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75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工作站。该激光工作站包括:激光房、激光源房、第一控制柜和第二控制柜;激光房能够呈封闭结构;在激光房内放置有定位机构、两个底座工作台、多个不同的激光装置、用于控制对应激光装置移动的机器人以及用于读取白车身信息的读写器;读写器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定位机构用于对台车进行定位,两个底座工作台分别设置在定位机构的两侧,在底座工作台上至少设置一个机器人,且机器人能够在对应的底座工作台上移动位置。该激光工作站解决了在多种激光装置对车身进行加工,需要多个工作站,致使占用面积大的技术问题。

Laser Workst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laser workstation. The laser workstation includes a laser room, a laser source room, a first control cabinet and a second control cabinet; the laser room can be enclosed;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two base workbench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laser devices are placed in the laser room, a robot for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laser device and a reader for reading the body-in-white information; and an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PLC control system.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locate the trolley. Two base workbenches are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At least one robot is set on the base workbench, and the robot can move on the corresponding base workbench. The laser worksta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arge occupied area, which requires many workstations to process the car body in various laser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工作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工作站。
技术介绍
作为切割和焊接的新手段应用于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重要方向。为充分发挥激光加工精益、敏捷和柔性的技术优势,以汽车车身的激光制造为重点,全面推动激光加工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实现汽车轻量化。据统计,采用激光技术制造车身,可节省约2/3的样车新车身开发模具和约70%的夹具,使生产周期缩短50%,白车身重量减少20%,制造精度和白车身总体质量显著提高。但是,现有的激光加工工艺中,一种激光工艺需要单独一个工作站,如有激光切割和激光钎焊,则需要单独一个激光切割工作站和单独一个激光钎焊工作站,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占用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工作站,以解决在多种激光装置对车身进行加工,需要多个工作站,致使占用面积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工作站,包括:激光房、用于放置激光源的激光源房、用于放置PLC控制系统和总电源系统的第一控制柜和用于放置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柜,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激光源和所述机器人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激光房能够呈封闭结构;在所述激光房内放置有定位机构、两个底座工作台、多个不同的激光装置、用于控制对应所述激光装置移动的机器人以及用于读取白车身信息的读写器;所述读写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台车进行定位,两个所述底座工作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两侧,在所述底座工作台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机器人,且所述机器人能够在对应的所述底座工作台上移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台车导向的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两侧的桩头框架以及对所述台车限位的限位件;在两个所述桩头框架上连接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台车的支撑块,且多个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桩头框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支撑块下端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导向槽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导向滑轨构成,且所述导向滑轨通过多个导向底座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销孔,在所述台车设置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通过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销孔和第一销孔实现定位。进一步的,在所述激光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所述台车通过的第一门,且两个所述第一门与所述导向槽相通;在所述激光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通过的第二门。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激光装置包括激光熔焊装置、激光切割装置和激光钎焊装置;所述激光熔焊装置包括激光熔焊头,所述激光切割装置包括激光切割头,所述激光钎焊装置包括激光钎焊头;多个所述机器人包括与所述激光熔焊头连接的第一机器人、与所述激光切割头连接的第二机器人以及与所述激光钎焊头连接的第三机器人;两个所述底座工作台分别为第一底座工作台和第二底座工作台;所述第一机器人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工作台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机器人能够沿所述第一底座工作台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机器人位于所述第二底座工作台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机器人与所述第二机器人在所述定位机构的同一端,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所述第二底座工作台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能够沿所述第二底座工作台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激光钎焊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激光钎焊头输送焊丝的送丝机和用于切断所述焊丝的剪丝机。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切割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激光切割头上的伺服马达提供电源的分电源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伺服马达转动的驱动控制系统;且所述分电源系统放置在第三控制柜,所述驱动控制系统放置在第四控制柜内。进一步的,所述激光熔焊装置包括焊缝跟踪系统控制盒和焊缝质量检测系统控制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工作台的另一端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激光房的内壁上设置用于净化所述激光熔焊头焊接时释放的气体的第一气动三联件;在所述第二底座工作台的两端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激光房的内壁上分别设置用于净化所述激光切割头焊接时释放的气体的第二气动三联件和用于净化所述激光钎焊头焊接时释放的气体的第三气动三联件。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激光装置对应设置有用于定位和压紧试片的试片台和用于对激光装置进行功率测试的功率测量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工作站,在激光房内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能够对承载白车身的台车进行定位,在定位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底座工作台,在底座工作台上至少设置一个机器人,其中,机器人的末端连接有激光装置,机器人能够带动激光装置沿对应的底座工作台上移动,使激光装置能够加工白车身的不同位置;且多个激光装置的功能不同,对白车身的操作也不同;通过将激光源放置在激光源房中,能够为激光装置提供电光源;通过将机器人控制系统放置在第二控制柜,能够使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对应的机器人运动,从而带动激光装置移动,使激光装置能够对白车身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将PLC控制系统和总电源系统放置在第一控制柜中,PLC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激光源和各个机器人控制系统,并且总电源系统为整体提供电能,使各个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多个不同的激光装置放置在同一个激光房内,且多个激光装置设置在定位机构的两侧,能够减少占用面积,并且能够大大的减少成本;同时,不同的激光装置使用一个激光源,减少了购买多个激光源的成本。其激光房的激光加工的过程,首先,自动导引运输车携带台车和白车身进入激光房,根据激光工艺需求,台车停止在相应地定位机构处;然后,使激光房处于封闭环境;接下来,读写器读取白车身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到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将信息传达给对应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接下来,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对应的机器人运作,使机器人携带对应的激光装置工作,然后完成激光工艺;最后,激光房打开,自动导引运输车携带台车和白车离开。在进行激光工艺时,通过使激光房处于封闭状态,能够避免装置在发出激光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工作站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工作站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工作站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工作站中定位机构与台车配合的示意图。图标:100-激光房;200-激光源房;300-第一控制柜;400-第二控制柜;500-台车;110-激光熔焊头;111-第一机器人;112-焊缝跟踪系统控制盒;113-焊缝质量检测系统控制盒;114-第一气动三联件;115-试片台;116-功率测量仪;120-激光切割头;121-第二机器人;122-第三控制柜;123-第四控制柜;124-第二气动三联件130-激光钎焊头;131-第三机器人;132-送丝机;133-剪丝机;134-第三气动三联件;135-钎焊质量检测系统控制盒;140-第一底座工作台;141-第二底座工作台;151-导向滑轨;152-桩头框架;153-支撑块;154-限位件;161-第一门;162-第二门;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房(100)、用于放置激光源的激光源房(200)、用于放置PLC控制系统和总电源系统的第一控制柜(300)和用于放置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柜(400),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激光源和所述机器人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激光房(100)能够呈封闭结构;在所述激光房(100)内放置有定位机构、两个底座工作台、多个不同的激光装置、用于控制对应所述激光装置移动的机器人以及用于读取白车身信息的读写器;所述读写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台车(500)进行定位,两个所述底座工作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两侧,在所述底座工作台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机器人,且所述机器人能够在对应的所述底座工作台上移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房(100)、用于放置激光源的激光源房(200)、用于放置PLC控制系统和总电源系统的第一控制柜(300)和用于放置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柜(400),所述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激光源和所述机器人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激光房(100)能够呈封闭结构;在所述激光房(100)内放置有定位机构、两个底座工作台、多个不同的激光装置、用于控制对应所述激光装置移动的机器人以及用于读取白车身信息的读写器;所述读写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台车(500)进行定位,两个所述底座工作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两侧,在所述底座工作台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机器人,且所述机器人能够在对应的所述底座工作台上移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台车(500)导向的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两侧的桩头框架(152)以及对所述台车(500)限位的限位件(154);在两个所述桩头框架(152)上连接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台车(500)的支撑块(153),且多个所述支撑块(153)沿所述桩头框架(15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支撑块(153)下端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导向槽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导向滑轨(151)构成,且所述导向滑轨(151)通过多个导向底座固定在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块(15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销孔,在所述台车(500)设置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通过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销孔和第一销孔实现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光房(10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所述台车(500)通过的第一门(161),且两个所述第一门(161)与所述导向槽相通;在所述激光房(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通过的第二门(162)。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激光装置包括激光熔焊装置、激光切割装置和激光钎焊装置;所述激光熔焊装置包括激光熔焊头(110),所述激光切割装置包括激光切割头(120),所述激光钎焊装置包括激光钎焊头(130);多个所述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俊林李志光冯波张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