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置式前减振器及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倒置式前减振器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现有倒置式前减振器作为电动车、摩托车或其他车辆的一部分,可缓和与衰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倒置式前减振器主要由外管、内管、连杆、减震簧及阻尼器等零部件组成,其中,内管内还设有内衬管和导向结构,减震簧设置于导向结构且一端抵接内衬管。在倒置式前减振器往复运动过程中,内衬管会相对内管管壁运动而使减震簧压缩或复原,但内衬管与内管管壁产生摩擦,会造成减振器内部摩擦增加,从而影响减振器往复运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倒置式前减振器往复运动过程中,内衬管相对内管内壁运动产生摩擦,影响减振器往复运动灵活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往复运动灵敏的倒置式前减振器及电动车。一种倒置式前减振器,外管;内管,该内管的下端用于接收振源,该内管的上端从该外管的下端伸入该外管内,该内管与该外管滑动连接;阻尼器,设置于该内管内,该阻尼器包括筒体、均设置于筒体内的活塞及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与该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于该筒体的一端,且与该外管的上端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置式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内管的下端用于接收振源,所述内管的上端从所述外管的下端伸入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滑动连接;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内管内,所述阻尼器包括筒体、均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活塞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筒体的一端,且与所述外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内管的下端;衬管结构,设置于所述内管内,且一端与所述内管的下端抵接;以及减震簧,设置于连杆,且预压于所述外管的上端与所述衬管结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置式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内管的下端用于接收振源,所述内管的上端从所述外管的下端伸入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滑动连接;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内管内,所述阻尼器包括筒体、均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活塞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筒体的一端,且与所述外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内管的下端;衬管结构,设置于所述内管内,且一端与所述内管的下端抵接;以及减震簧,设置于连杆,且预压于所述外管的上端与所述衬管结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管结构套设于所述阻尼器的所述筒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置式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簧套设于所述阻尼器的所述筒体及所述连杆,且预压于所述外管的上端与所述衬管结构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置式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闽,程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三华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