件7在减震过程中减少与底面的接触面积,所述缓冲件7上端接有滑动板8,减震杆5为空心圆杆,便于滑动板8在内部滑动,所述叉脚1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套筒4下端设有通孔,叉脚和套筒4通过螺栓3固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板8上端焊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正面和背面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钉,在支撑杆9之间设置横杆11,能够加强支撑杆9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升稳固性,所述横杆11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12卡接在支撑杆9上端的凹槽内,且连接杆12卡接在支撑杆9内的一端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支撑杆9、横杆11和连接杆12,通过锁紧螺母10进行固定,支撑杆9上端内壁的通孔与横杆11和连接杆12上的通孔直径一致,降低因尺寸不匹配导致在骑行过程中部件之间的晃动,通过横杆11与支撑杆9相连接,在减震过程中能够对支撑杆9进行限位,且能够使弹簧6压缩和回弹保持一致,避免在骑行过程中出现车体的倾斜,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前管15,前管15的上端为自由端,前管15的下端设有插接管13,插接管13的两端均套装有套管14,所述爪钩2侧面设有圆孔16,所述叉脚1之间设有挡泥板17,各部件之间采用螺钉配合连接,便于组装拆卸和维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前管15的上端为自由端,前管15的下端设有插接管13,插接管13的两端均套装有套管14,便于和山地车相连接,前管15下端两侧设有连接杆12,支撑杆9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正面和背面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钉,连接杆12另一端卡接在支撑杆9上端的凹槽内,且连接杆12与支撑杆9连接端设有通孔,横杆11设置在支撑杆9之间,且横杆11两端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支撑杆9、横杆11和连接杆12,通过锁紧螺母10进行固定,支撑杆9在减震杆5内向下滑动时,横杆11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弹簧6在减震杆5内压缩和回弹时,横杆11能够使支撑杆9保持运动一致,避免车体出现倾斜,减震杆5内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上端设有缓冲件7,缓冲件7上端接有滑动板8,减震杆5为空心圆杆,便于滑动板8在内部滑动,前管15受力时,前管15压动连接杆12,连接杆12受力向下推动支撑杆9,滑动板8下端连接有缓冲件7,缓冲件7下端设有弹簧6,滑动板8受力压动缓冲件7和弹簧6在减震杆5内运动,达到减震的目的,缓冲件7下端面为弧形,减少缓冲件7与减震杆5底面的接触面积,能够在滑动板8向下运动时,通过缓冲件7下端面的弧形结构,避免与减震杆5底面的冲撞,从而提高减震效果,部件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利于维修。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包括叉脚、爪钩、螺栓、套筒、减震杆、弹簧、缓冲件、滑动板、支撑杆、锁紧螺母、横杆、连接杆、插接管、套管、前管、圆孔和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脚下端设有爪钩,叉脚上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端接有滑动板,所述叉脚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套筒下端设有通孔,叉脚和套筒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板上端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正面和背面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钉,所述横杆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卡接在支撑杆上端的凹槽内,且连接杆卡接在支撑杆内的一端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支撑杆、横杆和连接杆,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前管,前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前管的下端设有插接管,插接管的两端均套装有套管,所述爪钩侧面设有圆孔,所述叉脚之间设有挡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固型减震山地车前叉,包括叉脚、爪钩、螺栓、套筒、减震杆、弹簧、缓冲件、滑动板、支撑杆、锁紧螺母、横杆、连接杆、插接管、套管、前管、圆孔和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脚下端设有爪钩,叉脚上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端接有滑动板,所述叉脚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套筒下端设有通孔,叉脚和套筒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板上端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正面和背面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钉,所述横杆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卡接在支撑杆上端的凹槽内,且连接杆卡接在支撑杆内的一端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支撑杆、横杆和连接杆,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鼎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