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正煇专利>正文

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85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设于独轮拖车的前叉上,独轮拖车通过前叉连接在自行车的后轮轴芯上,前叉包括一对对称的前叉臂,两前叉臂铰接成U形,且两前叉臂间还设有开度保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独轮拖车的前叉在一定范围可调,可控制两前叉臂开合距离变化,并通过所述开度保持结构保持调整后的档距,这样可实现独轮拖车前叉对不同自行车后轮轴芯两端连接点间距的良好适应,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载工具的附属工作机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行车已由过去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更多承担健身、休闲职能的多功能工具,各地都有大量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或单独或组队进行不同距离的旅行,例如春秋季就有很多人喜欢骑车郊游。由于骑行路程较长,骑行者往往会停车休息,甚至搭帐篷露宿,因此出行时通常会携带较多行李。如果行李太多,自行车上无法搭载,人们会使用拖车来携带,拖车挂在自行车后由自行车牵引前行,在停车休息时,拖车还能用作放置饮料、食物等物品的平台。市面上现有的拖车通常为单轮,拖车车轮通过前叉与自行车的后轮轴芯连接。现有的拖车前叉与自行车后轮轴芯间的连接结构一般都是定档距的,而国外的自行车由于安装碟刹、飞轮或者其它组件使得自行车后轮轴芯两端连接点的间距加长,这样就会出现出口到国外的拖车与国外自行车、或进口到国内的自行车与国内拖车之间因档距不统一而无法匹配使用的情况,因此,现有的独轮拖车需做改进,以根据自行车后轮轴芯的连接点的间距进行相应调节,得到所需的拖车前叉开度,提高拖车的产品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拖车前叉与自行车后轮轴芯间的连接结构一般都是定档距的,与一些非国标自行车无法匹配使用,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根据自行车后轮轴芯的连接点的间距进行相应调节,得到所需的拖车前叉开度的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设于独轮拖车的前叉上,独轮拖车通过前叉连接在自行车的后轮轴芯上,前叉包括一对对称的前叉臂,两前叉臂铰接成U形,且两前叉臂间还设有开度保持结构。本技术中,独轮拖车的前叉设计成在一定范围可调,通过两前叉臂之间的铰接结构适当调整,控制两前叉臂开合距离变化,并通过所述开度保持结构保持调整后的档距,这样可实现独轮拖车前叉对不同自行车后轮轴芯两端连接点间距的良好适应,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通用性。作为优选,前叉臂的对接部穿连有铰接轴外套管,铰接轴外套管内穿连有铰接轴内芯杆,铰接轴内芯杆两端外露并设有螺纹,所述开度保持结构包括铰链轴盖和锁紧螺母,铰链轴盖适配套接在铰接轴内芯杆两端并抵接在前叉臂的对接部上,锁紧螺母与铰接轴内芯杆的外露端部螺纹连接并压紧在铰链轴盖外端。铰接轴外套管和铰接轴内芯杆构成一对前叉臂连接后的铰接轴,锁紧螺母在铰接轴内芯杆上旋紧时,压紧铰链轴盖,铰链轴盖又压紧前叉臂的对接部,加大对前叉臂的摩擦力,使前叉臂开合时受到阻力。所述开度保持结构通过对锁紧螺母的操作可提供一定的锁紧力,保证调整后的前叉档距不会轻易变化。作为优选,两前叉臂的自由端连有前叉组件,前叉组件卡接在前叉臂上,前叉组件包括球头、球头连接轴,球头连接轴套接在后轮轴芯的两端,后轮轴芯贯穿球头连接轴,球头滑动套接在球头连接轴上,前叉臂自由端底部设有可容球头嵌入的球头腔,球头腔腔壁上设有可容球头连接轴嵌入的卡口。前叉臂通过球头、球头连接轴可与后轮轴芯实现方便快速的连接,且球头、球头连接轴与前叉臂配合时存在良好的自由度,便于在自行车牵引拖车时更好地适应自行车、拖车间相对位置的变动。作为优选,所述后轮轴芯一端通过轴用挡圈将对应的球头及球头连接轴限位,后轮轴芯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球头连接轴通过一快拆扳手连接。通过快拆扳手连接的后轮轴芯与对应的球头连接轴之间可以实现快速拆卸,方便自行车与拖车间快捷地分离及重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拖车的产品的通用性,更好地满足客户使用需求。本技术中独轮拖车的前叉在一定范围可调,可控制两前叉臂开合距离变化,并通过所述开度保持结构保持调整后的档距,这样可实现独轮拖车前叉对不同自行车后轮轴芯两端连接点间距的良好适应,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零件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俯视图;图4为与本技术配套的前叉连接组件的一种零件爆炸图;图5为与本技术配套的前叉连接组件和后轮轴芯的一种配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前叉,2-前叉臂,3-铰接轴外套管,4-铰接轴内芯杆,5-铰链轴盖,6-锁紧螺母,7-球头,8-球头连接轴,9-快拆扳手,10-后轮轴芯,11-半剖管,12-铰接轴套,13-外封盖,14-铰链隔套,15-垫片,16-螺母容腔,17-连接端头,18-独轮拖车,19-自行车,20-卡口,21-球头腔,22-握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设于独轮拖车18的前叉1上,独轮拖车通过前叉1连接在自行车19的后轮轴芯10上。前叉1包括一对左右对称的前叉臂2,两前叉臂2铰接成U形,且两前叉臂2间还设有开度保持结构。前叉臂2的对接部一体成型地设有对称的半剖管11,两前叉臂2对接后,两半剖管11拼合成圆管状。半剖管11内壁上设有铰接轴套12,两前叉臂2上的铰接轴套12错位分布,穿连有铰接轴外套管3,铰接轴外套管3内穿连有铰接轴内芯杆4,铰接轴内芯杆4两端外露并设有螺纹,所述开度保持结构包括铰链轴盖5和锁紧螺母6、外封盖13、铰链隔套14和垫片15,铰链轴盖5外端设有螺母容腔16,铰链轴盖5适配套接在铰接轴内芯杆4两端并抵接在前叉臂2的对接部半剖管11拼合成的圆管端面上,锁紧螺母6位于螺母容腔16内且与铰接轴内芯杆4外露的端部螺纹连接,并压紧在铰链轴盖5外端。垫片15垫在铰链轴盖5和锁紧螺母6之间,铰链隔套14套接在铰接轴内芯杆4外且位于铰接轴外套管3和铰链轴盖5之间,外封盖13过盈配合在螺母容腔16开口上。两前叉臂2的自由端连有前叉连接组件,前叉连接组件卡接在前叉臂2上,前叉连接组件包括一对球头7和一对球头连接轴8,球头连接轴8套接在后轮轴芯10的两端,后轮轴芯10贯穿球头连接轴8,球头7滑动套接在球头连接轴8上并通过卡接在球头连接轴8外端的轴用挡圈进行防脱落限位,前叉臂2自由端底部设有可容球头7嵌入的球头腔21,球头腔21腔壁上设有可容球头连接轴8嵌入的卡口20。后轮轴芯10一端为常连端,该端通过轴用挡圈将对应的球头7及球头连接轴8限位,后轮轴芯10的另一端为快拆端,该端固设有连接端头17,连接端头和与连接端头对应的球头连接轴8上均设有径向贯通并对位的插接孔,连接端头与对应的球头连接轴8嵌套配合并通过一快拆扳手9连接。快拆扳手9包括插接头和手柄,插接头和手柄一体成型,插接头贯穿连接端头和对应球头连接轴8上的插接孔,插接头的末梢部外露于球头连接轴8外,并通过卡环与球头连接轴8连接,插接头的根部设有与球头连接轴8的插接孔适配的环形凸台,插接头的末梢部与根部之间的部位为偏心轴面18。如需改变前叉1的开度,松开锁紧螺母6,调整两前叉臂2的开合距离,然后再旋紧锁紧螺母6,锁紧螺母6在铰接轴内芯杆4上旋紧时,压紧铰链轴盖5,铰链轴盖5又压紧前叉臂2的对接部,加大对前叉臂2的摩擦力,保证调整后的前叉档距不会轻易变化。配合本技术中前叉连接组件,可实现前叉档距在220—314mm范围内的调整。实施例2:如图6、图7所示,前叉1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设于独轮拖车的前叉(1)上,独轮拖车通过前叉(1)连接在自行车的后轮轴芯(10)上,其特征是前叉(1)包括一对对称的前叉臂(2),两前叉臂(2)铰接成U形,且两前叉臂(2)间还设有开度保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设于独轮拖车的前叉(1)上,独轮拖车通过前叉(1)连接在自行车的后轮轴芯(10)上,其特征是前叉(1)包括一对对称的前叉臂(2),两前叉臂(2)铰接成U形,且两前叉臂(2)间还设有开度保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轮拖车前叉档距调节机构,其特征是前叉臂(2)的对接部穿连有铰接轴外套管(3),铰接轴外套管(3)内穿连有铰接轴内芯杆(4),铰接轴内芯杆(4)两端外露并设有螺纹,所述开度保持结构包括铰链轴盖(5)和锁紧螺母(6),铰链轴盖(5)适配套接在铰接轴内芯杆(4)两端并抵接在前叉臂(2)的对接部上,锁紧螺母(6)与铰接轴内芯杆(4)的外露端部螺纹连接并压紧在铰链轴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正煇
申请(专利权)人:古正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