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81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包括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固定设于吊顶上,所述饰面板包括转角饰面板、第一饰面板以及第二饰面板,所述转角饰面板包括横向饰面板以及纵向饰面板,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纵向饰面板一体成型,且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上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下方,或者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下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转角处的饰面板一体成型,避免横纵方向的饰面板在转角处形成接缝,导致此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出现变形开裂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下层板自然形成错位接缝,有效减少接口应力集中,结构稳定,方便装配,成本低。

A Crack-proof Structure for the Corner Decoration Panel of the Suspension Ro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cracking structure of a hanging ceiling corner decoration panel, including a decoration panel, which is fixed on the hanging ceiling. The decoration panel includes a corner decoration panel, a first decoration panel and a second decoration panel. The corner decoration panel includes a horizontal decoration panel and a longitudinal decoration panel. The horizontal decoration panel and the longitudinal decoration panel are formed in one body, and the horizontal decoration panel are formed in one body. The panel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decorative panel, the longitudinal decorative panel is arranged below the second decorative panel, or the transverse decorative panel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decorative panel, and the longitudinal decorative panel is arranged above the second decorative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tegral forming of the decorative panel at the corner, avoiding the joint formed at the corner of the decorative panel in the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 resulting in stress concentration here, thus causing deformation and cracking.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of the utility model naturally form dislocation joint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interface, st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中,最为常见的吊顶设计是饰面板吊顶,如纸面石膏板、埃特板、纤维板、金属板、矿棉板、木板、塑料板等饰面板吊顶,而且饰面板吊顶的饰面板通常为双层板。在饰面板吊顶施工中,由于纵横两个方向温差变形、伸缩变形及风荷载等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不一致,在转角处的饰面板接缝常常会开裂,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浪费人力物力,修复成本高。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包括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固定设于吊顶上,所述饰面板包括转角饰面板、第一饰面板以及第二饰面板,所述转角饰面板包括横向饰面板以及纵向饰面板,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纵向饰面板一体成型,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一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二饰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上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下方,或者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下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饰面板为双层板。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饰面板包括上横向饰面板以及下横向饰面板,所述上横向饰面板以及所述下横向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横向饰面板以及所述下横向饰面板的接口处为第一错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饰面板包括上第一饰面板以及下第一饰面板,所述上第一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一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第一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一饰面板的接口处为第二错位,且所述第一错位与所述第二错位相匹配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饰面板包括上纵向饰面板以及下纵向饰面板,所述上纵向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纵向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纵向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纵向饰面板的接口处为第三错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饰面板包括上第二饰面板以及下第二饰面板,所述上第二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二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第二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二饰面板的接口处为第四错位,且所述第三错位与所述第四错位相匹配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错位以及所述第三错位的错位长度范围均为30-50cm。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一饰面板以及所述纵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二饰面板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纵向饰面板之间设置有倒角。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转角处的饰面板一体成型,避免横纵方向的饰面板在转角处形成接缝,导致此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出现变形开裂现象,本技术接口处设置错位,上下层板自然形成错位接缝,有效减少接口应力集中,本技术结构稳定,方便装配,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某一转角饰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转角饰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某一转角饰面板纵向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某一转角饰面板横向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某一转角饰面板的纵向饰面板示意图。在图中,100、转角饰面板;101、上纵向饰面板;102、下纵向饰面板;103、上横向饰面板;104、下横向饰面板;200、第一饰面板;300、第二饰面板;400、螺丝;L、第三错位的错位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包括饰面板,所述饰面板为双层板,所述饰面板固定设于吊顶上。所述饰面板包括转角饰面板100、第一饰面板200以及第二饰面板300,所述转角饰面板包括横向饰面板以及纵向饰面板,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纵向饰面板一体成型,且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纵向饰面板之间设置有倒角。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一饰面板200通过螺丝400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二饰面板300通过螺丝400固定连接,且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200上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300下方,或者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200下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300上方。所述横向饰面板包括上横向饰面板103以及下横向饰面板104,所述上横向饰面板103以及所述下横向饰面板104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横向饰面板103以及所述下横向饰面板104的接口处为第一错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饰面板200包括上第一饰面板以及下第一饰面板,所述上第一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一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第一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一饰面板的接口处为第二错位,且所述第一错位与所述第二错位相匹配对应设置。所述纵向饰面板包括上纵向饰面板101以及下纵向饰面板102,所述上纵向饰面板101以及所述下纵向饰面板102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纵向饰面板101以及所述下纵向饰面板102的接口处为第三错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饰面板300包括上第二饰面板以及下第二饰面板,所述上第二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二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第二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二饰面板的接口处为第四错位,且所述第三错位与所述第四错位相匹配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错位的错位长度以及所述第三错位的错位长度L范围均为30-50cm。所述第一错位与所述第三错位是对立设置的,如图2所示,在某一实施例中,上纵向饰面板101的长度大于下纵向饰面板102,同时上横向饰面板103的长度小于下横向饰面板104;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纵向饰面板101的长度小于下纵向饰面板102,同时上横向饰面板103的长度大于下横向饰面板104。本技术结构简单,转角处的饰面板一体成型,避免横纵方向的饰面板在转角处形成接缝,导致此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出现变形开裂现象,本技术接口处设置错位,上下层板自然形成错位接缝,有效减少接口应力集中,本技术结构稳定,方便装配,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低。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包括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固定设于吊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包括转角饰面板、第一饰面板以及第二饰面板,所述转角饰面板包括横向饰面板以及纵向饰面板,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纵向饰面板一体成型,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一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二饰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上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下方,或者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下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包括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固定设于吊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包括转角饰面板、第一饰面板以及第二饰面板,所述转角饰面板包括横向饰面板以及纵向饰面板,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纵向饰面板一体成型,所述横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一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饰面板与所述第二饰面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上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下方,或者所述横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一饰面板下方,所述纵向饰面板设于所述第二饰面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为双层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饰面板包括上横向饰面板以及下横向饰面板,所述上横向饰面板以及所述下横向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横向饰面板以及所述下横向饰面板的接口处为第一错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饰面板包括上第一饰面板以及下第一饰面板,所述上第一饰面板以及所述下第一饰面板的接口长度不一致,所述上第一饰面板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翊轩杨振宇张洋楚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