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6308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4:14
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包括倍速链、滑移门体、导轨、电机和连接机构,电机的输出轴向倍速链输出动力,倍速链与连接机构相连,驱动连接机构往复运动,连接机构带动滑移门体沿导轨滑动开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在弯曲轨道壁运行时变摩擦运动为滚动,实现无摩擦运行,耐久性好,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摒弃了现有技术中惯常采用的细钢丝绳或带传动结构、中间导轨、摆出机构和上下联动机构,而是通过一个上部约束、两个下部支承约束形成对外滑门体的三个可滑动的约束,结构牢固,保证滑移门体的运行稳定性。

An Outer Sliding Door System with Double Speed Chain

An external sliding door system with speed doubling chain includes speed doubling chain, sliding door body, guide rail, motor and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axial speed doubling chain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 speed doubling chain drives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to move back and forth, and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sliding door body to slide and close along the guide rail. The outer sliding door system with double-speed chain of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friction motion to rolling when the curved track wall is running, realizes friction-free operation, has good dur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The outer sliding door system with double-speed chain of the utility model abandons the fine wire rope or bel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intermediate guide rail, the swing mechanism and the up-down linkage mechanism commonly used in the prior art, but forms three sliding restraints on the outer sliding door body through one upper restraint and two lower support restraints, so the structure is firm and the operation stability of the sliding door body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
本技术涉及行走机械用车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
技术介绍
车门,尤其是作为乘客上下通道的乘客门,是大型客车与轨道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大型客车常采用内摆门和外摆门,轨道列车常采用平滑移门或外滑移门。基于自身设计结构的原因,内摆门存在密封性差、占用通道空间、对乘客存在伤害风险、车内布置不美观等问题。对于外摆门,虽然其与内摆门相比,具有密封性佳的优势,但由于外摆门向车体外开的幅度较大,作为大容量的交通工具,容易伤害到车外人员,且外摆门关闭后,其外露摆臂仍需占用车内空间。现有的乘用车上使用的外滑移门结构的传动部分主要为细钢丝绳或带传动式,其带动小车在弯曲轨道中运行时,细钢丝绳或传动带与弯曲轨道壁是摩擦运行的,另外钢丝绳或带传动的滚轮直径都较小,钢丝绳或带传动在轮上折返180度运行时交变应力比较大,导致钢丝等易折断发生故障。国外先进标准和我国汽车滑移门行业标准对滑移门的开关寿命指标为3.5万次,而我国的强制标准对门的开关寿命要求至少达到10万次,公交车的耐久则要求达到30万次。因此,现有的绳轮式或带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均有限,难以满足车门全寿命期标准及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具有滑移门体,所述系统还包括倍速链、链轮、导轨、电机和连接机构;其中,电机通过链轮与倍速链连接,用以向倍速链输出动力,倍速链与连接机构相连,驱动连接机构往复运动,连接机构带动滑移门体沿导轨滑动开合,所述的倍速链,链条上的滚子直径大于链条连接片辐条的宽度。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中,导轨为三根弯曲导轨,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导轨、位于下部的前下导轨及布置在车辆底盘下的后下导轨;上导轨、前下导轨和后下导轨均由直线和曲线导轨组成,并经连接机构与滑移门体形成三个可滑动的约束。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导轨为三根,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导轨、位于车体中部的中导轨、布置在车辆滑移门踏步下的下导轨;上导轨、中导轨和下导轨均由直线和曲线导轨组成,并经连接机构与滑移门体连接。方案4、如方案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中,所述链轮为固定于车体的主动轮、从动轮,倍速链闭合设置于主、从动轮之间;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与从动轮一起带动位于主、从动轮之间的倍速链往复运动。方案5、如方案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倍速链靠近滑移门体的一侧为外链条,该外链条设置于前下导轨内;倍速链远离滑移门体的一侧为内链条,该内链条设置于一滑槽内或设置一涨紧机构。方案6、如方案5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中,滑槽内沿链条与滑槽一侧之间放入大波浪形状的弹簧钢带或在链条上设置张紧机构形成张紧。方案7、如方案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中,连接机构包括与滑移门体上部固接的上部连接件,上部连接件的滚轮与上导轨滚动连接;同时,连接机构还包括与滑移门体下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其中,第一连接机构位于滑移门体下部相对靠近车头的一侧,第二连接机构位于滑移门体下部相对远离车头的一侧或第二连接机构位于滑移门体中部相对远离车头的一侧。方案8、如方案2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中,所述后下导轨与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在车身的裙边下运行。方案9、如方案2或7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中,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与滑移门体下部固接的前固定支架、与前下导轨中的倍速链通过小车连接的前滑动支架,以及同时与前固定支架和前滑动支架枢接的枢转连接件;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与滑移门体下部固接的后固定支架、与后下导轨滑动连接的滚动夹持支架,所述滚动夹持支架与后固定支架枢接。方案10、如方案2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所述后下导轨为由弯曲段和直线段组成的曲线轨道,后下导轨的前端与一托盘连接,后端与底盘连接;所述后下导轨的横截面上半部呈圆形、椭圆形、梯形或三角形。方案11、如方案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电机布置于门框处踏板的附近或车体上部的上导轨处或车体中部的中导轨处;电机采用不自锁的机械结构,门锁打开后,车门既可手推动也可电驱动。方案12、如方案1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所述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还包括电动门锁,其中,电动门锁锁体设置在车身上,锁栓设置在外滑移门本体上。方案13、如方案1‐3、6、10、12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本系统中的轴转动部位均采用滑动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外滑移门系统摒弃了现有技术中惯常采用的细钢丝绳或带传动结构,而是采用倍速链传输动力,在弯曲轨道壁运行时变摩擦运动为滚动,实现无摩擦运行,耐久性好,而且更适合拖动重载车门,如大客车车门、货运列车车门等,可靠性更高。2、本技术的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中间导轨、摆出机构和上下联动机构,同时通过上部一个约束点、下部两个约束点形成对外滑门的三点约束,结构牢固,保证滑移门体的运行稳定性。3、本技术中的轴转动部位均采用滑动轴承,可将外界进入转动部位的硬质颗粒等嵌入轴承的工程塑料里而不影响转动,并且使用该种轴承无需润滑,因此在滑移门的轴转动部分使用滑动轴承,可以实现寿命期免维护。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的车门关闭时B‐B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的车门打开时B‐B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的车门打开时的俯视图;图6是图1中左圈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1中右圈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2中圆圈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8所示,本技术所述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包括滑移门体1、导轨2、链轮、电机3、倍速链4和连接机构5。其中,导轨2为三根弯曲导轨,包括位于滑移门上部的上导轨21和位于滑移门下部的前下导轨22和后下导轨23,后下导轨23布置在车的底盘下面。上导轨21、前下导轨22和后下导轨23均由直线和曲线导轨组成,并经连接机构5与滑移门体1形成具有三个可滑动的约束点。采用该结构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一方面保证了滑移门体可滑动地开闭,另一方面,通过一上二下的三个约束点形成三点约束,保证滑移门体的运行稳定性。其中,电机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具有滑移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倍速链、链轮、导轨、电机和连接机构;其中,电机通过链轮与倍速链连接,用以向倍速链输出动力,倍速链与连接机构相连,驱动连接机构往复运动,连接机构带动滑移门体沿导轨滑动开合,所述的倍速链,链条上的滚子直径大于链条连接片辐条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具有滑移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倍速链、链轮、导轨、电机和连接机构;其中,电机通过链轮与倍速链连接,用以向倍速链输出动力,倍速链与连接机构相连,驱动连接机构往复运动,连接机构带动滑移门体沿导轨滑动开合,所述的倍速链,链条上的滚子直径大于链条连接片辐条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导轨为三根弯曲导轨,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导轨、位于下部的前下导轨及布置在车辆底盘下的后下导轨;上导轨、前下导轨和后下导轨均由直线和曲线导轨组成,并经连接机构与滑移门体形成三个可滑动的约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导轨为三根,包括位于上部的上导轨、位于车体中部的中导轨、布置在车辆滑移门踏步下的下导轨;上导轨、中导轨和下导轨均由直线和曲线导轨组成,并经连接机构与滑移门体连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链轮为固定于车体的主动轮、从动轮,倍速链闭合设置于主、从动轮之间;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与从动轮一起带动位于主、从动轮之间的倍速链往复运动。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倍速链靠近滑移门体的一侧为外链条,该外链条设置于前下导轨内;倍速链远离滑移门体的一侧为内链条,该内链条设置于一滑槽内或设置一涨紧机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滑槽内沿链条与滑槽一侧之间放入大波浪形状的弹簧钢带或在链条上设置张紧机构形成张紧。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倍速链的外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连接机构包括与滑移门体上部固接的上部连接件,上部连接件的滚轮与上导轨滚动连接;同时,连接机构还包括与滑移门体下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其中,第一连接机构位于滑移门体下部相对靠近车头的一侧,第二连接机构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京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