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02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拖斗车,其包括车身主体、滑轮组和连接结构,所述车身主体设有用于放置料车的料车放置区,所述滑轮组安装于车身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前串接机构和后串接机构,所述前串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所述后串接机构设置在车身主体的后端,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内的宽度和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拖斗车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多部拖斗车的串接,还通过限位调节装置将不同规格的料车固定在安装槽内,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料车通过AGV的形式批量搬运,同时有效防止料车在搬运过程中与拖斗车发生碰撞,兼顾搬运效率和成本,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A Trailer

The trai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dy main body, a pulley group and a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 body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ading area for placing the truck. The pulley group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main body.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front serial mechanism and a rear serial mechanism. The front serial mechanism is se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body main body, and the rear serial mechanism is set at the body of the truck. The rear end of the main body also includes a limit adjusting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body body for adjusting the width and length of the material truck placement area.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trai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serial connection of multiple trailers through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fixes th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trailer in the installation tank through the limit adjusting device, so as to realize the batch transportation of th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trailer through the form of AGV,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railer and the trailer in the process of handling,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andling efficiency and cost,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斗车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斗车。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料车将待加工物料从一个加工点搬运到另一个加工点,而装载各类物料的料车通常需要人工搬运,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对料车进行逐个搬运输送,这种方法搬运效率低下,影响生产效率;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非标定制料车,通常是在料车前后增加挂扣,让料车一个接一个串联搬运。这种方法需要非标定制料车,在料车前后增加挂钩进行串接搬运,尤其是数量大的时候增加不少成本。由上述可见,现有的料车搬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兼顾搬运效率和搬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斗车,本技术的拖斗车设有连接结构用于相互串联,并且适合与不同规格的料车配套使用,以此实现多规格、大批量的料车运输,有效提升搬运效率,降低搬运成本。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拖斗车,其包括车身主体、滑轮组和连接结构,所述车身主体设有用于放置料车的料车放置区,所述滑轮组安装于车身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前串接机构和后串接机构,所述前串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所述后串接机构设置在车身主体的后端,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内的宽度和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拖斗车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多部拖斗车的串接,还通过限位调节装置将不同规格的料车固定在安装槽内,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料车通过AGV的形式批量搬运,同时有效防止料车在搬运过程中与拖斗车发生碰撞,兼顾搬运效率和成本,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车身主体包括两连接横板和一连接竖板,所述两连接横板和连接竖板首尾相连形成呈“C”字形的料车放置区,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的上端面,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的下端面。拖斗车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和装配。优选的,所述限位调节装置包括长度调节结构和宽度调节结构,所述长度调节结构相对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靠近所述料车放置区的一侧边沿上,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可向所述料车放置区伸出或复位,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相对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的宽度。本结构实现限位调节装置的布置。优选的,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包括长度调节导槽和第一限位垫,所述长度调节导槽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垫通过连接螺栓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长度调节导槽内。通过移动第一限位垫并实现对料车放置区的长度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选的,所述宽度限位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限位臂、安装座和第一宽度调节导槽,所述第一宽度调节导槽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安装座通过连接螺栓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导槽内,所述限位臂的一端为连接端,其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限位臂另一端为摆动端,所述摆动端可沿所述连接端摆动进入所述料车放置区。本结构通过设置限位臂对料车进行阻挡,防止其脱离车身主体。进一步的,所述宽度限位调节结构包括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宽度调节导槽和第二限位垫,所述第二宽度调节导槽设置在所述连接竖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垫通过连接螺栓可滑动的设置所述第二宽度调节导槽内。在放置规格较小的料车时可通过移动第二限位垫并对料车放置区的宽度进一步调整。为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所述限位臂的摆动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向所述料车放置区的外侧方向伸出。优选的,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滑轮组包括两个定向轮和两个万向轮,所述两个万向轮分别安装在车身主体前端的两个支撑杆下侧,所述两个定向轮分别安装在车身主体后端的两个支撑杆下侧。本结构实现拖斗车的移动和换向功能。优选的,所述前串接机构包括定位座和连接架,所述定位座设置在其中一连接横板的外侧,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定位端与定位座铰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为串接端,所述串接端上设有第一套孔;所述后串接机构包括连接座和连接销轴,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另一连接横板的外侧,所述连接座的上、下端设有相对的第二套孔,所述连接座的中部为凹槽,所述连接销轴穿插在所述第二套孔内。通过本结构将多部拖斗车两两串接,所述前串接机构可以与AGV连接以实现自动化搬运。为防止拖斗车运行时与外部人、物碰撞而产生安全隐患以及损坏物品,还包括机械防撞条,所述机械防撞条设置于车身主体的外周壁上,并且避开所述料车放置区、连接结构布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方大图;图3是图1的B部方大图;图4是拖斗车的仰视图;图5是图3的C部放大图。标号说明:拖斗车1、车身主体2、料车放置区201、支撑杆203、长度调节导槽3011、第一限位垫301、第一连接螺栓3012、限位臂401、提手4011、安装座402、第一宽度调节导槽4021、第二连接螺栓4022、连接螺母4023、第二宽度调节导槽4031、第二限位垫403、第三连接螺栓4032、万向轮501、定向轮502、连接架601、第一套孔6011、横轴6012、安装凸筋6013、T型定位架6021、安装口6022、连接座603、连接销轴6032、机械防撞条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拖斗车1包括车身主体2、滑轮组和连接结构,所述车身主体2设有用于放置料车的料车放置区201,所述滑轮组安装于车身主体2的底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前串接机构和后串接机构,所述前串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2的前端,所述后串接机构设置在车身主体2的后端,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2上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201内的宽度和长度。具体地,所述车身主体2包括两连接横板和一连接竖板,所述两连接横板和连接竖板首尾相连形成呈“C”字形的料车放置区201,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的上端面,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的下端面。拖斗车1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和装配。限位调节装置包括长度调节结构和宽度调节结构,所述长度调节结构相对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靠近所述料车放置区201的一侧边沿上,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可向所述料车放置区201伸出或复位,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相对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的宽度。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包括长度调节导槽3011和第一限位垫301,所述长度调节导槽3011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垫301通过第一连接螺栓3012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长度调节导槽3011内。通过移动第一限位垫301并实现对料车放置区201的长度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述宽度限位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限位臂401、安装座402和第一宽度调节导槽4021,所述第一宽度调节导槽4021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安装座402通过第二连接螺栓4022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导槽4021内,所述限位臂401的一端为连接端,其与所述安装座402铰接,所述限位臂401另一端为摆动端,所述摆动端可沿所述连接端摆动进入所述料车放置区20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螺栓4022的柄部设于第一宽度调节导槽4021的下槽侧,所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滑轮组和连接结构,所述车身主体设有用于放置料车的料车放置区,所述滑轮组安装于车身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前串接机构和后串接机构,所述前串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所述后串接机构设置在车身主体的后端,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内的宽度和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滑轮组和连接结构,所述车身主体设有用于放置料车的料车放置区,所述滑轮组安装于车身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前串接机构和后串接机构,所述前串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前端,所述后串接机构设置在车身主体的后端,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内的宽度和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包括两连接横板和一连接竖板,所述两连接横板和连接竖板首尾相连形成呈“C”字形的料车放置区,所述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的上端面,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的下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装置包括长度调节结构和宽度调节结构,所述长度调节结构相对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靠近所述料车放置区的一侧边沿上,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可向所述料车放置区伸出或复位,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相对的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宽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料车放置区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包括长度调节导槽和第一限位垫,所述长度调节导槽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垫通过连接螺栓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长度调节导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限位臂、安装座和第一宽度调节导槽,所述第一宽度调节导槽设置在所述两连接横板上,所述安装座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健喻攀杨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