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81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重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配重件,其活动连接在第二基座上,以及平衡梁,其通过支撑轴承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其中,所述平衡梁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驱动单元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配重件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其工作过程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强且可平衡负载等优点。

A counterweight mechanism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ounterweight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driving unit fixed on the first base; a counterweight, which is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base and a balancing beam, which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ase through a supporting bearing assembly; where the first end of the balancing beam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unit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ther of the balancing beam. One en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ounterweight through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appl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fast response, strong stability and load balan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重机构
本申请属于机械配重
,具体涉及一种配重机构。
技术介绍
直线驱动单元,比如直线电机和电机丝杠模组等,在垂直方向运动时,负载和模组动平台(丝杠螺母或电机动子)的重力对驱动单元运动造成很大阻力。为客服重力,往往需要更大功率的驱动单元。对于直线电机还有额外的问题。直线电机运用于垂直方向的运动时,由于其电机动子本身的重力问题,当电机出现断电情况时,会带动整个电机动子部分下落,容易撞到工件,而且向上和向下运动时受重力影响,所需要力不平衡时,会限制设备整体的运行效率。现有技术采用配重件来抵消这部分的重力,配重件与直线驱动单元之间通常采用钢丝绳进行连接,但是由于钢丝绳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磨损等消耗容易发生断裂,且其工作过程中力的传递速度慢,且运行不稳定,这也会大幅限制设备整体的运行效率。再者,公开号为CN20722966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运用在长行程直线运动中的配重装置,其包括垂直安装基座,垂直安装基座上竖直平行设置有直线电机导轨和配重块导轨,直线电机导轨上设置有直线电机模组,直线电机线缆坦克链设置在垂直安装基座的侧面,配重块导轨上设有配重块,垂直安装基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直接设置有皮带,皮带一侧连接直线电机模组,皮带另一侧串联连接配重块。其通过皮带轮以及配合使用的皮带实现直线电机模组与配重块的连接,长时间工作中的皮带轮以及皮带也因为啮合度以及润滑程度等原因,容易出现故障。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配重机构,其除了抵消直线驱动单元动平台(电机转子或丝杠螺母)本身的重量外,更重要地是平衡负载,显著降低直线驱动单元功率需求。申请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其工作过程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强且可平衡负载的配重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具有如下构成:一种配重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配重件,其活动连接在第二基座上,以及平衡梁,其通过支撑轴承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其中,所述平衡梁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驱动单元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配重件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件、滑动件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件通过滑动连接组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缸体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其中,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安装件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块匹配设置的第一导轨,其中,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上还设有一用于安装支撑杆的通孔,其中,所述支撑杆通过转动副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承组件包括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平衡梁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承的安装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承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其中,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支撑轴承的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件通过安装框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其中,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导轨匹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件包括多个配重砝码。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上还设于安装耳,其通过转动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梁的第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梁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梁为框架结构,其中,所述平衡梁沿其中心轴对称设置,且所述平衡梁沿其中心轴的中垂面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上还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安装所述平衡梁,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供所述平衡梁转动使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倾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均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由于各部件之间的刚性连接使其工作过程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强且可平衡负载等优势;本申请采用平衡梁进行力的传递,其运行稳定可靠,不易出故障,后续维护也比较方便,且平衡梁为轴对称结构,其进一步增加了运行的稳定可靠性;本申请采用支撑轴承组件可为平衡梁提供转动支点和支撑作用,该支撑轴承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经济,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本申请配重机构的立体图;图2:本申请配重机构的平面图;图3:本申请中第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申请中第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申请中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申请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申请中配重件及安装框架的安装示意图一;图8:本申请中配重件及安装框架的安装示意图二;图9:本申请中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本申请中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本申请中平衡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2:本申请中支撑轴承组件使用状态图;图13:本申请中支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配重机构,包括:驱动单元30,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10上;配重件40,其活动连接在第二基座20上,以及平衡梁50,其通过支撑轴承组件6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10上;其中,所述平衡梁5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杆70与所述驱动单元30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梁5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80与所述配重件40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单元30的驱动作用下,配重件40的重力可通过平衡梁50传递至下文所述的驱动单元30的滑动件32上。本实施例采用平衡梁50传递力,且配合各部件之间的刚性连接,其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强、适用范围广且可平衡负载等优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基座10上还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二凹槽12供所述平衡梁50转动使用,在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之间安装所述平衡梁50。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对称设置,能够保证所述平衡梁50旋转时其两侧的旋转角度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具有第一倾斜面111,所述第二凹槽12具有第二倾斜面121,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111、所述第二倾斜面121均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更重要地是,所述第一凹槽11为所述平衡梁50提供旋转空间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平衡梁50匹配设置,以为所述平衡梁50提供一合适的旋转空间,且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两侧壁111还起到限位作用;所述第二凹槽12亦为所述平衡梁50提供旋转空间而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凹槽12亦与所述平衡梁50匹配设置,以为所述平衡梁50提供一合适的旋转空间,且所述第二凹槽12的两侧壁121还起到限位作用。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30包括安装件31、滑动件32以及驱动电机33,所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配重件,其活动连接在第二基座上,以及平衡梁,其通过支撑轴承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其中,所述平衡梁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驱动单元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配重件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配重件,其活动连接在第二基座上,以及平衡梁,其通过支撑轴承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其中,所述平衡梁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驱动单元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配重件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件、滑动件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件通过滑动连接组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缸体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其中,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安装件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块匹配设置的第一导轨,其中,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还设有一用于安装支撑杆的通孔,其中,所述支撑杆通过转动副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承组件包括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周松林孙竞陈先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智籍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